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使用阴、非离子型和反应性的复配乳化剂体系,采用种子预乳化和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方、聚合温度、乳化剂、功能单体、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核层玻璃化温度为-19.7℃、壳层温度为4.3℃、核壳单体总量比为3∶2,成膜稳定,连续性好;采用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钠(AMPS)、十二烷基苯酸钠(SDB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乳化剂体系且比例为1∶1∶1,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引发剂用量为0.5%,NMA和MMA的用量分别为1%和2%,核壳聚合温度分别为52℃和80℃,能制备出耐沾污性、耐水性、延伸率等各性能良好的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弹性乳液。  相似文献   

2.
黄四平 《应用化工》2014,(11):1985-1988
采用欠量加料核壳型乳液合成法,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乳化剂为复合乳化剂,以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核单体,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丙烯酸丁酯为壳单体,KPS为引发剂,制备出核预聚体和壳预聚体,又以乳化剂、水、p H缓冲剂、核预聚体制备出核种子乳液,然后通过半间歇法加入壳预聚体和壳引发剂制得核/壳型硅丙乳液。对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并初步探讨了乳化剂的用量、乳液p H值、乳化温度、引发剂的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过程中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7%,乳化温度为75~80℃,p H在接近中性的6.5~8.0时,制得硅丙乳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加料工艺、引发剂体系、乳化剂用量及复配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采用连续滴加单体的加料工艺,选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在较低的乳化剂用量条件下,使用高效低温引发剂,在50℃引发聚合,合成了固含量为42%,平均粒径为64.9 nm,窄分布的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4.
核壳型醋丙乳液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勇  王平华  张奎  张健堂 《化学与粘合》2010,32(1):54-56,78
乳胶粒子形态控制是聚合物乳液研究的重要领域,几十年中在聚合物材料、涂料、胶黏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的应用使得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备受关注。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采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合成了以醋酸乙烯酯为核,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壳的乳液,并重点研究了单体滴加速率、SDS与OP-10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乳胶粒子核壳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反应型乳化剂SVS与传统乳化剂(SDS,OP-10)复配,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醋-丙微皂乳液,讨论了软硬单体的选择,乳化剂选择及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TEM等对共聚物的结构和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方式,采用合适的反应型乳化剂复配体系,可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乳胶粒子粒径在80-100nm的醋-丙微皂乳液。  相似文献   

6.
引发剂,乳化剂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预乳化工艺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等对苯丙核/壳乳液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崔金海  陶颖 《上海涂料》2011,49(10):7-12
采用连续滴加的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作为纯丙乳液氧化还原聚合的引发剂,以AES和K12作为高效乳化剂,制得了微胶囊粒径约6μm的水性纯丙香味乳液。研究了微胶裳的颗粒大小和壁厚对香味乳液放香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m(BA):m(MMA):m(MAA)=33:17:1时,香味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香精在微胶囊纯丙乳液中的缓释时间可达9个月。  相似文献   

8.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甘孟瑜  刘娟  杨治国 《涂料工业》2005,35(6):5-8,62
采用预乳化工艺、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为1∶1.25~1∶1、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分别为0.5%和3%~4%、聚合温度为(80±1)℃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采用FT-IR、TEM、DSC对聚合物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BA为壳,MMA为核,MAA、HEMA和有机硅氧烷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官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乳化剂、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万涛  申红  李祥 《弹性体》2002,12(2):9-13
本文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聚合体系,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考察了不同氧化剂/还原剂用量、不同反应温度、不同乳化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特性上度、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与过硫酸铵单组分引发进行了比较,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SC)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以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过量的还原剂起阻聚或缓聚的作用,采用复合乳化剂体系可提高聚合反应速度和乳液的稳定性,合成的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PS/SHS)为引发体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基辛基酸醚(SLS/OP)为乳化剂或复合乳化剂,于50℃或60℃下进行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VDC/MA)的乳液共聚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乳化剂SDBS或复合乳化剂SLS/OP,加入适量离子型第三单体和pH值调节剂,可以制得总固物含量大于50%的稳定性好、粒径适宜、阻透和涂敷性能良好的VDC/  相似文献   

12.
木器涂料用环保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乳液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反应型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乳液,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采用热引发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组成复合引发剂,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13.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交联单体(TM-200)/丙烯酸(AA)为复合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甲醛合次硫酸钠(吊白块)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可聚合型阴离子乳化剂(SVS-25)为环保型乳化剂和Gohsefimer Z-210为改性保护胶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食品包装材料用无毒干法覆膜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减压脱除及后添加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可使覆膜胶中残余单体含量降至0.01%以下;当m(VAc)∶m(MMA)∶m(BA)=30∶10∶60、乳化剂中m(SVS-25)∶m(Gohsefimer Z-210)=1∶1、w(乳化剂)=2.0%和w(氧化-还原型引发剂)=0.20%时,覆膜胶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由丙烯酸酯与纳米SiO2制成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以纳米SiO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工艺,讨论了温度、乳化剂、预乳化及加料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对乳液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丙烯酸酯乳液综合性能大大增强,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1738-1993。  相似文献   

15.
醇酸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为主要原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然后以多元醇A作为丙烯酸酯乳液的交联改性剂,制备了醇酸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实现了热交联体系无甲醛化。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70℃、w(引发剂)=2.4%、m(BA)∶m(MA)∶m(AN)=33∶11∶6、w(复合乳化剂)=5%且m(OP-10)∶m(SDS)=1∶1.5时,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当n(丙烯酸)∶n(多元醇A)=30∶1、w(丙烯酸)=1.0%时,交联改性乳液的固含量为51.40%、单体转化率为98.3%;交联改性乳液的胶膜吸水率(10.08%)比未改性乳液降低了82.4%,但两者的热稳定性均较高且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宋瑾  吴凤龙 《山东化工》2012,41(7):8-10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为复合缓冲剂,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合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PSt)。在确定缓冲剂用量及引发剂滴加方式的条件下,经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如下:蒸馏水与苯乙烯的体积比为1.5:1、乳化剂用量为苯乙烯质量的1.0%、引发剂用量为苯乙烯质量的1.2%、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94.58%,并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反相乳液聚合合成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为介质,Span80/Span20为乳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分子量高达9.4×106的聚丙烯酰胺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油水比、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相对分子量、聚合转化率以及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其最佳聚合配方及工艺条件为:油水体积比为1.4,单体浓度30%,引发剂用量0.003%,乳化剂用量1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18.
苯丙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安 《应用化工》2007,36(4):418-420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复合乳化剂,通过连续滴加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苯丙乳液。结果表明,当软硬单体配比为1∶1(质量比),SDS∶OP-10=1∶1(质量比),引发剂含量为单体总量的0.3%,可制得较好的乳液。  相似文献   

19.
水性上光油用苯丙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马来酸酐(MAH)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加料的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一种水性上光油用苯丙共聚乳液。考察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引发剂和乳化剂含量等对该乳液单体转化率、平均粒径、黏度和表干时间等影响,并对该乳液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0.6%、w(复合乳化剂)=1.2%和m(MAH)∶m(BA)∶m(St)=4.6∶36.3∶50.5时,该乳液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完全满足水性上光油的使用要求,并且可在高温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