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带动了戏曲理论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明代戏曲理论批评通过各个时期的戏曲评论家和著作来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不同的舞台艺术形像有其不同的脸谱,而不同的脸谱又有不同的人物与个性。例如:关羽的红脸象征忠义,曹操的白脸象征其奸诈,包拯的黑脸象征其铁面无私等等。色彩的运用使戏曲脸谱更加鲜明、准确,即便人们不认识舞台上的人是谁,也能从他的脸谱色彩上判断人物的忠与奸,这首先要归于化妆的效果,人物的化妆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脸谱用色历来讲究:"红忠白奸蓝威猛,绿多怪,金粉表神仙"。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电视与戏曲一开始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逐渐相辅相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曲与电视结合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随着电视传媒的出现,戏曲在传播方式、艺术形态、观剧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写意为特征的戏曲与以写实为特征的电视艺术结缘.经高度融合而成戏曲电视剧.传统与现代.戏曲与电视并不矛盾,二者的结合为彼此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戏曲要通过一连串的动作组合才能推动戏剧情节的进展,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戏曲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个动作有他的外形,此外形又必含一定的意义。动作的节奏,主要靠"心劲"来掌握,所谓"心劲",也就是内心节奏。戏曲动作,虽然要有艺术的真实性,但在"真"当中还包括"美"的成份,没有"美"的感觉,还谈不上是艺术真实性。动作要达到"真"和"美",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学会手、眼、身、法、步技巧的运用,使每一个表演动作富有节奏感和雕塑感。在观众中产生最强烈的艺术效果,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怡养性情,纯洁心灵  相似文献   

5.
水袖,是戏曲服饰中的一种装饰。最初的出现只是为了增加美观之用。但是戏曲艺术通过长期的实践,大师们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舞台表演语汇,成为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工具。撇开剧情看,它是极抽象的表演程式,但融汇贯通到具体的戏剧情节和人物情感活动中,它就变成了极为直观的、能准确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既是内心的外化又是形体表演的延伸,是塑造戏曲舞台形象,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戏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者展示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中的音乐板式、脸谱服装、表演动作等等无不吸引着世人对它的青睐。中国民间美术中很早也出现以各种形式来表现戏曲形象的作品。二十世纪以来,以戏曲元素为创作素材已成为了画家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在继承和弘扬戏曲这一民族艺术瑰宝上,中小学艺术课尤其是音乐课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到底如何开展民族戏曲艺术教育,成功的经验并不多,这仍然是一个需要加强探索的课题。本文主要是对我在音乐欣堂课上有意加强民族戏曲教学积累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方法和几点体会做的一些简要的阐述与介绍。  相似文献   

8.
群众戏曲艺术根植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苍南县历史悠久,且属南戏故乡,民间戏曲文化历来倍受关注、青睐,在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我们在肯定本地区发展群众戏曲事业成绩的同时,应要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知难而进,努力奉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源于民间艺术,具有独具魅力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这些艺术元素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源源不断的视觉资源。如何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吸取营养,应用在当代绘画表现中,并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戏曲艺术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群众戏曲艺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迫切需求群众戏曲艺术事业有一个大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戏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对其的改革创新之声由来已久。在媒介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戏曲传播当紧扣其文化属性,有效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以多元视界强化市场化宣传和运作,着力"动态创新"。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戏曲发展史,它一方面不断吸取其他艺术精华;另一方面,要保持舞台生命力才能不断传承.这两方面对目前处于低谷的戏曲来说是很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是地域文化色彩浓郁的中华戏曲艺术瑰宝.坐落在黄梅戏故乡的安庆师范学院,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作为探索、创新和实践对象,将"特色兴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专业培养与弘扬振兴相结合、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为地方高校利用本地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戏曲艺术自其诞生以来,历经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各剧种音乐无论从唱腔的形态、伴奏的手法及乐队配制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形式也日臻完善。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旨趣和审美需求已不复单一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一个民族的存在起根底就是文化的存在,戏曲艺术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衍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宋代始有戏曲的称谓。今天,随着中国戏曲的发展,以国剧——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数的欢乐。  相似文献   

17.
剧目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戏曲表演程式的基本功,学会运用唱腔、念白、舞蹈、身段等艺术表现手法,将每出剧目的中心事件和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人物关系以及人物行动等完整地表现出来。创作上没有固定的训练模式,掌据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戏曲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消化已经掌握了的基本功,就能够把它们化做我们所需要的技巧和工具,能够很好地随心所欲地使用,使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饱满。  相似文献   

18.
歌唱共鸣与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质都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吐字和发声技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在共鸣的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在行腔上各相不同: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的行腔是吟唱,美声唱法讲究的是咏唱;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关系是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9.
古装戏曲的服装设计区别在于其他舞台剧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惯以程式化的服饰——行头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服务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特性。这是自明朝以来戏曲艺术传统的一种保留与延续,也是中国戏曲的精粹。作为古装戏曲的服装设计人员,其主要工作就是在尊重和弘扬这种传统精粹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需要,从服装的色彩和细节的变化上发挥想象,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和设计,以求生动诠释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编剧和导演的意图,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培养学生对舞台艺术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