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化工》2021,49(1)
为响应全国高效思政教育工作的号召,体现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功能维度,在学习相关文件和理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课程定位、教学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在中药学类物理化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列举了已经开展的思政教学实践,丰富了课程本身的教学维度和育人厚度,为今后更好开展专业基础课的思政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不仅符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求,亦是"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举措之一。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为例,从实验课程团队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两方面进行阐述,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课程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以期为相关实验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物理化学教学为例,对高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围绕课程思政目标拟定,课堂设计和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目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可涉及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等多种领域。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高度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本文就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三大定律思政元素的挖掘进行了初步探索,力图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物理化学是高校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被誉为"化学中的哲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为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立德育人功效,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规划,从正确的政治方向、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等方面确立课程建设的德育目标,结合德育目标将现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探索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并为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高校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实现协同育人,是目前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的基本任务。《物理化学》是我校本科生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例,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与现实融合,挖掘各教学环节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杨永辉 《安徽化工》2021,47(5):163-164,167
为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物理化学"因课程丰富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独特优势.如何将"物理化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的基础化学水平于"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提升,这是该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需要.阐述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从通过践行思考力铸就课程思政灵魂、感受原理背后故事升华课程思政形式以及挖掘"物理化学"思政元素系统课程思政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融合策略,最终实现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以期对教学同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对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为我国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专业课中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凝练了"薄膜材料与工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积极挖掘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薄膜材料与工艺的教学团队构建、思政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和产学研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了"薄膜材料与工艺"课程思政教学,力求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以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2021,49(19)
近年来"课程思政"受到了各高校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各大高校教师纷纷研究如何发挥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本论文研究与探索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于我校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旨在构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为目的的《无机化学》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有序开展并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然而,高校在推行以价值引领为目标的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文章从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接受度、课程思政德育目标设置和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教学文件、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的育人格局设计四个角度论述了两者的关系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指出了课程思政教育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合点、相似性和相容性,并提出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相融合,在践行“价值引领”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同时,实现专业和课程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既是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文章在明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细化思政育人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通过“信号处理-力学笃行”特色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探索在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进阶的教学全过程中实施思政育人,关注个性化培养与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从学生评价与反馈看,课程思政育人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聚焦探索研究生生物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依托专业背景,实现研究生培养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提高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是目前教学改革研究热点之一。物理化学课程中蕴含大量思政育人元素,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本文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从增加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考核和教师思政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开拓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宁  刘树信  王萍萍  施璐 《广州化工》2022,50(4):177-179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建立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思想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是落实课程育人的重要途径,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本文探讨了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并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融合、考核机制建立等角度,探索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准思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学生德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发展,课程思政建设应运而生,其是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其他传统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时政走向。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药理学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政教学素材,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药理学专业课程中,可以调动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有助于完成《药理学》课程中的育人目标,同时对于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具有显著的意义。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褚玉婷  严新 《广州化工》2023,(4):189-191
立德树人是目前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课程的思政建设,强调课程思政与教学有机融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以《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为例,从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实事求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主线和多维度考核等方面着手,探索课程思政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途径,打造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形成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互通共进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邓崇海  王黎丽  姚李  吴义平  阳杰  陈红 《广州化工》2020,48(13):121-12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文章基于当前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施"模块化"教改实践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到教学环节,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相结合,充分发挥物理化学课程的在专业培养中的育人功能,运行交互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教促学的正反馈机制,提出了可持续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丽  刘振锋  黄珂  贵兴宝 《广州化工》2022,50(3):187-188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石,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而抽象、公式繁琐而枯燥,使得众多学子对其望而生畏。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及当前高校落实"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目标,文章探讨了该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总体目标的设置、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德育目标达成度的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专业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专业课程全面育人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有机化学作为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贯穿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使课程思政真正内化于学生心灵、外化于学生行为,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