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快速路截面数据和车牌识别数据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快速路交通流检测精度,在对快速路截面数据和车牌识别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算法,并以VISSIM模拟交通流数据为对象,通过MATLAB程序实现该算法的仿真验证,同时与传统BP神经网络融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3%,传统BP神经网络融合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5%,融合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混合气体识别的研究中,针对目前电子鼻应用于化工污染物种类监测时难以达到理想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气体分类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特征提取能力,有效降低原始数据对后续操作的影响;其次进行多次实验训练,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优化,提高网络模型性能;最后将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应用于加州大学公开数据集中的一氧化碳和乙烯混合气体的实验数据中。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此数据集的气体种类检测准确率达到93%,比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气体识别时精度更高,误差更小,为电子鼻系统气体种类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运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执行速度比较慢的问题等.常用的LMBP算法,虽然收敛速度很快,但是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执行速度仍然不能满足要求.结合KDD99数据集,选取适当的数据,通过加入一些限制条件,对LMBP算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际计算,比较算法优化前后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优化算法是有效的.优化后的算法比较明显的提高了BP神经网络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时的执行速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传统BP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陷,本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和阈值进行优化,并将其运用到摄像机BP神经网络标定.采用遗传算法构建的神经网络,在不增加网络结构复杂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样本训练的精度和成功率,保证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在纱线质量预测上的精度,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利用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了反映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单纱强度和条干CV%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真实数据的测试表明该算法效果良好,提高了BP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精度,能够为企业的纱线质量预测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华夏上证50ETF期权价格进行预测,并使用期权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比较传统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单个BP神经网络算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期权价格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精度最高,传统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方法其预测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谐波检测过程对基波频率的检测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需求,在对比了各种常用基波检测方法后,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基波频率检测方法。既通过充分有效地学习和训练,构建出了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对频率测量精度达10-3~10-5,并且任一频率(50 Hz除外)BP神经网络算法的频率测量都比加汉宁窗的FFT算法高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交通数据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精度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的BP神经网络(MEA-BP)融合算法。借助MEA所具有的"趋同"和"异化"操作,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并定向搜寻最优BP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融合算法计算步骤。基于所选取的区间速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EA-BP融合算法较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分别提升了9. 38%和31. 44%;时间敏感性分析显示,MEA-BP融合算法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与BP神经网络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LS-SVM、BP神经网络、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算法(TLS)的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和最优加权组合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最优加权组合模型的精度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BP神经网络局部性收敛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通过粒子群进化速率动态调整惯性权重因子,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最优值的能力.提出的模型和改进的算法模拟仿真表明:该方法对收敛速度和精度有更好的拟合性.  相似文献   

11.
神经网络算法在智能体IDS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网络入侵和主机入侵方面的检测能力,构建了基于智能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算法。针对传统的BP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中学习收敛时间和性能上的不足,提出了变速度回归神经网络(采用了批处理技术和动量方法)检测算法,通过对网络数据集的测试表明,该算法较传统BP网络,其学习训练次数大大降低,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能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产品体系结构的局限性和大规模园区网络中的应用需求,依据通用入侵检测框架CIDF,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智能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并完成了一个智能Agent的结构设计、算法改进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入侵检测单元NIDA的检测准确率超过91.5%,通过多NIDA的设计、训练与互助,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3.
BP神经网络运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执行速度比较慢的问题等.常用的LMBP算法,虽然收敛速度很快,但是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执行速度仍然不能满足要求.结合KDD99数据集,选取适当的数据,通过加入一些限制条件,对LMBP算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际计算,比较算法优化前后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优化算法是有效的.优化后的算法比较明显的提高了BP神经网络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时的执行速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入侵检测处理的多为高维数据,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数据源进行特征降维,将获得的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数据识别.同时介绍了M atlab中相关函数,并与传统入侵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在简化BP神经网络规模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入侵检测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构造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和模式匹配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神经网络和模式匹配在检测类型上是互补的,BP神经网络需要数值化的输入,适合检测基于网络数据包流量特性的入侵行为;模式匹配技术是通过在数据包中搜索特征字符串来检测入侵的.将网络数据包分析处理后分别按神经网络和模式匹配检测模块的输入数据格式生成输入实例,再分别予以检测.该系统可以检测出已知的入侵行为,同时具有一定的对未知入侵的检测能力.实验证明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的检测系统性能更全面.  相似文献   

16.
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局限性,依据通用入侵检测框架CIDF,提出了一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参数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分析了入侵模糊特征、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优化问题,给出了此模型中模糊神经网络模块的训练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入侵检测,检测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AdaBoost和概率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daBoost算法和概率神经网络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ABPNN,基于此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对接收到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入侵方式的自动分类,并且能对新的入侵行为进行分类和记忆.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和误报率方面都有优越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不能有效检测未知入侵行为的问题,根据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强的特点,采取了将多层前向神经网络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入侵检测模型,给出了此模型中神经网络模块的改进训练算法,实验证明,此算法入侵检测率可达86%,最大误报率为3%,加大训练样本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率,从而更有效地检测出未知的入侵行为;此算法实时性强,可有效提高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BP网络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侵检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不仅能够检测来自外部的入侵行为,同时也监督内部用户的未授权活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大量神经元广泛互联的数学模型,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的特点。将神经网络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原形,对原有的误差返向传播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收敛速度,然后对一些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在检测率、漏报率、误报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