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河流是环境友好的“晴雨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要实现人水和谐。水利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水利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完善水利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目标,促进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河流是环境友好的"晴雨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之一是实现人水和谐.水利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水利的支撑与保障.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水利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加快完善水利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目标,促进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和谐社会体系。人水和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因素,水利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内容。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控制性生态要素,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  相似文献   

4.
于睿 《山东水利》2009,(1):21-23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入水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日前,围绕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将青岛推向人水和谐发展新阶段.结合2008~2009年两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将水利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转换为和谐因素,做到人与水和谐相处。论述人水和谐,从而实现和谐办水利。  相似文献   

6.
卷首     
“着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和谐社会不可缺少人与水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应该有哪些作为?汪恕诚部长日前指出,要在坚持不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和管理、水资源配置等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  相似文献   

7.
发展水利旅游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价值的体现、是促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途径、是提升国民水商品意识、水忧患意识、节水意识有效方式的论述,说明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发展水利旅游事业,是采取生态措施实现治水事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促进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说明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律,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与水和谐相处,有意识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就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韩雷 《水利天地》2007,(11):27-27
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每个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我们水利工作者来说,实现人水和谐是我们的基本任务。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国提倡和谐社会,水利行业提倡人水和谐的时候,我们开始反思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3月,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引起水利水电界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水的认识逐步转变。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汪部长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人们对正确处理中国水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更深的认识。2004年4月8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论大坝与生态”的学术报告。汪部长的报告就新形势下治水事业.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提出了看法,并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本刊分两期摘要刊登汪部长的这次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水是自然资源之一,人水和谐寓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之中,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人水和谐"建设。我区自2002年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却日趋严重,城乡水环境保护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1.
卷首     
采田 《中国水利》2006,(11):I0001-I0001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以“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再论资源水利。他在讲话中进一步梳理了资源水利的框架体系,系统阐述了水资源现代管理的丰富内涵和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虽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古代所不能企及的,但人们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却远远没有完结,因为每前进一步,回望历史,总会有新的理解和发现。以史为镜,鉴往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水问题,正是在总结历史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党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水利人必须破解的命题。2006年12月1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成立7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会上,水利部汪恕诚部长以“水利发展与历史观”为题发表讲话,一些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本刊特别选登其中的几篇报告,相信这些报告有助于启发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2011,(14):68-68
近年.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生态发展新路子。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统筹实现水利风景区多重作用价值。丰富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体现人文理念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也是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4.
王羊宝  王铭 《水利天地》2006,(11):14-17
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科学治水实践的更高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确立人水和谐理念,积极调整治水思路,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大做水文章,培育水文化,使一座充满现代文化气息、饱含水韵灵气的苏中水城在江淮大地上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水利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水利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指导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建立人水和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从树立新的治水观念、恢复水文动态、资源水利、节约用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达到人与水和谐相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努力实现以人为本、人水相谐、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水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先进性进程中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根据生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更加提倡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既符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又满足了人类对水的各种需求。文章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水利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满足现代人对控水、用水的需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卷首     
依棠 《中国水利》2007,(19):I0009-I0009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人与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华夏几千年文明与治水实践密不可分。在我国几千年的治水历程中兴建的众多水利工程,以追求工程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为目标,成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动力。许多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水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0.
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江苏治水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水利大省.实现人水和谐,更好地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