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广蓄电站无钢衬钢筋砼高压岔管,主管长62.845m,洞径由8m变至3.5m,4个支管.岔管承受的最大静水头610m,最大动水头725m.施工开挖采用常规钻爆法,控制爆破效果良好,炮眼残留率98%,断面优良率93.75%;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良好;岔管高压固结灌浆,最高灌浆压力达6.5MPa.完工后进行充水试验,最高水位为802.2m高程,高压岔管承受的内水压力为597.2m水头,100小时稳压后总渗漏量小于40L/min,结论高压岔管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1号上游输水系统是我国目前水头最高的大直径水工隧洞,一洞三机式布置,承受的最大静水头为680m,充水分7个阶段进行,第1 ̄第5阶段充水速率为10m/h,第6、7阶段各分2个小台阶,充水速度为5m/h。排水分3个阶段,采用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共同监理水道内水压力。由于采取的充排水程序合理、措施得当,充排水试验获得了成功,水道设计、施工、安装质量经受住了初步考验。  相似文献   

3.
广蓄二期工程高压岔管渗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装机120万kW,一洞四机布置,主洞及高压岔管为钢筋混凝土衬砌,承受最大静水头610m。由于位于高压岔管上方兼作排水廊道的地质探洞离岔管过近(只有32m),它们之间的围岩的水力梯度达19m,加上灌浆工艺有缺陷,地质上又存在微张结构,因而在水道首次充水过程中,高压岔管围岩发生局部水力劈裂,地质探洞出现大量漏水,漏水量高达32L/s。经对高压岔管进行化学灌浆封堵和对地质探洞做部分回填封堵以延长渗径、减小水力梯度的处理后,漏水量减小到2.5L/s , 说明这些处理措施得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荒坪工程上游输水系统为斜井,一洞三机,输水道总长与平均发电水头的比值为2.5。6台机组有两个相同的水力单元,中心距为59.54m,承受680m的最大静水头,输水系统全长1435m。尾水部分长245.3~253.8m,为单机单洞,共6条尾水洞。岔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底两次分岔,分岔角度为60°。高压钢管承受最大内压为8.7MPa,近厂房段钢管按明管设计,离厂房边线18m外按埋管设计并考虑钢管、衬砌和围岩三者联合作用。为保证钢衬回填质量,高压钢管均不设加劲环,在回填混凝土和回填浆液中掺适量微膨胀剂,并采用设置排水廊道和钢管外排水等措施降低外水压力。经充水试验观察,高压钢管部位缝隙值小于设计值,外水压力接近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卢兆康 《人民珠江》1994,(1):39-43,46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引水系统的下平洞(洞径8m)、高压岔管承受610m的静水头,岔管主管直径从 8m渐变至 3.5m,均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衬厚 60cm。采用 6.5MPa的高压固结灌浆技术对隧洞围岩进行加固,以提高洞周围岩的整体性及抗渗性。该文着重介绍高压灌浆的数学模型、高压灌浆试验、成果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A厂上游水道高压隧洞内径为8.5 m,最大静水头为624 m,PD值(水头×直径)值达5304Tm,为我国目前最大PD值的高压钢筋混凝土隧洞,其设计采用了透水衬砌理论。对惠州抽水蓄能电站A厂上游水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布置、结构设计、充水试验及处理、监测成果及分析、安全复核等作了介绍。总结分析表明,高压岔管及高压隧洞受力条件良好,处于安全状态;水道渗漏量正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7.
隔河岩电站引水隧洞群洞开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江隔河岩枢纽电站引水隧洞平行河岸布置,断面为圆形,开挖直径11.3 ̄12.5m,衬砌后直径9.5m,洞轴线间距为24m。隧洞开挖时,为保证隧洞开挖过程中的相邻隧洞间保留岩体宽度一般在2倍洞径以上。在论述清江隔河岩引水隧洞群洞开挖方法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隧洞间保留岩体宽度为1倍洞径的条件下相邻隧洞开挖方法,/如采用光面爆炸开挖,喷锚支护等措施,对保证群洞的整体稳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云水电站高水头明流泄洪洞水力学问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云水电站泄洪洞系“龙抬头”式明流隧洞。百年设计洪水位541.80m,对应的下泄量1197m^3/s;二千年校核水位546.30m,对应的下泄量1473m^3/s。泄洪洞布置在大坝左岸,断面为城门洞型,洞轴线与河床中心线交角约45度。洞进出口水位差100余米,洞内最大流速43m/s,高速水流问题十分突出。通过1:40的水工模型试验,对泄洪洞体型、掺气减蚀设备、挑流消能工进行了多种方案的优化,较好地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位较高的引水隧洞开挖易受隧洞周围渗流场影响,存在渗透破坏风险。为研究高地下水位下施工期隧洞渗流场演变规律,以西霞院穿沁隧洞为依托,建立隧洞施工期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隧洞五个主要施工阶段渗流分析。结果表明:各施工阶段隧洞渗流场分布规律合理,检修井施工对原渗流场位势分布影响较大;沁河正常蓄水位下,各施工阶段隧洞渗流稳定满足要求;当水位上升至设计洪水位时,洞身开挖至684m和1257m阶段,最大渗透坡降超过土体允许渗透坡降,施工时应错开沁河高水位时期,并做好渗控措施;沁河正常蓄水位下各施工阶段隧洞渗流量最大单宽流量为2.77m2/d,随水位上升,流量增加明显;隧洞各阶段施工前后,计算区域最大渗透坡降和单宽流量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相似引调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蓄电站高压管道排水系统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高压隧洞、高压岔管及高压引水钢支管的排水系统布置及其充水试验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论证小浪底枢纽孔板泄洪洞充水平压管道的可靠性,对其在上游库水位为252.30m及50m工作水头下的管道振动特性进行了原型观测,通过对原型观测成果的分析研究,得到振动应力在允许值范围内,但振动位移较大的结论,这为今后小浪底水利枢纽孔板洞充水平压管道的改进和安全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熹  柴军瑞 《人民长江》2019,50(1):113-117
针对隧洞开挖施工中常见的隧洞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问题,在分析隧洞涌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有限元渗流计算和达西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秦岭隧洞椒溪河段开挖涌水原因并预测涌水量。研究表明:在涌水发生的初期,涌水集中渗漏通道由断层泥及断层角砾填充,发生的流动为渗流,通过有限差分软件数值计算求得的隧洞开挖初期涌水量与实际隧洞开挖涌水初始阶段的涌水量非常接近;在涌水稳定阶段,涌水集中渗流通道发生类管涌的水力破坏,通过集中渗漏通道流入隧洞内的流量为1 671.55 m3/h,与现场实测隧洞涌水稳定时的最大涌水量1 700 m3/h接近。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水文地质条件类似的隧洞工程涌水量计算。  相似文献   

13.
