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立焘  于涛 《铜业工程》2023,(2):131-135
针对金属矿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段通风系统设计和管理中的采场风量分布不均、辅扇风机设置不当等问题,借助Ventsim软件构建中段通风模型来分析中段通风风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风机设置在一侧时,中段两端位置采场分配风量较多,中部位置采场分配风量少。同时,对建立的中段通风模型进行风窗设置方案对比,发现风窗设置数量越多,风量可调控范围越大,且在两端分别设置较仅在靠近集中回风段设置效果更好。当在07#, 06#和01#采场回风端分别设置风窗,且风窗面积呈一定增大关系时基本可保证模型中各采场分配风量符合要求。以大尹格庄金矿为例,在构建通风系统整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模拟功能,对2号矿体-676 m中段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作业地点的风量合格率由25%提高到100%。  相似文献   

2.
针对滥泥坪铜矿老矿山通风难题,采用抽压结合、分区通风的方式,运用"单元回风主扇+中段调控辅扇+采场回风辅扇"三级调控模式,有效解决矿井进风、回风难题和各采场的分风问题,达到了了控制分风、按需分风和合理供风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铜绿山铜铁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现场测定、评价、网络分析、工程改造和再测定,再评价的研究实践,根据铜绿山的开拓系统状况,通风系统采用上下盘多井中央进风、两翼对角抽、压风;阶段通风网络采用两翼平行双薛双上下行通风。这种通风方式强化了系统的排烟,排尘效果,使各中段和采场自然分风比较均匀,各中段污风串联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减少了控风构筑物。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扁平硐室粉尘浓度高的问题,获取通风除尘设计的合理参数,依据扁平硐室的通风机理,结合气固两相流的质量和动量方程,建立了扁平硐室的实验模型,并对粉尘的分布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硐室平均风速、硐室面壁的洒水范围以及硐室的采场宽度是影响扁平硐室粉尘浓度分布的3个主要因素。在通风除尘设计中,最优排尘风速以3 m/s最合适;对爆破点周围0.45 m范围内的面壁进行洒水可以提高除尘效果;同时,当采场宽度大于0.85 m时,工作面风流很微弱,粉尘浓度上升为1 320 mg/m~3。  相似文献   

5.
申燕元 《黄金》2022,(6):40-44
井下通风系统作为矿山八大系统之一,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而风机选型则是决定通风系统运行是否流畅的关键所在。针对甘肃某铅锌矿井下采空区较多,采场与开拓工程设置集中的生产特点,设计将原有的“两翼进风、中央回风”改为“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采用Ventsim仿真软件建立矿山三维通风模型,根据不同生产中段、生产采场求解不同时期的通风阻力,从而为风机选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彝良某矿山目前采用的采矿方法为盘区机械化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对围岩和地表形成有效保护,井下各采场主要以局扇通风为主,大部分工作面为独头巷道。由于膏体凝固过程自身发热及作业面产生的炮烟、粉尘及设备散热,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排入主回风系统,部分污风在采场内循环及扩散,使采场内温度较高,作业环境较差。随着矿山井下开采范围的扩大、开采深度的向下推移以及产能扩大后矿井需风量的变化,采场现有局部通风及其设施已不能满足生产通风的要求。本文对采场通风技术进行了研究,应用采场内预留回风井与主回风系统及主充填管线进行有效对接,使采场内通风满足规范要求,作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露天矿边坡钻机穿孔作业粉尘质量浓度超标的现状,依据气固两相流动及梯度输送理论,对粉尘在风流中运动、扩散及沉降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粉尘在空气中的运动、扩散及沉降方程.以某铁矿S03#采场为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对边坡钻机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内粉尘质量浓度沿测点线方向先急剧上升,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至一个较小值,后逐步缓慢下降;穿孔开始后,粉尘质量浓度随时间推移逐步升高,至一定值时保持恒定.当采场风速为3.5 m·s-1、供气压力为1 MPa、钻孔深度为12 m及钻具转速为84 r·min-1时,粉尘质量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正>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和下垅钨矿共同承担的“井下采场通风防尘”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最近获得了成功。经现场检测,平均粉尘浓度由原来的每立方米4.6毫克下降到1.28毫克,粉尘浓度合格率由原来的15.4%提高到92.3%,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这个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浅孔留矿法采场中,由于普遍采用YSP—45型上向式凿岩机、产尘量大、岩浆飞溅和雾化严重这一情况,在完善原有以风、水为主的常规防尘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有关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评价等级。结果表明:云南某煤矿的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综合评价为基本合格,可以继续生产;但应该提高用风地点风量供需比、降低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加强监测通风系统的各监测指标,提高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文章主要针对雅满苏井下矿各水平中段之间污风串联等问题,提出新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改造实施后明显改善了井下通风条件,有效解决了井下现有的通风系统问题,为井下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各作业的粉尘浓度及分布;不同工艺的粉尘浓度与分布;全年各月粉尘浓度、历年粉尘浓度的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其差异性,提出了降尘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罗志华  代涵  陈新 《黄金》2024,(2):14-20
