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解读老子所谓的"道"及其引申出的"术".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之道,而此"道"亦为经验世界万物形成之规律.顺其"道"而行,对于统治者而言,即当以"无为"而为之;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则自处应"守柔",与他人、社会相处应"不争".老子的"道"论及其中体现的辩证思维,在方法论上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君子远庖厨"的命题意义,结合儒家易学的"天人合一","天人同诚"观,阐述孟子"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指出孟子的性善论启示在于有仁爱之心的民众才会去爱护万物,人类取之于自然须有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开始聚焦于"后世博"的话题("后世博"何谓?借用我曾经提出的"后建设"概念,我以为大约可作三个层次的分析,即"after-","post-","meta-")。在总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歌以"兴象玲珑"著称,唐代诗人所谈及的"兴"已经不同于《诗经》传统中"六义"之一的"兴","兴"意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从侧重于理性地借物托情(志),到侧重于感性地遇物兴情的过程。而李白就是这一转变过程典型的体现者。李白对"兴"的独特发扬在于:其诗歌天才与江山风物相互感召之下那种灵感迸发式的"遇物兴情",其"情"并非传统儒家家国情怀之典重敦厚,而是飘逸而坎壈的"谪仙人"之情。  相似文献   

5.
《中庸》继承并拓展了《论语》中"己—人"关系思想,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己—物"观.其开篇立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性—道"统一关系指明了人通过"修道"而可达于"天命之性".人不仅能"尽人之性",而且能"尽物之性","成己"与"成物"在整个过程中则是统一的.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处于社会之中便意味着必然接触作为对象的他人与它物,故"成己"往往在"成物"中才能实现其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6.
张载强调学者的认知过程需与其自身的德行培养相联系,认知的最终旨向是要"穷神知化",实现"人之道"与"天之道"的贯通.从认识的起源、认识的旨向、认识的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张载"穷神知化"思想中的认识论意蕴.  相似文献   

7.
"down","under"和"below"是英语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示空间概念的三个意义相近的介词,而对介词意义分析的最适合的工具便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本文利用意象图式作为工具,对介词"down","under"和"below"进行图式分析,旨在探究其原型图式及其词义延伸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其原型图式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是书法史上的"圣人"和"亚圣","羲献之风"占据书坛的重要位置,"二王笔法"构成了书法技法体系的核心,奠定了书法的基本法度,后世的书家无不取法"二王"。指出要传承和创新"二王"书法艺术精神,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相似文献   

9.
"仁"字的发展及其思想的丰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巫术理性化为"德"以及"礼","礼"的核心为"仁","仁"是以"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的总括,因此"仁"及其字源包含"礼""爱"思想。"仁"字源于"相人耦"之礼,表现"仁"与"礼"互为表里的关系;"仁"字源于"忎"、"",从东夷风俗和重文符号方面分析寻找的"仁"的最初形态即甲骨文仌、夹、化、弔等,这些字的构字部件及构字方式体现"仁"以爱为核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南昌水专学报》2018,(2):14-16
<正>"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篇"道经"第八章,全文表述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以"水"明"道",沟通"天"之"道"与"人"之"德",形成水的"伦理—道德"价值生态。老子对"上善若水"的道德诠释,不仅是"谈天说地"的道德形而上学智慧,更是以"天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于是"芝兰之室"便成为高雅环境的代名词。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因为环境会影响人的品性,正如与人相处,"近朱者赤"道理类似。兰会所不追求奢华的炫耀,只是品性高尚之人心灵歇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在《老子》中,单音节的"道"可以作终极、生化、生存等多向度的诠释,复音节的"大道"既与"天道"相关,又与"人道"相契。作为终极之道,它是人类的本源,是信仰的归属;作为生化之道,它是自然的规律,是社会的理则;作为生存之道,它是行为的向导,是行动的指南。以生存为基础,通过对生化的彰显,来追寻终极,从而与道合一。  相似文献   

13.
庄子强调人的真实状态,真性情是个体真实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庄子>中有关"真情"的论述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即性情、欲情和真情.性情指的是万事万物遵循"道"的衍化生成而自然呈现出来的天性.即庄子所谓的"性命之情".而诸如感官欲求、权势名位、利益功用之类的欲望之情,则会出于功利欲望的目的来任意破坏万物这种禀自"道"的自然天性.庄子十分推崇个体心灵不以欲望心智去伤害割裂事物的自然天性,复归于原初纯粹的性情之情,从而获得"恒物之大情"的真情.  相似文献   

14.
析老子之“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认为“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道”以“反”为内容,所以“道”具体表现为“德”也是以“反”为内容。故而,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之德为“节俭”,人与自我之德为“寡欲”,人与他人之德为“不争”,人与社会之德为“无为”。  相似文献   

15.
<正>一、"絜矩之道"的思想内涵如所周知,《大学》位居"四书"之首,是儒家关于修身治世的纲领性经典文献。在解释"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时,针对身居权位的执政者(君子),《大学》提出了"絜矩之道"的重要论断:"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  相似文献   

16.
"项目驱动"是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以专题目标任务推动、学生主导的方式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具有探究性和合作性;建设"大学生德育研练基地"凸显思政课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改造功能,转变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枯燥、沉闷,使学生"动起来","做起来",使思政课"动起来","做起来"。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易传>中"神"、"道"及"阴阳"的相互关系.认为<易传>之"神"是在人学意义上建立的范畴,不同于宗教之"神",也不同于西方哲学所讲的"神".<易传>以"神"这个范畴来类扩宇宙的生成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人的价值本体建构途径,其形而上学的人学化比较彻底,从根本上避免了将其"神"论导向宗教和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分"的含义的延伸,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逐步建立并被强化。早期儒家思想中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之分,属于"仁"的等级观,本意是希望君臣父子各尽其道,尚无高低主从尊卑之别。至秦汉,"仁"的等级观被增改而具权力之色彩与绝对服从之意味。董仲舒正名定分后,仁的等级之义衍生成森严的封建宗法等级。魏晋时期的玄学与佛教业因轮回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程朱理学的"三纲五常"之分,强调实现君主之绝对权威,而将等级差别推向极至。等级之分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无分则乱"之性质。  相似文献   

19.
《论语·里仁》:"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历来多有歧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得"的理解。若将"得"理解为"有得、得利",则非常通畅。而"得之"的"之",是代词,位于动词"得"的后面,意义已经虚化,主要起强调动词的作用。此句义指:贫与贱,是人人都不希望得到的,但如果不按正道而得利,君子将不去除贫贱(即安于贫贱)。孔子的言行,恰好证明了他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有诗人、高士、哲人之誉。就哲人而言,有认为他是道家,也有认为他是儒家,若不以"小人儒"和"假道学"的标准衡量,陶渊明则是"非儒亦非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