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双相体系中水解大豆异黄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涛  黄哲  林章凛 《化工学报》2008,59(2):387-392
采用共价交联的方法将β-葡萄糖苷酶固定到球形壳聚糖上,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表征,得出固定化酶的最佳反应条件:pH=5,温度40℃。据此用乙酸乙酯和pH=5缓冲溶液的双相体系,在40℃条件下水解大豆异黄酮。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此双相体系中起到了稳定酶的作用;与单相体系相比,双相体系中产物的产率显著提高,反应速率也更快,且能有效去除粗品大豆异黄酮的异味。对于30%左右级别的大豆异黄酮,水解的两个主要水解产物(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率都能达到70%。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黄酮糖苷类化合物酶法转化的效率,降低酶使用成本,对重组耐热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学性质差异,同时研究了固定化酶转化3种黄酮糖苷的时效曲线及转化效率。结果表明:重组耐热β-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最优条件为在pH值6.0,室温条件下,酶活力2 U/mL,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氯化钙质量分数2.5%,戊二醛质量分数1.25%,颗粒硬化时间2.5 h,此条件下固定化酶颗粒的酶活力为0.64 U/mg,酶固定化率可达62.5%。固定化酶较游离酶具有更优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且重复使用20次后仍具有55%以上的残余酶活力。固定化酶能够高效定向转化异槲皮素、大豆苷以及淫羊藿次苷I等3种黄酮糖苷,生成活性更强的黄酮苷元槲皮素、大豆苷元和淫羊藿素,其摩尔转化率分别为99.37%、97.21%和97.93%,产率分别为0.776、1.091和0.714 g/(L·h)。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对豆粕异黄酮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庆庆  夏黎明 《化工学报》2007,58(1):136-140
在常规的醇提工艺前用不同微生物来源的纤维素酶对豆粕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发现:细菌纤维素酶能使异黄酮的提取率提高1.4倍,产物以糖苷型异黄酮为主,与直接醇提得到的产物组成相类似;来自黑曲霉的纤维素酶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没有影响,但能将糖苷型异黄酮转化为苷元型异黄酮;里氏木霉纤维素酶能使醇提液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提高1.6倍,并能把以糖苷型为主的异黄酮转化为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苷元型异黄酮。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最适用量为15 FPIU·(g豆粕)-1,酶作用时间为36 h。采用弱极性的大孔树脂精制苷元型异黄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葛根异黄酮酶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岩  张春枝  梁鑫淼 《精细化工》2005,22(5):354-356
为了提高葛根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用黑曲酶Aspergillusnigersp. 0848菌株生成的酶水解葛根异黄酮,去除了葛根异黄酮上的部分糖基使其生成相应的活性较高的甙元。通过HPLC分析,以酶解前后葛根中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的峰面积之比为指标,对酶解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葛根在37℃,pH=5 0,反应时间24h条件下,酶解最为彻底。同时考察了酶解产物的HPLC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中加入适量醋酸可以使酶解产物得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5.
微胶囊固定酶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微球截留固定化和酶催化有机合成技术对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及其催化合成烷基糖苷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出酶同定化最优上艺为:壁材海藻酸钠4.0%、交联剂戊二醛0.2%、凝聚剂CaCl20.10 mol/L、酶用量140加mg.以固定酶为催化剂、葡萄糖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烷基糖苷,确定合成的最佳工艺为:正丁醇20 mL、糖醇比2.0:20(g/mL)、固定酶6 g、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 h.得到的固定酶活力比游离酶高,稳定性好,重复使用3次后仍有较好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纳米纤维,最佳电纺条件为:聚合物浓度0.35g/mL、针尖到接收板距离25cm、电纺液流量250μL/h、电压21kV.该条件下获得了直径约300nm且分布均一的纳米纤维.利用该纳米纤维固定β-D-半乳糖苷酶,固定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4.0,此时酶负载量为(15.1±0.5)mg/g.固定化酶催化2-硝基苯酚-β-D-半乳吡喃糖苷水解反应的米氏常数K_m=2.7mmol/L,略大于游离酶的K_m值(2.2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97.2μmol/(min·mg),为游离酶的47.8%.固定化酶在37℃下重复操作21次后活性损失仅为15%.在连续搅拌式反应器中将固定化酶用于催化乳糖的水解反应,连续使用17d仍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松  丁立  周荣琪 《化工进展》2005,24(2):196-199
采用索式抽提法从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并用HPLC法对大豆异黄酮各组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定性检测出4种异黄酮组分:大豆苷、染料木苷、丙二酰基大豆苷以及丙二酰基染料木苷。测定了各组分在脱脂豆粕中的含量。解决了异黄酮中缺乏标准品的丙二酰基型异黄酮糖苷的定量测定问题,采用水解转化法建立了丙二酰基型异黄酮糖苷的定量测定方法,线性度良好,测量准确,且简便易行。测得河北某油脂厂脱脂豆粕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为3.714mg/g。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非水相介质中以β-葡萄糖苷酶催化逆水解反应合成红景天苷。通过构建有机溶剂/缓冲液反应体系,经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酶法合成红景天苷的条件。结果显示,在乙腈与缓冲液体积比为8∶2的介质中,当酪醇浓度8%、葡萄糖浓度2.5%、pH值5、40℃反应72 h,红景天苷相对于葡萄糖的转化率为16.43%。  相似文献   

9.
