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国内洪涝灾害频发和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方针下,通过总结国内外雨洪模型的研究进展,从流域、河流、城镇和单元四个尺度分析了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Info Works、MIKE、SWMM、SUSTAIN、Sewer GEMS这5类典型雨洪模型的性能特点。指出现有雨洪模型在参数选定、性能模拟和LID设施评价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适用于海绵城市的典型雨洪模型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海绵城市的概念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总结了部分发达国家雨洪管理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并对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现状和主要的规划技术和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和概括,文章认为基于管理、设计和规划层面的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比较甚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汤钟  张亮  俞露  李亚  陆利杰 《净水技术》2020,39(1):136-143
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骤增、城市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急剧增加等因素造成城市雨洪灾害日益严重。韧性城市理念作为城市规划中的新理念,要求提高城市在各类不确定因素下的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城市雨洪韧性系统属于韧性城市中的重要环节,超越了常规排水管网系统的缺陷,成为应对城市雨洪灾害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区———深圳市光明区为例,按照韧性城市理念对区域雨洪安全问题进行梳理,从生态雨洪韧性、工程雨洪韧性、社会雨洪韧性3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和剖析。并通过对规划区的本底分析和模型评估,建立起了从源头到末端,从工程到管理,从灰色到绿色的区域雨洪系统,以期为其他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是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管理、保护等方法。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大力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十三五"新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当下力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海绵城市在城市地面建设中主要使用透水铺装系统。笔者首先对透水铺装系统的3种结构形式进行了描述,然后对其功能进行了归纳,并从机理的角度上分析了透水铺装系统对雨水径流蓄滞的功能,然后讨论了影响透水铺装系统性能的3大因素,最后总结并对透水铺装系统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载体,是建设现代生态城市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地也常出现洪涝、污染、热岛效应等"城市病"。为解决这些问题,为实现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逐步成为我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控的核心手段。本文介绍了城市口袋公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对口袋公园海绵体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刘敏  王旭旭  郑瑞 《净水技术》2021,40(6):126-133
"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的雨洪管理概念从2012年被首次提出后就广受关注,国家大力倡导并补贴海绵城市的建设.如何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生态河道的治理,目前成为部分海绵试点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亦是将来海绵城市深入开展面临的一项议题.文中以上海临港春涟河及紫飞港生态河道设计工程为例,在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海绵化考核指标,对河道进行生态设计初探,以期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生态河道的治理工程提供参考案例和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属于新时期城市雨洪管理的先进理念,可使得城市能够更好适应雨水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是解决雨季环境中各种问题的必然措施,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积极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全面提升市政道路的排水性能、集水性能,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我国当下治理和解决城市"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的一项最重要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雨洪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城市推进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强调若干单一因素对海绵城市的影响,导致海绵城市建设缺乏系统的协同设计和综和规划。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筑业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从虚拟施工、系统规划、碰撞检查等方面入手,通过关联海量大数据,进而构建大建设系统,在倡导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当下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提出将其与海绵城市建设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城市化带来的硬地率上升,雨水径流量加大带来的城市雨洪威胁介绍一种新型多孔透水混凝土。从性能、制备、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透水混凝土的情况,为城市雨洪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越  杨正  姬国强  刘昊  孙文靖 《净水技术》2023,(12):1-7+141
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各城市陆续建设大量绿色雨水设施,但对于绿色雨水设施的运维管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文章结合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后对绿色雨水设施运维管理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借鉴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经验,重点针对绿色雨水设施在设计阶段对运维的考虑、运维管理模式、分级运维方案制定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绿色雨水设施的长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生态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海绵城市是生态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海绵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理念,在实施中面临诸多问题。文中针对我国海绵城市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予以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内涝、地下水补给量减少、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日益凸显。生物滞留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低影响开发技术,采用"基质-微生物-植物"复合生态系统,对于消纳、净化雨水径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城市径流特点和面源污染现状,介绍了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削减城市雨洪径流、净化雨水水质以及补给地下水方面的特点,重点阐述生物滞留措施在城市路面径流削减和水质净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雨水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淡水资源,城市雨水不能粗放型进入排水系统,而应当转入可持续利用的生态途径。中小学海绵化校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有利于构建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海绵"进入校园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的有关活动当中,绿色建筑以及海绵城市作为行业发展的一项主导思想,其符合国家所倡导的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今后经济的发展的政策的完善。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将两者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把握两者的相关性就成为我们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贵州省为例,从管理、经济、应用、政策等角度梳理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统筹建设及其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对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性分析,对两者的统筹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上海案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回收利用城市雨水可以减轻城市洪涝灾害、降低城市污水处理负荷和建设费用、缓解水资源短缺、维护城市水循环的生态平衡,是城市雨洪控制的发展趋势。针对上海市的特点,从雨水回收的必要性、可行性、回收利用的效益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需要将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提上重视日程,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校园景观是其重要组成内容。在高校生态理念高速发展的推进下,立足于海绵城市为导向来完善海绵校园景观设计体系,能够为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文章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基于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海绵校园景观设计展开系统性分析和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雾霾天气,温室效应,水土流失,而由于城市的过度开发,不透水垫层不断增大,地表径流激增,致使城市内涝和干旱频繁发生。有关研究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中80%的降雨渗透到地下,20%的雨水径流流走。而传统的粗放式城市建设,80%全部流走,只有20%的雨水能回渗到地下。雨水资源既不能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同时又加大了城市管网排放雨洪的压力。同时,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并且可用水资源中受到污染的占很大一部分,人类已经无法使用。面对广泛存在的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问题,海绵城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再也不断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规划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化规划建设质量,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合理规划提供有效帮助。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概述,重点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效果就显得十分紧迫。根据我国园林建设的最新要求,景观的设计必须切实与园林建设的理念相结合,同样,海绵城市建设所对应的生态基础设施也必须与景观设计相协调,如此才能建设出绿色优美的生态城市环境。只有政府和市民共同来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认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才能完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