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水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命脉。水是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和经济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体系的重要内容,人水和谐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面。而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河流是环境友好的“晴雨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要实现人水和谐。水利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水利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完善水利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目标,促进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河流是环境友好的"晴雨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之一是实现人水和谐.水利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水利的支撑与保障.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水利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完善水利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目标,促进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韩雷 《水利天地》2007,(11):27-27
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每个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我们水利工作者来说,实现人水和谐是我们的基本任务。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国提倡和谐社会,水利行业提倡人水和谐的时候,我们开始反思  相似文献   

5.
卷首     
依棠 《中国水利》2007,(19):I0009-I0009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人与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华夏几千年文明与治水实践密不可分。在我国几千年的治水历程中兴建的众多水利工程,以追求工程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为目标,成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动力。许多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水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友好。自古以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向往的生存境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既有“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也有“天人合一”的深邃理论。在古人看来,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卷首     
“着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和谐社会不可缺少人与水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应该有哪些作为?汪恕诚部长日前指出,要在坚持不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和管理、水资源配置等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流域人水和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水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水系统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人水系统协调三方面。本文以人水和谐评价三准则(即健康、发展、协调)来分析塔里木河流域人水系统的和谐关系,指出存在的问题,即塔里木河流域生态遭到破坏、干流水质稍差、利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保障及水能开发不足。塔里木河流域必须从流域角度全方位系统着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9.
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中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相拥、相惜和相爱,说到底是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作为改造自然的核心力量,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现代生态环境问题所具有的综合性的特点告诉我们,人类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再也不能采用机械的分析方法了,而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考虑。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水是自然资源之一,人水和谐寓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之中,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人水和谐"建设。我区自2002年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却日趋严重,城乡水环境保护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1.
祁正卫 《中国水利》2007,(16):55-57
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发展,到近代工业革命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重视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指明人水关系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并对调整人水关系、实现人水和谐阐述了5个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论人水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控制因子,又是生命元素、文明源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流域管理机构,确立人水和谐的理念,开创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新局面,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河流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着眼于人与河流关系演化历史,提出了幸福河的内涵要义和主要特征。幸福河是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时河流所处的状态,通过建立稳定的河流系统,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供给;幸福河具有人民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和谐社会体系。人水和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因素,水利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控制性生态要素,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  相似文献   

15.
新疆可持续发展中人水和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陆干旱地区,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并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的和谐上。从历史与现实中的人水和谐问题以及未来发展中的人水和谐目标入手,分析了当前人水和谐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水和谐的对策与措施。并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水的和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人水和谐是多目标的、相对的、是动态发展的。当各业和生态环境用水总量成为刚性约束条件时,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新的人水和谐目标。  相似文献   

16.
声音/数字     
声音"让老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的人在社区里都能各得其所;让人与自然、景观环境能实现和谐相处;让人们在享受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能够在精神上感到愉悦、幸福,这就是和谐人居。"——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陈世民认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需要打好和谐的基础,建设好一个个的和谐社区,形成新的和谐人居文化。  相似文献   

17.
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将水利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转换为和谐因素,做到人与水和谐相处。论述人水和谐,从而实现和谐办水利。  相似文献   

18.
王羊宝  王铭 《水利天地》2006,(11):14-17
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科学治水实践的更高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确立人水和谐理念,积极调整治水思路,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大做水文章,培育水文化,使一座充满现代文化气息、饱含水韵灵气的苏中水城在江淮大地上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友好.自古以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向往的生存境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既有"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也有"天人合一"的深邃理论.在古人看来,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第一要位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做到"制天命而用之",即一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一方面也要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使人和自然始终处在动态的和谐中.  相似文献   

20.
张芝英 《治淮》2007,(5):43-4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许多城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农村部分地区饮水困难。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应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综合保障措施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