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历史上黄河决溢频繁,是一条著名的害河,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决溢、改道影响的范围,北经海河到天津入海,南经淮河入长江,波及冀、鲁、豫、苏、皖五省约计25万km~2。古往今来,治理黄河的方略甚多,众说纷  相似文献   

2.
把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流域平均植被覆盖指数作为黄河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的影响〉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流域年降水量的影响。要保证一定的黄河入海泥沙通量,除了现在已开展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外,还要对黄河的引水量加以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12世纪前,淮河曾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12世纪,黄河频繁泛滥,干流夺淮入海长达700余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又回归北流,但黄河携带的泥沙已将千里长淮下游河道抬高,淮河丧失了入海排泄的通道。每逢汛期,淮河来水入海困难,在洪泽湖及里下河一带滞蓄、泛滥,水旱灾害频仍。因此,疏浚淮河入海通道、根治淮河水患是淮河治理的重中之重。为整治淮河,近  相似文献   

4.
垦利县成陆晚,存在黄河尾闾摆动、水土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生态环境较脆弱。而近年来黄河经常性断流和长期小流量控制运行,致使淡水资源紧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垦利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方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1自然地理概况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国家和山东省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重点区之一。垦利县原为黄河淤积退海而形成的荒原。由于黄河自黄土高原携带的入海泥沙有2/3堆积在三角洲,致使黄河尾闾遵循淤积—延伸—抬高—摆…  相似文献   

5.
黄河入海淡水对海洋生态调控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8年调查发现,2014年和2015年春季入海淡水量增加使得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密度得到数倍提升;随着2016年春季入海水量减少,鱼卵、仔稚鱼密度相应减少;2017年春季水量是2016年的2倍多,鱼卵密度回升至2016年的2倍;2018年黄河实施水资源生态调度,春季入海水量增大为2016年的5倍,鱼卵密度增大为2016年的3倍。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水量与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构成了密切响应关系,黄河入海冲淡水在余流作用下长期向莱州湾汇集,形成了整个黄河口莱州湾低盐产卵场与栖息地环境,由此提出了基于"陆海联动、陆海统筹"的黄河水资源生态调度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6.
南水地调的一个替代方案──黄河中游水土保持1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具有与南水北调相当的水资源效益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之所以具有水资源效益,是因为,为把大量泥沙输送入海,每年约需220~240亿m3的水。一旦完成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程,来沙减少90%以上,每年就...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前,黄河年携带10.03亿t泥沙入海,为淤积塑造黄河三角洲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后,黄河入海泥沙锐减,有时甚至断流干涸,造成海岸蚀退。同时,由于海水沿河上溯、风暴潮和人为提取海水上陆影响,海水入侵现象加重。海岸蚀退和海水入侵使国土资源流失、土地碱化、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分析海岸蚀退和海水入侵成因,提出加强监测、科学调度黄河泥沙入海和修建防治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大量实测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不同粒径泥沙的冲淤调整、输送入海的能力及挟能力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基于河流动力学的黄河"粗泥沙"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从描述泥沙运动特性和异质粒子与紊流跟随性2个角度,分别对黄河"粗泥沙"的理论界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下游粒径大于或等于0.075 mm 的泥沙多难以被水流直接输送入海,粒径小于0.075 mm 的颗粒则易在水流中悬浮入海,因此,黄河中游划分粗细沙的临界粒径应该为0.075 mm.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近海生态系统与入海径流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对多年来黄河河口近海水质生态环境因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海域渔业资源变化状况与入海径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口入海水量与河口水化学成分和生物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黄河入海径流量是河口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尽管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入海径流量有所增加,但生物状况没有明显改善,与20世纪70—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入海径流量还是偏小。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治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黄河水沙条件的不利变化,黄河下游出现了小水大灾和长期断流,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经验的局限性表现得更为突出。从黄河下游河道输沙,防洪和水资源充分利用出发,小浪底水库应采取泥沙多年调节的运用方式,枯水,平水年蓄水拦沙运用,丰水年洪水期集中泄空冲刷产生讷和洪水,塑造窄深河槽,改造高村以上宽浅河道,利用窄深河槽输送较高含沙洪水入,,经多方案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表明上述方案减淤效益显著,并可大量节省输  相似文献   