为改善凡口铅锌矿深井通风条件,对深部通风系统进行了风量、风阻的测定与需风量的计算,深部通风系统总进风量为330.38 m3/s,总回风量为345.95 m3/s;矿井深部总风阻为0.012 3 N·s2/m8。为解决其深部各中段及各工作面之间风量分配不合理、通风线路长且阻力大的问题,提出了4种优化方案并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深部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应选择“增加进、回风措施井+设置多级机站”的方案,既能够实现不同中段、采场风流的按需分配,也能够增加进入各个中段及分段采场的风量,适应未来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矿山矿井通风系统调查与测定,并评价其通风效果,得出该矿通风系统存在:有效风量率偏低,并下风流内部短路漏风严重,采场通风条件差,主扇装置效率偏低,部分区域污风循环等问题.经对该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改造后,明显改善了井下通风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井下现有的通风系统问题,为井下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某锰矿一期开采-170~-250 m中段矿体厚度小于1.8 m的矿段为工程背景,研究以倾斜分条房柱采矿法回采矿体时采场的地压分布及采场稳定性问题。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模拟矿体的开采过程,并分析矿体开采后采场的应力分布及塑性区分布。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地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有色设备》2009,(5):58-59
潜孔钻是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露天采矿的主要钻孔设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各露天采矿区投用。30多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各类新型号的潜孔钻不断出现在矿区采场,潜孔钻操作的机械化程度、作业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但干式除尘的作业方法却一直沿用至今,潜孔钻扬尘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每当钻孔作业时,会从收尘箱排风口喷出细小粉尘颗粒,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头戴防尘帽、口戴防尘口罩方能工作,整个采场的作业环境恶劣。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钨业》2017,(5):32-36
基于某矿的开采现状,根据采场顶板围岩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得出不同开采深度条件下的矿房宽度,根据覆载下充填体人工矿柱的力学分布特征,综合考虑采场与矿柱的几何特征、力学性质、原岩应力场的变化等因素得出各中段合理矿柱宽度,并借助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分析人工矿柱结构参数对房柱法采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出合理的人工矿柱合理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脉冲电旋风除尘器研究的基础上,对直筒式脉冲电旋风除尘器内的颗粒浓度场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在一定入口风速、工作电压、入口粉尘浓度下除尘器内颗粒浓度分布规律及实测回归方程;进行不同供电方式下除尘器内颗粒浓度分布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脉冲供电可有效地降低除尘器内粉尘浓度,使除尘器内粉尘浓度分布趋向均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武山铜矿南矿带通风系统存在采场风压相差大,风量分配不均,污风串联严重,主扇运行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由现行的单翼对角式通风系统改造为适合南矿带矿体分布特点的间隔对角式通风系统的改造方案,并对主扇进行了选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成国内首个井下无人采矿示范区,在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选取-630 m中段至-645 m中段作为试验采场。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结合矿床地质、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基础资料以及无人采矿设备的应用,提出采用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场方法的各个开采中段与主斜坡道相通,设备可在各个中段之间按照开采计划进行调度;中段通过辅助斜坡道与各个分段相通,保证设备在生产中段内部的作业调度;各分段均布置采场联络巷与矿体连通,方便设备进入矿体进行凿岩、爆破、铲运等作业,有利于无人机械设备在各个地点通行作业。采矿过程涵盖了“掘—采—运—充—辅助”各工艺环节的连续无人作业过程,能够有效保障多类型无人开采装备安全、高效和连续化生产、运行,在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同时,提高矿山生产能力,对我国未来矿业智能化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获取通风除尘设计的合理参数,以西石门铁矿提升车间系统40#皮带运输平巷为研究背景,依据气固两相流理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对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的粉尘质量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运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对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模拟是可行的.在通风除尘设计中,当巷道风速为3 m·s-1时,排尘效果最好,粉尘质量浓度整体保持在3 mg·m-3以下;皮带运输速度为2.5 m·s-1时粉尘质量浓度较低;定期进行壁面洒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