利用海藻酸钙凝胶颗粒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确定了固定化条件,并考察了温度、pH值、储存时间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酶活力的影响,测定了酶活回收率.确定的固定化较优条件为:CaCl2 5.0%(质量体积比),海藻酸钠3.0%(质量体积比);固定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1℃、最适pH值为6.3,较游离酶分别提高7℃和0.6;固定化酶的平均酶活回收率为61.69%.此外,酶的储存稳定性能也有所提高,可重复多次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大豆黄素(又名大豆苷元、大豆黄酮,daid-zein),化学名为4',7-二羟基异黄酮,是从大豆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异黄酮活性组分,是大豆异黄酮的一种,属大豆苷类中的游离型的苷元,因豆科植物中的大豆异黄酮大多以糖苷形式存在,故以游离型苷元形式存在的大豆黄素在豆科植物中的含量非常低,大约为0.1%,提取、分离过程都很困难,存在生产成本高、投资较大、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低等问题.大豆黄素及其糖苷的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高效制备红景天苷,采用水相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β-葡萄糖苷酶纳米凝胶作为催化剂,以葡萄糖和酪醇为底物,在非水相体系中通过逆水解合成红景天苷。对酶纳米凝胶的耐受性以及影响合成红景天苷的多种因素如反应体系的有机溶剂种类、含水量、加酶量、pH、温度和底物浓度等作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酶纳米凝胶能够有效增强酶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溶剂耐受性,非常适合β-葡萄糖苷酶逆水解合成红景天苷反应的进行;优化后的合成条件表明以叔丁醇作为有机溶剂,反应体系含水量为5%,加酶量4.0U/m L,体系pH6.0,反应温度60℃,葡萄糖和酪醇的浓度分别为300mmol/L和900mmol/L,经过96h的反应,红景天苷浓度为71.13mmol/L,收率达到23.7%。本研究提供了酶法合成红景天苷更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了负载有-SO3H、-COOH和-OH的氧化石墨烯,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首次以氧化石墨烯为催化剂,对天然产物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在异黄酮糖苷水解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最佳反应温度为105℃,此时3种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转化率分别达到94.3%,92.1%和88.8%,苷元的收率分别达到69.6%、60.6%和58.8%。其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他固体酸催化剂,如沸石HZSM-5和大孔树脂NKA-9,而与0.02 mol.L.1的硫酸相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含LiCl的聚氨酯(PU)纳米纤维,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纤维亲水改性,于其上固定b-D-半乳糖苷酶,提高酶在油水两相介质中催化转糖苷反应的活力. 结果表明,以PU浓度26%(w)的电纺液制备的直径240~300 nm的PU纤维膜在LiCl辅助作用下吸附BSA高达222 mg/g,使纤维膜的水接触角由103.7o降至77.3o. 改性PU膜固定化酶比活力为1.59 U/mg,而未改性PU膜仅为其79.2%. 改性膜固定化酶55℃下的活力半衰期高达游离酶的14倍,在4℃下储存45 d活力仍保持80%,而游离酶活力仅剩余16.3%;改性膜固定化酶重复催化42次转糖苷反应活力仍能保持31%.  相似文献   

14.