12.
1946年以来,关于黄河下游根治的认识,首先经过“治本靠拦沙”到“下游也有治本任务”的重大转变,然后,是对“下游也有治本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证.“黄河下游也有治本任务”的论证具有高度的科学性.重点对围绕“下游也有治本任务”的研究作了梳理总结,主要进展为,多来多排现象的发现、“小水挟沙”的不利影响和对洪水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山东河道的输沙潜力及窄深河槽排洪输沙能力的论证、泥沙多年调节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水库水沙调节优化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将下游高村以上宽河道整治成窄深河槽,使整个下游形成一个输沙通道输沙人海.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黄河的水沙量及其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潼关水文站水量和输沙量大幅下降,已由1919~1959年期间的平均水量426亿m3/年、输沙量16亿t/年下降到2000~2012年的231亿m3/年和2.76亿t/年,随着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持续开展,预计未来50~100年潼关站年平均水量和输沙量将逐步稳定在210亿m3/年左右和3亿t/年左右。水沙变化关系到治黄方略的制定,关系到黄河的长治久安。为了顺应黄河水沙的变化,确保黄河防洪安全,实现下游河道不改道、河床不抬高的治理目标,本文提出了新的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总体思路是:改造河道、解放滩区。具体措施包括:稳定主槽、缩窄河道、完建堤防、治理悬河、滩区分类。建议深入研究下游河道改造的方案与河道缩窄的可行性及其影响,为黄河下游河道改造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花园口92.8洪水属于含沙量中等偏高的高含沙水流,洪峰也只是常遇流量级(6260m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与防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金池 《泥沙研究》2001,31(4):7-11
河道的形态是在一定边界条件下来水来沙过程长期塑造的结果,通过定性分析探讨了河道滩槽结构形成的机理,证明了天然河流中滩槽稳定结构是洪水与枯水长期作用的动态平衡结果,来水来沙条件的趋势性改变将导致滩槽结构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出现无明显主槽的局面,一些季节性河流的例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推论,从黄河下游这些年河床变化的特征分析,如不能有效改变长期断流和主槽泥沙淤积状况,大堤约束较小的河南河段也有向无明显主槽的完全游荡性河流变化的趋势,顺堤行洪,大堤偎水的频率将大大增加,从防洪减灾角度出发,提出了黄河下游今后河道治理可能主要在于来水来源的合理调度,河道河势控制工程的管理和滩区防洪减灾软环境的建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基本特性与输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研究和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多属于两相非均质流,与一般含沙水流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的结论。采用达西阻力公式形式,给出了适用于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的悬移运动阻力坡降及推移运动阻力坡降计算方法。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经常处于不平衡输沙状态,这种不平衡输沙条件下的河段排沙比大小不能反映平衡输沙条件下的河段输沙能力。因此,探讨了河段纵坡J、横断面参数M及泥沙粗细组成对输沙能力的影响,给出了以河道形态参数表达的河道输沙能力关系。分别以花园口河段和艾山河段为代表分析了黄河下游上、下河段输沙能力大小的沿程变化,发现相同流量下,上段河道输沙能力为下段河道的1.3~1.4倍。本文成果对研究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处理对策及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效果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黄河下游实测流量过程等水文资料为基础 ,从流域系统的角度出发 ,以洪水作为联系流域系统各子系统耦合关系的指标 ,揭示了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洪水前后河床横断面形态变化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上少沙来源区洪水使河床形态变宽浅为主 ,变宽浅主要由于主槽淤积所造成 ;下少沙来源区洪水使河床宽深比以变窄深为主 ,主要由于主槽冲刷所造成 ;多沙粗沙来源区洪水造成河床宽深比减小 ,主要由于高含沙洪水淤滩刷槽所造成 ;多沙细沙来源区的洪水后宽深比变化不大 ,仅略减小 ,也存在淤滩刷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防洪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实测资料、室内河工模型试验及效学模型计算结果整理,从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河道过洪能力、洪水演进、滩地滞洪时间及近几年洪水灾情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形势,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宽滩河段具有重要的滞洪沉沙作用,为了维护黄河下游河槽均衡稳定,治理"二级悬河",合理利用泥沙资源,开展了黄河下游宽滩河段泥沙均衡配置研究。提出了黄河下游宽滩河段泥沙均衡配置方法,通过黄河下游宽滩河段泥沙配置层次分析,确定泥沙配置目标和评价指标,分析了黄河下游宽滩河段泥沙均衡配置的配置方式、配置单元和配置能力,并建立了黄河下游宽滩河段泥沙均衡配置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的来沙量大幅减少,为了维护黄河下游河槽均衡稳定、治理"二级悬河",合理利用泥沙资源,开展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研究。采用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数学模型,按照新水沙条件和配置模式,计算了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来水来沙条件对泥沙配置状况的影响较大,一般年来水量约260亿m3条件下,如果年来沙量少于4亿t左右,黄河下游河槽不淤积萎缩,修建防护堤对增大平滩流量有一定作用,滩区放淤可以改善泥沙分布状况。通过对各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提出了建议方案及不同配置方式的泥沙配置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