河南窄口水库泄洪洞原为圆形无压洞,除险加固设计将其改为有压洞,设计最大水头60 m。由于衬砌厚度小、钢筋密集、振捣困难等原因,以致生产性试验段浇筑速度、浇筑质量等很难满足设计要求。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不泌水、均匀、稳定、简单振捣便能密实成型的C40W8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期间通过持续改进浇筑方案,较好解决了混凝土入仓难、振捣难、模板上浮等难题。从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安全监测及充水运行检查情况来看,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泄洪洞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港航运枢纽位于贵港市上游6.5 km处西江郁江河段,船闸设计有效尺度280 m×34 m×5.6 m(长×宽×门槛水深),采用闸墙长廊道多支管分散输水系统形式,设计最大水头14.1 m.通过对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廊道压力、闸室和上下游进出口流态、船舶(队)系缆力的观测,提出了上闸首阀门后廊道高程、闸室三明沟消能等部位的合理布置方案,杜绝了充水过程中的门后检修门井掺气,进一步均匀闸室内横向水流分配,使得设计船(队)舶的泊稳条件更好地满足规范要求.研究表明采用闸墙长廊道多支管输水型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赵永涛 《人民长江》2016,47(24):93-97
龙背湾水电站2号机组充水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发电引水洞、压力钢管、蝶阀等发电引水系统及机组蜗壳等各部件有无渗漏和异常,其内部应力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依据审查批准的充水试验方案,在完成充水前工程形象面貌、引水系统、设备状态的检查确认后,依次开展了尾水渠充水、技术供水系统调试、尾水管充水、引水系统充水、机组蜗壳充水及其充水过程的监测等试验。针对试验中遇到的充水阀卡阻、蝶阀异响、试验水头下降、局部渗漏水等问题和异常情况,结合监测和试验资料对产生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限制充水阀的最大开度、中止第二阶段充水保压试验和排水进洞检查、调整阀门液压系统以使阀芯关闭紧密以及优化充水方案和加密观测等措施,保证了试验顺利和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6.
龙马水电站导流洞渐变段由于施工条件限制,结合施工工期、工程结构安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调整渐变段结构体型,由原浅埋式优化为明洞。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按期投产创造了条件,工程经济效益明显。2007年3月导流洞下闸封堵期间,在93m外水水头直接作用下,渐变段结构安全可靠,没有出现结构破坏和渗漏情况。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引水-尾水管道系统水力过渡过程模型试验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巨江  刘菁  诸亮  刘少斌 《水利学报》2005,36(10):1165-1170
本文针对拉西瓦水电站引/尾水管道系统,修建了一个大比尺(1/50)且部分正态、部分变态的物理模型,并通过调频电机改变导叶启闭时间,观测了机组增甩负荷时压力管道内的水流流态、水头损失、调压室涌浪及涡壳进口处的水锤压力过程线。利用模型试验实测资料,率定出调压室阻抗孔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使数值计算得到的调压室涌浪、引,尾水管道水锤压力及其过程线与模型试验吻合良好。再用数值计算弥补物理模型不能回答尾水管进口最大真空度以及模拟非线性关闭的缺陷,提出了物理模型设计可放弃弹性相似准则的结论。使模型材料不受限制。计算在缺乏水轮机特性曲线的条件下,数值求解转动方程也可得到机组最大转速及其过程线。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工程防渗措施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水力发电》2004,30(9):64-65
小浪底工程下闸蓄水后部分排水洞出现了渗漏水现象,建设单位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渗措施。结合渗漏水观测资料分析认为,这些综合防渗措施在库水位240m以下时是有效的;在排水量较大的排水孔孔口安装控制阀门并安装压力表以观测孔内水压力的变化对减少排水洞内渗水量也是一种有益尝试。同时,结合渗水变化情况,对左岸以厂房安全为中心的防渗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安桥工程利用1号导流洞单洞分流下进行大江截流,截流流量为829 m3/s,龙口最大落差4.72 m,最大流速达7.15 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试验各种工况的试验成果基础上,结合截流的现场地形条件、分流特点、截流填筑材料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后确定了上、下游土石围堰一次断流、右岸2条导流洞全年导流和60 m宽戗堤右岸单向进占立堵的截流方案,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