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种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化工+英语一体化复合双专业"模式本着立足于化工、拓展好基础、注重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思路、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化工+计算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种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化工+计算机双专业一体化"本着立足于化工、拓展好基础、找准结合点、注重一体化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思路、课程体系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化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四结合"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一个核心、两个面向、三个平台、四个加强"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其他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保密性强、专业性明显的"核"特色,制定了适合国防、核工业对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3+1"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张媛媛  韩高军  郭嘉 《广东化工》2011,38(11):140-141
结合当地特色,立足时代和社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分析,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该模式的教育理念、基本思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李莉  鲁峰  顾莉  张学欢  陈艳丽  刘玉凤 《广州化工》2012,40(22):189-190,197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从目前高职院校化工原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理论教学中渗透实践问题、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知识,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可能达到"理实一体化"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化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均杰 《广东化工》2011,38(10):195-196
针对化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与工作二元分裂等问题,创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逐级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纵横六要素协调统一为策略手段,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团队、教学条件、管理机制建设,保障了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提高了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鉴于当前化工专业招生及化工企业招工难的困境,在我院原有现代学徒制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工专业的校企"双招、双培"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待解决当前困惑,并使我院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唐国钢  单桂军  李秋  汪萍 《广州化工》2015,43(3):178-179,214
高技能人才是化工产业发展及其核心竞争力的保证。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探索"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化工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5年制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中高职衔接"3+2"模式教学周期重复叠加问题,同时考虑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要求,强化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指导职能,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兰州理工大学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关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构建和完善了化工系统主干课程群的教学体系。文章通过分析、梳理和总结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当前化工系统课程体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育产出理念,构建了化工系统课程群持续改进的闭环体系,并在教学中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与化工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宁 《广东化工》2004,31(8):44-4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则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为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为此,我国化工高等教育必须大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任务。教学团队以国家新工科建设为行动指南,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方面对化工工艺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此次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李德江  杨昌英  郑泽俊  龚大春  胡滨 《广东化工》2013,(23):182-182,180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建设和学院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而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是现代工程师最重要素质之一,也是当今化工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文章在探讨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化工教育不利于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培养的因素,并结合我校情况从3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化工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能力差是目前高校本科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本试验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模式参与科研工作等科研能力培养教育模式。探索出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以期达到提高毕业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化工类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化工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发展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化工领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具有通识教育和模块方向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并着力提高人才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转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日益迫切。本文选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与中国华东理工大学三所高校,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对其化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转变化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梁建军 《化工高等教育》2007,24(4):37-39,42
职业教育虽然以培养技能为核心,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态度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化学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良好态度的养成.本文根据作者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化工专业开展化学史教育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