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素琼  蔡开科 《炼钢》1994,10(4):30-35
应用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以目标表面温度控制为指导,建立板坯连铸机二冷配水计算模型,比较了二冷区三种实时控制模式,指出浇注温度前馈的表面温度反馈控制更有利于稳定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和改善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2.
板坯动态二冷增量型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猛  王叶婷  徐磊  沈厚发 《钢铁》2011,46(1):34-38
为解决连铸拉速工况变化时因使用一级水表配水控制所引起的铸坯表面温度波动的问题,建立了考虑铸坯纵向导热的板坯传热瞬态模型.通过Gleeble试验获得钢的热塑性,制定了铸坯的目标温度.采用增量型PID控制方法开发了动态二冷控制软件Visual Cast.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一级水表相比,当拉速发生变化时VisualCast能...  相似文献   

3.
在线板坯表面温度测量装置最近日本神户公司加古川厂研制出在苛刻条件下测量连铸中板坯表面温度的装置。该装置由安装在机架上的温度检测部分和保持视界清洁的防护罩及操作室内计算机构成。板坯发出的红外线聚光到温度检测用摄像机上,通过MOS型二极管陈列转换成电信号...  相似文献   

4.
郝忠 《冶金设备》2012,(Z1):136-139
在坯龄模型基础上,根据计算出的铸坯表面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进行优化调节水量。设计了宣钢150t1#方坯连铸机二冷动态配水模型,实现了铸坯表面温度自适应控制。该模型使二次冷却更加均匀,减少了铸坯表面回温,以便达到控制铸坯组织和内部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芳  张炯明  魏小东 《冶金丛刊》2010,(6):10-12,18
建立了小方坯连铸凝固传热过程的二维非稳态数学模型,采取坯龄模型实现了动态配水。对二冷水计算模型计算的动态配水和静态配水进行比较得出拉速变化时动态水量变化较缓和,从而保证铸坯表面温度不发生大的波动。比较目标温度与模型计算的温度,模型计算温度始终在目标温度的周围变动。  相似文献   

6.
以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板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连铸坯的温度场及其坯壳厚度以及二冷各段的回温,同时通过凝固坯壳射钉测厚对模型进行校正。采用离线计算在线控制的二冷动态配水模式,在传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建立拉速、过热度和冷却水量的关系。经过实际应用验证了配水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峰  张炯明 《中国冶金》2008,18(3):11-11
建立了板坯凝固数学模型且采取坯龄模型实现动态配水;通过模拟拉速的变化,说明了用于校正有效拉速的速度权重,以及根据目标温度来校正冷却水对坯龄模型的必要性;编制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配水系统软件并应用于现场;评价了动态配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耦合多元合金两相区凝固模型的板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和恒间距切片单元跟踪方法,开发了CISDI板坯连铸动态二冷配水软件平台,其中内嵌二冷分区有效拉速和目标表面温度曲线两种控制模式,前者充分考虑了铸坯的冷却历史,后者则关注对铸坯表面温度沿铸流方向的合理控制,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方便灵活地加以选择应用。该技术控制功能丰富、安全机制完善、系统运行稳定、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现场适应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重钢长寿新区一号板坯连铸机,在板坯表面及内部质量的控制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冶金效果,具备较好的工业应用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形理论,以板坯热损失率、表面温度梯度、矫直点表面温度、表面极限温度和液芯长度组成的惩罚函数为优化目标,在二冷总供水流量一定的条件下对板坯连铸凝固传热过程进行优化,得到二冷区各区段最佳水量分配比,分析水量分配比、二冷总供水流量和拉坯速度对复合函数(板坯热损失率和表面温度梯度的线性加权函数)、热损失率目标、表面温度梯度目标和板坯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水量分配比结果相比,水量分配比优化后的复合函数、热损失率目标和表面温度梯度目标分别降低35.04%,2.14%和59.48%;优化后的二冷区出口温度和空冷区末端温度分别提高6.79%和1.59%。最佳水量分配比方案在提高板坯蓄能的同时也提高了板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连铸动态二冷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跟踪单元法建立了连铸在线凝固传热模型,首次提出了"虚拟坯龄"的概念,并实现了铸坯实时温度场的计算。基于在线凝固传热模型,采用抗饱和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开发了连铸动态二冷控制模型。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本控制模型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能够很好地实现铸机二冷配水的动态控制,使铸坯二冷水量在非稳态浇铸条件下平缓变化,正常拉速范围内铸坯表面温度波动小于±5℃,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及目标温度的差值控制在10℃以内,铸坯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