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出发,总结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专业课教师认识上以及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以为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敬佑生命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需顶层设计药学类专业的思政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挖掘各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点,多课程协同,达成目标。作者围绕本校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思政目标,梳理主干课程与思政目标的关系,并以“药剂学”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专业课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凝练了"薄膜材料与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积极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薄膜材料与工艺的教学团队构建、思政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和产学研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了"薄膜材料与工艺"课程思政教学,力求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以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课程思政逐渐进入教育视野,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渗透对教育模式实施、教学目标完成以及教学手段巩固等方面都提出了重大挑战。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话语转换对专业课程教学影响深远,不仅能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但从实施现状来看,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话语普遍存在无效、弱效甚至负效传达的现实困境。为此,高职专业课教师要努力从教学话语风格、教学话语内容、教学话语形式等方面促进话语转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话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黎志英  陈朝轶  金会心  权变利 《广州化工》2022,50(10):168-170+189
基于全面推进建设思政课程的要求,为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将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课程思政的特点,浅析了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基于冶金工程专业课程的实际,并以《氧化铝生产工艺》课程为例,简要分析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整合,探索课程思政如何融入《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过程的方式,为冶金工程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3)
加快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高等院校各院系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亟需完成的任务。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挖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以及民族自信等元素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结合多样的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初步探索高校专业课教育中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李宁  段晓丹 《云南化工》2022,(2):149-152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为践行专业课实现"思政育人"理念,立足课程思政视角,重点探索了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包括构建思政案例库、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考核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实践及教学效果分析,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望为其他课程进行课...  相似文献   

8.
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提升专业课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必然举措.本文阐述了高职仪器分析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缘由,探讨了如何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隐性设计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从而达到"育人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10)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项短板,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教育在当今职业教育领域中的紧迫性,开展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要点分析及路径探究,进行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案例解读。以期通过此研究,引发广大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瑞海  才谦 《广州化工》2020,48(14):189-190
从理论课教学到实验课教学,从课堂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学生角色变换到社会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得课程思政的内容自然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制药工程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电化学基础》需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本文结合课程特点,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从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运用出发,针对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课程建设环节,探索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合到电化学课程教学中,也为其他...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极其重要。有机化学课程团队教师分析了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挖掘了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构建了典型的思政案例,创建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研究性教学体系;精心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方案,采用"讲专业故事、融德育内涵"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理念。实践表明,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实现显性专业知识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的统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将“课程思政”内涵要义融入到《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教学案例讲解如何将“课程思政”运用到“三全育人”之中,从专业课教师的视角理解“三全育人”的概念,并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三全育人”教学实践中,以期提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与“三全育人”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紧密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知识,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相辅相成,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思政教育,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无机及分析化学专业课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大学生今后本科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分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高等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只有充分发挥专业课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实施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化工原理作为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课程,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本文介绍化工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意义,并从教学目标设计、思政教学设计、思政教法设计、考核评价方式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为新工科背景下其它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理工科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较文科生存在劣势,借助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减少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厌倦感。以《热处理设备》课程为例,通过提取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真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工作更好地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李叶青  刘强  周洋  徐泉  江皓  周红军 《广州化工》2022,50(6):195-196+204
《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是新时代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领域人才的必备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本专业课程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本文讲述了“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应用中的方法,包括如何备课、授课,再到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一步步发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全面应用到本课程中。本文旨在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得到深度融合提供借鉴以发挥育人育教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推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形教育功能,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制药工程师。根据新形势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和专业的特点,在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围绕师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为解决目前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德育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汤春妮 《安徽化工》2021,47(4):178-179,183
结合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课程思政在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和保障层面的现状,提出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学生端调研和闭环评价反馈,在加强制度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以期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