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涛  张娟  杨芳芳  朱俊  李科 《水处理技术》2013,39(2):87-89,93
向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投加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其生物-物化协同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沟内投加15 mg/L的PPFS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系统对TP、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T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因此PPFS的优化投加量为15 mg/L,最佳投加点为氧化沟(好氧段)。投加PPFS可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且对污泥活性没有不良影响,产生的物化污泥量也很少。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6):1381-1385
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铝铁复合药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共4种化学药剂,对改良UCT工艺的小型污水装置生活污水的出水进行深度除磷处理,结果除磷效果和经济性最好是铝铁复合药剂,在进水总磷含量为2.70 mg/L时,铝铁复合药剂投加量19.2 mg/L,上清液含磷量0.30 mg/L,满足北京地标B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96.6 g/m3;投加量25.6 mg/L,上清液含磷量为0.19 mg/L,满足北京地标A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74.9 g/m3;投加量25.6 mg/L,上清液含磷量为0.19 mg/L,满足北京地标A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74.9 g/m3。与常规A3。与常规A2/O工艺、常规A2/O工艺、常规A2/O+厌/好氧交替工艺、改良型A2/O+厌/好氧交替工艺、改良型A2/O工艺、SBR工艺和加入超声作用的SBR工艺相比,改良UCT工艺在出水TP达到北京地标B/A级排放标准的条件下,污泥产量仍最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铝铁复合药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共4种化学药剂,对改良UCT工艺的小型污水装置生活污水的出水进行深度除磷处理,结果除磷效果和经济性最好是铝铁复合药剂,在进水总磷含量为2.70 mg/L时,铝铁复合药剂投加量19.2 mg/L,上清液含磷量0.30 mg/L,满足北京地标B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96.6 g/m~3;投加量25.6 mg/L,上清液含磷量为0.19 mg/L,满足北京地标A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74.9 g/m~3。与常规A~2/O工艺、常规A~2/O+厌/好氧交替工艺、改良型A~2/O工艺、SBR工艺和加入超声作用的SBR工艺相比,改良UCT工艺在出水TP达到北京地标B/A级排放标准的条件下,污泥产量仍最低。  相似文献   

4.
把物化/生化协同除磷技术用于氧化沟功能提升,达到不对原工艺做大的改造的情况下提高磷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沟好氧区投加液体聚磷硫酸铁(PPFS)后,对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略有提升,TP去除率从70%提高到92%,出水TP低于0.5 mg/L,去除效果稳定,最佳投加量为0.05 mL/L(75 mg/L)。能够实现投加少量化学絮凝剂达到出水目标,且对生化污泥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造粒流化床技术对陶瓷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投药量、污泥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投加量为50mg/L,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投加量为5mg/L,搅拌速度为60rpm,水流速度8m/h的条件下,出水浊度小于5NTU,CODcr为25.5mg/L,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的要求。实验结果还表明,装置的运行状态稳定,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浓缩设备,能满足连续处理和间歇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型DF/PAC复合絮凝剂处理活性印染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印染厂生产废水,以COD和色度为指标,用混凝试验方法,研究了碱化度为1.6的聚合氯化铝(PAC)和黏度为560mPa·s的双氰胺-甲醛缩聚物(DF)以及阳离子型DF/PAC复合絮凝剂对活性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絮凝剂的沉降效果和絮凝剂的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对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废水pH值对阳离子型DF/PAC复合絮凝剂絮凝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F/PAC可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中的COD和色度,当pH为6~9、沉降时间为35min、投药量为1.0mg/L时,去除效果最佳,COD去除率≥90%,脱色率≥99%;相对于PAC和DF,DF/PAC产生的絮体大而密实,沉降速度快、产生污泥量少,药剂用量少,出水水质为:COD<80mg/L,色度<30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水解酸化池投加FeSO4的方法来对"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O)工艺进行改进。对比了水解酸化池有无投加FeSO4时,A—O工艺系统的运行结果,同时研究了FeSO4投加量对A—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了FeSO4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未投加FeSO4的,当进水水质为COD 653mg/L、色度480倍、pH=9.2、水解酸化池的反应时间为7h、FeSO4投加量为30mg/L时,去除效果最佳,再经好氧反应器处理7h后,出水水质为COD 88mg/L、色度52倍。  相似文献   

8.
