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一线用药,但近年来发现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有明确效果,2002年伊马替尼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GIST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4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GIST多发于胃59.5%(25/42)和小肠21.4%(9/42);食管,结肠,直肠和腹腔其他位置相对较少。临床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痛,腹部包块占30.9%(13/42);黑便或呕血占16.6%(7/4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D117(+)95.2%(40/42),CD34(+)73.8%(31/42)。除1例就诊时已发生转移,余41例均获得根治性或局部切除,手术切除率为97.6%(41/42)。术后转移复发率为11.9%(5/42)。结论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与大肠GIST用内窥镜检查,小肠GIST用钡餐造影加检查均可明显提高诊断率,CD117及CD34标记阳性是诊断最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Greevec是目前术后最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GIST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GIST常以腹痛、胃肠道出血、腹部肿块及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全组良性1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良性及交界性患者均无复发,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术后均未行放、化疗,术后6~26个月死亡3例。结论对于有腹痛、胃肠道出血、腹部肿块及肠梗阻的患者,可选择胃肠镜、全胃肠道造影、B超、CT、MRI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肿瘤的大小、转移是GIST恶性的重要指标,确诊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化的结合。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论述了其诊治的理念,指出GIST对常规化疗和放疗不敏感,以格列卫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若拟行格列卫新辅助治疗或术中已有多处无法切除的转移灶而拟行术后化疗时方可考虑活检,但禁忌术前经皮穿刺活检,以免瘤体破溃酿成腹膜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l8(250mm×4.6mm,5肛m),以含0.04%辛烷磺酸钠的2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调至PH2.5)-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68nm,柱温为30℃。结果:在本方法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9;专属性强,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各中间体及各降解产物之间都能完全分离;精密度良好,RSD为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有关物质测定。  相似文献   

6.
曹竣博  王莫然  王硕  孟凡石 《广东化工》2022,49(5):64-65,58
近些年来,各种新型免疫抑制类药剂不断地被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使得临床医师们因此有了更大的研究空间,甲磺酸阿帕替尼也应运而生.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新型靶向药物,它适用于治疗胆囊癌等外科疾病,可用来研究探索新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胆囊癌患者的治疗存活率.甲磺酸阿帕替尼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实际临...  相似文献   

7.
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甲磺酸乙酯在水解条件下,与2-巯基吡啶反应生成2-巯基吡啶乙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与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以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检测(SIM)模式,质荷比m/z为140.1。结果:甲磺酸乙酯在4.69~14.06 ng/m L范围内(杂质限度的50%~150%,R2=0.9994)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1.4 ng/m L,定量限为4.7 ng/m L(相当于0.9 ppm);加样平均回收率(n=9)为98.0%,RSD为1.6%;实验检测3批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磺酸乙酯均未检出。建立的方法经方法验证,适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磺酸乙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程锦涛  苏为科  徐斌 《广州化工》2011,39(9):106-108
以N-甲基哌嗪及对氰基氯苄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水解两步反应合成甲磺酸依马替尼的关键中间体4-[(4-甲基哌嗪-1-基)甲基]苯甲酸二盐酸。重点对N-甲基哌嗪用量、水解反应时间和碱液浓度进行了考察,经优化后两步总收率达到76.2%。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测定了原料药中甲磺酸伊马替尼含量和有关物质。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辛烷磺酸钠和磷酸二氢钾的缓冲溶液(pH值3.0)∶甲醇=45∶55(体积比),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5nm。结果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浓度在2.5~12.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样品处理容易,可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放射剂量分割治疗转移性脑肿瘤进行临床观察。方法观察不同放射剂量分割治疗脑转移60例。结果通过放射治疗进行脑转移瘤多数患者随着颅高压症状的缓解,全身情况趋向改善,病人均顺利完成计划。结论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不能手术切除或不全切除,在并用激素或减压术后可采取放疗,某些原发灶尚未完全控制的脑转移瘤患者也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自2004年至2010年12月来我院经内镜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121例病例,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6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诊断与术前活组织检查诊断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63例患者中,术后诊断为浸润性腺癌的患者共有23例(36.5%),腺瘤患者共有40例(63.5%);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共有58例患者中,术后诊断为浸润性腺癌的患者共有50例(86.3%),腺瘤患者共有8例(13.8%)。73例浸润性腺癌患者中,有2例伴有肝脏转移,4例有组织转移,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患者9例。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术前术后诊断差异较大,诊断时应警惕存在浸润性癌的可能性,对于一些疑似病例可进行临床综合诊断以排除癌变的可能,避免造成诊断失误耽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在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PAR-2在7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瘤中心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瘤旁组织和瘤中心组织中PAR-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或P<0.01),瘤中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组织(P<0.01)。瘤中心组织中PAR-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着NIH分级的升高而上调(P<0.05或P<0.01),且与黏膜受侵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间质瘤组织中PAR-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AR-2的高表达可能与间质瘤的侵袭与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内转移瘤手术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本院近3年来手术切除23例颅内转移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23例中肉眼全切18例(78.3%),次全切3例(13%),部分切除2例(8.7%);术后19例(82.6%)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明显;3例(13%)无变化,其中2例患者术前无症状者;1例(4.4%)恶化。结论手术切除颅内转移瘤治疗有重要价值,可明确病理诊断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市售伊马替尼中间体(N-(5-氨基-2-甲基苯基)-4-(3-吡啶基)-2-氨基嘧啶)为原料,经酰化、胺化和成盐3步制得甲磺酸伊马替尼.并针对胺化制备伊马替尼步骤中普遍存在的反应温度高、能耗大、反应收率低及后处理步骤繁琐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控制了杂质的生成,同时将后处理步骤中采用的萃取、洗涤、浓缩、重结晶等操作改为析晶过滤,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反应收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宝新 《化工之友》2007,26(20):4-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20例GIST临床相关资料。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GIST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均类似于胃肠道肿瘤,病理形态学类似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或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有其特征CD117、CD34阳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较少见肿瘤,临床病理形态类似于平滑肌肿瘤,诊断依据: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检测,预后治疗不同于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纯缝合修补50例,病灶局部切除缝合5例,胃大部切除3例。随访49例,复查胃镜溃疡愈合39例。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治疗以单纯缝合修补为主,术后正规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将I、II期乳腺癌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保乳手术组(治疗组60例)和改良根治术组(对照组64例)进行对比观察。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以及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残留腺体做阶梯状对缝,以保证乳晕部的隆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1~51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死亡,无肿瘤局部复发,2例于术后43个月出现肺内转移,3年总存活率100%,局部复发率0%,无瘤生存率98.36%。12例皮肤有放疗后色素沉着,约占9.68%(6/62)。4例出现皮下积液。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保乳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形体改变小,疗效满意,病人心理状态良好,生存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肺转移瘤。结果 38例随访病例中,1年生存率67%,3年生存率36%。结论肺转移瘤手术切除有可能延长生存期,且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无其他远处转移情况下,完全切除转移瘤意味着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注册和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中国的上市信息和中国注册厂家的数据、销售情况,得出该商品市场潜力巨大,有十几家以上科研企业。近6年其全球销售增长率在40%以上,近7年在替尼类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以上。提出未来该产品市场空间较大,已引起众多制药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项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AgilentDB一624毛细管柱(30m×0.53mm,3.07m);氮气为栽气;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300℃;柱温为5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min;以二甲亚砜为溶剂。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0~O.9999;平均回收率为95.0%~1046%,精密度试验及准确度试验的KSD均小于5%。结论:本试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