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东莞市区域概况及水汽来源,选取了市内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较长的11个降水量站点资料,分析了东莞市降水的地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东莞市降水地区分布相差较小,降水年际变化频繁急剧,年内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盘锦地区50年降水系列资料,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年际间波动及多年变化等方面对盘锦地区降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流域降水特征及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流域暴雨洪水成因及水资源年际、年内分配情况。利用流域内降水代表站历年降水资料,分别从流域降水量的地域分布、年际、年内变化情况等方面,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流域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经统计分析,流域年降水量地域分布差异显著,年际、年内分配相差悬殊,年降水量近年呈...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唐白河水系1956~2000年同步系列降水资料,从影响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等方面对该区域降水特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暴雨洪水等水文要素。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东江流域概况及水汽来源,选取了流域内有代表性、资料连续一致的14个站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流域降水的地区分布、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江枯季降水径流的空间变化、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规律以及降水径流相关关系等分析,探索了北江枯水期降水径流分布特点及地区差异,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影响枯季径流的因素,为实现枯季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口前水文站1956-2010年,共计55年实测降水资料进行降水量年内分配、年际变化、降水量特征值、周期性、降水量p-Ⅲ型分析计算,对其年降水量变化特性加以分析,结论为:该地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相似文献   

8.
西宁市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颖华  张鑫 《人民黄河》2012,(10):80-82
利用西宁市内4个雨量站1960—200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当地降水量年内分配、年代际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宁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年代际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春夏两季降水偏多,秋冬两季降水偏少,未来10 a降水量有缓慢增加趋势。利用西宁市及周边地区1960—2005年11个雨量站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反距离插值法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插值精确度,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更适合用于西宁市年降水量的空间插值;西宁市降水呈明显地带性分布规律,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由北向南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
雅砻江甘孜以上区域水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海  张志红  高治定  刘刚 《人民黄河》2000,22(2):11-13,22
雅砻江甘孜以上河段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主要调水河段之一。针对该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的特点,对降水暴雨的气象成因,地区分布,年内和年际分配,产汇流特性(包括融雪径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和洪水的特性及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对泥沙的冰情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1955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河龙区间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区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并且还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榆林市及其周边的109个雨量站1976-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经验正交函数(EOF)、小波分析,并结合Arcgis10.1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榆林市降水量35年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年降水主要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各站点35年的年、汛期、枯季降水量趋势变化增减不一,年降水量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榆林市大致存在两种主要降水型:总体一致型和东北-西南走向型,其中,东北-西南降水型是榆林市的典型降水类型,这主要是由地形条件和气候因子决定的。时间系数表征了该空间型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时间系数的波动来看,年、汛期、枯季降水量年际震荡比较显著。通过小波分析揭示了降水空间结构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年降水、汛期降水的周期变化显著,不仅存在6~7a的短周期高频变化,还存在20a以上的长周期低频变化特征,枯季降水则只存在一种周期变化。这种周期变化特征可能与东亚季风的周期变化规律有关,也符合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降水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降水是地表水资源的补给源。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取决于水汽来源、天气系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条件。以刊印的辽宁省水文年鉴降水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和分析,对抚顺市降水量的区域分布特点、年内及年际间的变化规律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阐述,为全市地表水资源量的统计计算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锦州市1950—2010年的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5年滑动平均及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锦州市60多年来降水量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锦州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6%—86.8%;其中最大月(7月、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1.3%—53.5%;年降水量波动较大,极值比在2.82—3.81之间;年降水量总体趋势下降,但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南京市六合区降水量的统计分析,验证了六合区年降水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雨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5~9月降水量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64.8%,年雨量从1980年以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生大雨、暴雨的年均次数均有所增加.六合区降水量地区分布特性显著,即雨量分布从南向北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金沙江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根据该流域28个雨量站1971~2011年月降水量资料,应用基于ArcGIS平台的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了流域年和四季的平均降水量;使用基于ArcGIS平台的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分析了降水量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变化情况;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法、Kendall秩次相关法以及降水集度法,分析了年和四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年内分配情况;通过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降水量的突变性;采用小波分析法对年和四季降水量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显示:金沙江流域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年、春季、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年内分配呈季节性变化;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水量突变开始的时间分别为1999,1979年和2001年;年及四季降水量变化周期为5~22 a。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宁波市白溪水库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衡量入库流量的年内分配情况,通过极值比、变差系数、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探究白溪水库降雨量、入库流量/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运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有序聚类检验探究径流量的可能突变年份,根据Morlet小波函数分析径流量的周期性。研究结果表明:受梅汛、台汛影响,白溪水库月入库流量呈双峰型曲线;降雨量的极值比、变差系数比入库流量的小,各阶段降雨量和入库流量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白溪水库年径流量呈略微增长趋势,其变化率为0.0 035亿m~3/a;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4亿m~3,近10 a平均径流量为2.68亿m~3;白溪水库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71年,且存在着21,10,4 a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宝鸡气象站1961年-2015年降水实测数据,利用线性拟合、模比系数积差曲线、Mann-Kendall检验法、云模型和滑动平均-马尔可夫模型对该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和降水量预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地区年降水量、丰水期和枯水期降水量的线性变化率分别为-11.9mm/(10a)、2.6mm/(10a)和-14.5mm/(10a),且枯水期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显著。宝鸡地区年际与年内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性为全年丰水期枯水期;降水量不均匀性的稳定程度为丰水期全年枯水期。丰、枯期滑动平均降水量预测值的总和较年尺度的预测值更为准确,且2016年-2020年的年降水量预测值分别为613.1mm、727.0mm、632.0mm、457.2mm和876.7mm。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旱涝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66-2012年鸡心石水库雨量站的实测降雨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差积曲线法等统计方法分析总结鸡心石水库的降雨变化规律:水库降雨量年内、年际变化较大;降雨量年际变化呈现丰、枯交替的周期变化;枯水期降雨量总体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枯水期降雨量比重偏少,年内干湿变化更加分明。  相似文献   

19.
金沟河径流与洪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金沟河出山口一带1955~2008年的观测资料,对金沟河流域的径流与洪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认为:流域内的冰川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源,影响径流年际、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在6-8月,径流过程略滞后于气温和降水过程。金沟河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16.3倍;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径流系列的年际变差系数Cv值为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