郭道清 《广东化工》2023,(1):29-31+22
本研究针对碳钢鳞皮悬浮液中悬浮物含量高、颗粒物粒径小不易沉降,水质排放不达标等问题,采用混凝工艺进行处理。探究了氯化铁(FeCl3)和硫酸铁(Fe2(SO4)3)这两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以及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用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仅使用混凝剂进行处理时Fe Cl3效果优于Fe2(SO4)3,FeCl3投加量为20 mg/L时,出水水质就可达到10 NTU以下。絮凝剂PAM最佳投加量为0.5 mg/L,进一步提高絮凝剂投加量会导致处理效果较低,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Fe Cl3+PAM组合处理,投加量为5 mg/L+0.5 mg/L或10 mg/L+0.5 mg/L,出水水质可以保证符合宝钢一类串接水的回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废水高密度澄清池深度处理工艺中,絮凝剂PAFC和助凝剂PAM的投加量是影响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小试实验阶段重点考察了PAFC和PAM的投加量对PTA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PAFC投加量为4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分别为0.36和1.08mg/L。通过实际生产发现,高密度澄清池絮凝剂PAFC由26.7mg/L提高至38.6mg/L,助凝剂PAM由1.23mg/L降低至1.032mg/L,浊度由4.4NTU下降至0.95NTU。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沈阳北部污水厂二级出水达到回用水质,在中试条件下采用污泥回流高效絮凝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实验中优化了高效絮凝工艺中的反应强度(G值)、污泥回流比、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药量等工艺运行参数;并考察各种运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高效絮凝工艺处理沈阳北部污水厂二级出水效果良好,出水COD≤30 mg/L、浊度≤0.9 NTU、色度≤29度、ρ(TP)≤1 mg/L、ρ(NH3-N)≤10 mg/L,均达到了回用标准。中试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参数:污泥回流量在低温低浊工况下为40 L/h,在常温常浊工况下为30 L/h;G值为18.9 s-1;PAC投加量30 mg/L;助凝剂阳离子PAM RT 2300投加量0.45 mg/L。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7,(1):70-73
针对城镇污水的水质、水量特性,设计了"复合A/O硅藻精土"工艺的小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考察其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硅藻精土投药量150 mg/L、系统运行负荷80%时,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40%~50%、NH3-N的去除率仅为30%左右,TP去除率可达70%~80%;2本系统污泥接种周期较传统活性污泥法明显缩短,且无需投加营养物质,微生物便能很好生长;3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对系统出水水质影响较大,清水回流对系统处理效果不明显。好氧池气水比2.5∶1~7.5∶1(体积比)时,系统对N-NH3去除效果能达到85%以上;4开启混合液回流的状态下,硅藻精土投加量150 mg/L,运行负荷为80%时,厌氧池HRT为1.5 h,好氧池HRT为2.0 h,污泥回流比50%~100%,好氧池气水比2.5∶1~7.5∶1时,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A/O-MBR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对出水水质、膜污染的影响,以及不同投加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投加GAC相比,在A/O-MBR中投加0.75 g/L GAC时,出水平均COD从1 585mg/L下降到1 484 mg/L,NH4+-N平均从25.6 mg/L下降到23 mg/L,出水水质有所提高。同时膜压增长速度减慢,膜表面泥饼层厚度减小,表明膜污染减缓。当GAC投加量从1 g/L提高到2 g/L时,出水平均COD从1 220 mg/L下降到840 mg/L,出水NH4+-N平均从20.8 mg/L下降到18 mg/L,说明增大GAC投加量有助于提高MBR出水水质,同时可大大减缓膜污染,并明显降低垃圾渗滤液后续纳滤、反渗透处理的污染压力。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臭氧技术应用于剩余污泥处理过程中臭氧利用率及污泥的可生化性随时间的变化,组建了臭氧氧化与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法结合的联合工艺。将臭氧单元处理过的污泥全部回流至曝气池与污水进行合并处理,考察了不同臭氧投加量下联合工艺中剩余污泥的产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处理污泥浓度为4 000 mg/L,污泥体积为3 L,臭氧进气浓度为6.5 mg/L,气量为6 L/min时,前20 min的臭氧利用率几乎为100%,随后利用率逐渐降低;污泥的可生化性先降低,而后逐渐升高,在30 min时达到最大,其后又开始下降;当臭氧投加量为0.078 kg O3/kg MLSS时,联合工艺的污泥增长率几乎为0,同时出水水质相对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3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分别投加不同量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运行平行实验的方法,考察投加PAC对长期运行的PAC-DMBR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及对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PAC后强化了PAC-DMBR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COD、氨氮、TP、UV_(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有提升。PAC投加量为3g/L时运行效果最好,稳定通量增加且运行周期延长,浊度在30 min内即降至1 NTU以内,且出水水质更好。投加PAC后改善了污泥混合液特性,促进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及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投加PAC后污泥粒径均有增大,污泥混合液沉降性能更好,EPS含量降低且比好氧速率有轻微提升。  相似文献   

15.