杨阳  刘少静  杨光华  赵长琦 《应用化工》2014,(12):2292-2294,2297
建立简单、快速的HPLC法测定蓝花喜盐鸢尾中一种全新异黄酮糖苷——鸢尾甲黄素B 4'-O-β-D-葡萄糖苷。采用HPLC法,Agilent 1260H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 L/min,检测波长为268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该异黄酮糖苷在17.2~172μg/m 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回收率为99.78%(RSD=0.76%)。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蓝花喜盐鸢尾中鸢尾甲黄素B 4'-O-β-D-葡萄糖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催化大豆异黄酮醇解反应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离子液体为酸性催化剂,对天然产物大豆异黄酮糖苷在正丁醇溶剂中的醇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对离子液体的种类及用量、催化反应时间、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采用[BIM]HSO4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用量为0.036 g·mL-1;反应温度为(104±1)℃,反应时间为100 min.在此条件下,三种异黄酮糖苷的转化率均接近100%;另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经3次循环使用,活性未见明显变化.采用浸渍法将离子液体固定化后用于催化醇解反应,结果表明,该固定化离子液体在首次使用时也具有较高催化活性,但稳定性差,难以重复使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固定化离子液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Eudragit L-100(E)为载体,对β-葡萄糖苷酶(CB)进行固定化修饰,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固定化酶活力收率的影响。并使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及荧光光谱对固定化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酶的较佳固定化条件为pH=11.0,w(E)=1%,ρ(CB)=2mg/mL,固定时间60min,沉淀时间30min,固定化温度25℃,固定化酶活力收率为83%。固定化酶溶解度的变化条件为pH5.2时呈可溶性,pH4.5时呈不溶性。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固定化酶重复利用5次后仍保留41%的初始酶活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Trichoderma sp.W2所产的嗜温耐乙醇β-葡萄糖苷酶及耐高温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 NCYC 587,以气爆秸秆为原料进行高温同步糖化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在42℃条件下,接种体积分数10%,底物质量分数15%,发酵pH值为4.8,β-葡萄糖苷酶添加量为30 U/g底物条件下发酵效果最好。NCYC 587能迅速利用预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发酵并积累乙醇,同时能利用部分木糖,但在发酵后期,葡萄糖利用完全后会代谢利用一定量的乙醇,致使发酵过程中乙醇质量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乙醇最高质量浓度达到20.56 g/L,乙醇产率达80.64%。添加嗜温耐乙醇β-葡萄糖苷酶于高温同步糖化发酵能有效解决纤维素酶解发酵过程终端产物抑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纳米纤维,最佳电纺条件为:聚合物浓度0.35 g/mL、针尖到接收板距离25 cm、电纺液流量250 mL/h、电压21 kV. 该条件下获得了直径约300 nm且分布均一的纳米纤维. 利用该纳米纤维固定b-D-半乳糖苷酶,固定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4.0,此时酶负载量为(15.1±0.5) mg/g. 固定化酶催化2-硝基苯酚-b-D-半乳吡喃糖苷水解反应的米氏常数Km=2.7 mmol/L,略大于游离酶的Km值(2.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97.2 mmol/(min×mg),为游离酶的47.8%. 固定化酶在37℃下重复操作21次后活性损失仅为15%. 在连续搅拌式反应器中将固定化酶用于催化乳糖的水解反应,连续使用17 d仍能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以金雀异黄酮为原料,采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以冠醚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叔丁醇钾的存在下与四乙酰溴代葡萄糖反应,以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了金雀异黄酮4’-O-β-D-半乳糖苷和金雀异黄酮4’-O-β-D-葡萄糖苷;并考察了投料次序、碱、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等对糖苷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然产物金雀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药效作用较弱,采用N-芳基三氟乙酰亚胺酯法,用具有很强靶向性的糖分子对其进行结构修饰,选择性地合成了金雀异黄酮4'-O-β-葡萄糖苷和金雀异黄酮4'-O-β-鼠李糖苷。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产物进行了1HNMR和13CNMR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