采用4个SBR反应器,研究CuO NPs用量对好氧污泥颗粒形成及其稳定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O NPs投加浓度0,0.5,1.0 mg/L和2.0 mg/L时,普通活性污泥可以被驯化培养为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出现时间分别为26,24,28,27 d。0.5 mg/L的CuO NPs能刺激微生物生长,增加污泥浓度。COD和TN去除效果受CuO NPs影响较小,TP去除效果受CuO NPs影响较大。当CuO NPs投加浓度为0,0.5,1.0 mg/L和2.0 mg/L时,成熟颗粒污泥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21%,70.34%,69.33%和60.84%。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4个系统特有的OUT数目分别为1 637,1 562,1 958和1 584,分别占总样品的16.5%,15.75%,19.74%和15.97%,表明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中,CuO NPs的投加浓度对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发现当CuO NPs投加浓度为2 mg/L时,变形菌门中包含大部分聚磷菌的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比例下降明显,污泥颗粒化进程中,SBR4反应器除磷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来自高浓度CuO NPs对β变形菌纲中微生物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正据报道,爱尔兰第1座采用Nereda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污水处理厂不久前投入运行,老厂卡鲁塞尔氧化沟的处理能力仅仅为上面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处理能力的1/4。颗粒污泥工艺可以获得比氧化沟活性污泥更好的出水水质。实际上,荷兰Garmerwolde WWTP的最新的运行数据,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污泥浓度可以至少达到8 g/L以上,5 min的SVI可达45,在获得稳定可靠的出水水质情况下,能耗可以比常规活性污泥工艺低58%~63%,可以看出该工艺巨大的优势,这无疑展示出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4个SBR反应器,研究CuO NPs用量对好氧污泥颗粒形成及其稳定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O NPs投加浓度0,0.5,1.0 mg/L和2.0 mg/L时,普通活性污泥可以被驯化培养为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出现时间分别为26,24,28,27 d。0.5 mg/L的CuO NPs能刺激微生物生长,增加污泥浓度。COD和TN去除效果受CuO NPs影响较小,TP去除效果受CuO NPs影响较大。当CuO NPs投加浓度为0,0.5,1.0 mg/L和2.0 mg/L时,成熟颗粒污泥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21%,70.34%,69.33%和60.84%。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4个系统特有的OUT数目分别为1 637,1 562,1 958和1 584,分别占总样品的16.5%,15.75%,19.74%和15.97%,表明好氧污泥颗粒化进程中,CuO NPs的投加浓度对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发现当CuO NPs投加浓度为2 mg/L时,变形菌门中包含大部分聚磷菌的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比例下降明显,污泥颗粒化进程中,SBR4反应器除磷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来自高浓度CuO NPs对β变形菌纲中微生物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磁絮凝-膜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絮凝-陶瓷膜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出水水质,分析PAC投加量、磁粉投加量以及磁化时间对出水水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PAC投加量为25 mg/L,磁粉投加量为8 mg/L,磁化时间为6 min。在此条件下对浑浊度、UV和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32%、58.50%和43.40%。  相似文献   

19.
在SBR系统内,通过对不同Zn(Ⅱ)投加量(0、3、5、10、15mg/L)长期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比氨氧化速率、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比反硝化速率、EPS、TTC-ETS和SOUR的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了Zn(Ⅱ)长期作用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Ⅱ)≤5mg/L时,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和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小,而10mg/L以上Zn(Ⅱ)会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反应速率和微生物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当与Zn(Ⅱ)作用80 d后,投加15 mg/L Zn(Ⅱ)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比氨氧化速率、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比反硝化速率抑制率分别达到45.6%、37.9%和27.4%,好氧颗粒污泥TTC-ETS和SOUR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9.1%、43.6%。通过对比Zn(Ⅱ)抑制颗粒污泥TTC-ETS和SOUR的IC50,可以得出TTC-ETS活性在反映Zn(Ⅱ)毒性作用的灵敏性大于SOUR活性。随着Zn(II)投加量增大,好氧颗粒污泥EPS及其主要组成PS和PN分泌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与PS相比,PN增加较快。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高含硫气田碱性采出水的特性和处理应达到的要求,对水质改性、氮气气浮、H2O2预氧化、沉淀复合除硫加絮凝净化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盐酸投加量为2.0~2.5 m L/L,p H控制6.0~6.5,溶气比控制为20∶1,气浮初级除硫可将硫离子质量浓度由2 500 mg/L降至400 mg/L,后续H2O2投加量2.5~3.0 m L/L,最佳反应时间15 min,20%沉淀除硫剂ZS-1投加量为2.0 m L/L,20%絮凝剂L-12、0.1%PAM投加量均为1.0 m L/L时,处理水质可达到回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