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德国弗赖贝格矿冶技术大学地质研究所所长B .J.Merkel教授的邀请 ,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考察小组一行 4人于 2 0 0 2年 1 2月 3日至 1 1日 ,在德国德累斯顿、弗赖贝格地区进行了技术考察。其间 ,主要参观了正在进行退役治理的HELMSDOF铀尾矿库、RONNERBERG露天采坑以及COSCH TZ/GITTERSSE铀水冶厂及尾矿库 ,并与德国有关方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通过考察 ,考察小组认为 :德国在铀尾矿库治理工程中所采用的塑料排水带加速淤泥固结技术、水下尾矿滩面覆盖技术以及铀尾矿库渗水处理所采用的反应墙 (ReactiveWall/Bar…  相似文献   

2.
在IAEA的安排下,中国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技术考察团一行3人应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F.L.Linet的邀请,于1997年10月26日至31日对法国COGMA公司的ALGADE公司、SEPA实验所、2个退役并已治理完毕的的铀矿冶联合企业BESSINES和ECARPIRE以及正在生产的铀矿冶联合企业JOUAC作了详细的技术考察,并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核电站EDF(CIVAUX)。应德国GMBH公司主任Zeulner的邀请,考察团于11月1日至8日对德国CONSULTINGANDENGINEERINGGMBH、WISMUT所属的退役CROSSEN铀水冶厂尾矿库、RONNEBURG铀矿山、SCHN…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国铀水冶尾矿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及铀、钍污染的可允许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和土地/土壤清洁水平等规范,德国退役铀水冶设施中固体物料处置标准,加拿大铀矿山/水冶厂可利用材料的去污限值标准等国际铀矿采冶设施退役治理标准以及俄罗斯铀废石场尾矿库退役治理的安全环保标准。分析了我国铀矿采冶设施退役治理标准现状,提出了我国铀矿采冶设施退役治理标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罗马尼亚铀矿冶工业的一般情况,铀矿冶生产技术,铀矿山和尾矿库退役现状。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铀矿冶企业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强铀矿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中核总金原铀业公司于 2 0 0 3年 9月 1 1~ 1 4日 ,在新疆伊宁铀矿地浸工程现场召开了铀水冶自动化技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金原铀业公司及所属矿冶局、厂矿和科研院所等共 1 7个单位 36位代表。会议由金原铀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张飞凤主持。金原铀业公司总经理费本涛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重点指出 :对天然铀的需求 ,为铀水冶厂实现自动化搭建了平台 ;要不断提高铀矿冶企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对美国铀矿山和水冶厂退役技术的考察活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听取有关铀矿冶退役工作的介绍,并进行座谈与讨论;二是到铀矿山和水冶厂进行现场考察。介绍铀矿退役工作情况,并进行座谈与讨论的美国有关单位是: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丹佛的核管会铀回收地方局(它管辖科罗拉多、新墨西哥、犹他和怀俄明等四个州)以及在阿尔布什克的能源部(DOE)所属补救行动计划办公室(专门负责尾矿处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德国铀矿山和水冶厂退役治理状况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徐乐昌 《铀矿冶》2001,20(3):161-171
德国铀矿山和水冶厂退役治理自1991年开始,需130亿马克,20-25a完成,其退役治理工作引起了国际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赏,举例介绍了德国铀矿山和水治厂退役治理技术及进展,包括矿井关闭,废石堆治理,建(构)筑物及设备器材的作放稳定,水处理等同时简单介绍了德国铀矿治的发展历史、铀矿山和水冶厂退役治理依据及退役监测。  相似文献   

8.
王仲英 《铀矿冶》1996,15(2):132-135
本文从我国核工业铀矿冶企业面临退役的实际出发,对铀矿山和水冶厂退役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原则和策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铀矿冶》2010,(2):86-86
2010年2月27日至3月9日,中核金原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团赴美国实地考察了铀能源公司(Uranium Energy Corporation)的Goliad矿床、Palangana矿山和水冶厂、Hobson水冶厂,铀资源公司(Uranium Resources Incorporation)的Kingsvitle Dome矿山和水冶厂。考察团由6人组成,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苏学斌为团长,成员分别来自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和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相似文献   

10.
《铀矿冶》2015,(1)
通过分析铀水冶厂尾矿库应急要素,构建了应急能力评估三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铀水冶厂尾矿库的应急能力并构建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对各级评估指标进行赋权,并选取某铀水冶厂尾矿库进行实例应用检验,得出的评估结果基本上可反映该尾矿应急能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述了国外铀矿冶设施退役的治理技术,包括铀尾矿库覆盖治理、铀尾矿的排水固结、矿山废水和污染地下水治理等,并分析了相关的治理费用,强调了加强退役治理技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6月 2 6日至 2 9日 ,国防科工委委托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本溪铀矿对“七五三”工程进行了现场验收。国防科工委二司、核工业集团公司计划部、财会部、安防部、金原铀业公司、档案馆以及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核工业铀矿开采研究所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参加了验收会。会上听取了李四海矿长的竣工验收报告 ,讨论、审查了该矿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提交的水冶部分和矿山部分生产总结报告。代表们还考察了生产现场。“七五三”工程水冶厂的工艺流程是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多年研究的矿石破碎 -浓酸熟化…  相似文献   

13.
万国斌 《铀矿冶》2004,23(1):18-18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靖远铀水冶厂和伊宁某铀水冶厂曾为我国天然铀的生产和含铀煤层提取铀技术突破作出了贡献。随着铀矿冶的调整和铀生产工艺的进步,这2个老厂相继关停,并在近些年内进行了核设施退役治理工作。至2001年底其退役治理工作相继完成,并向中核集团公司上报了正式的竣工  相似文献   

14.
铀尾矿库的退役环境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章 《铀矿冶》2003,22(2):95-99
介绍了国内外铀尾矿库退役环境治理概况。对退役铀尾矿库在辐射防护、坝坡稳定性、防洪能力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作了说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铀尾矿库退役治理中通常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分别作了阐述。特别是对滩面覆盖降氡的试验、计算方法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周星火  邓文辉 《铀矿冶》2002,21(1):26-28
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利用代价-利益分析方法,建立了退役铀矿山和水冶厂的尾矿,废石治理的目标函数,约束函数和限值方程,提供了一种最优化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志章  董俊恺 《铀矿冶》1999,18(1):14-22
某铀水冶厂尾矿库,在用常规处置法运行20年后,尾矿堆积标高已达原设计标高。为了尽可能避免新建尾矿库以节省投资,提出了继续使用原尾矿库的建议。对采用常规处置法和浓密处置法延长使用原尾矿库的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后者比前者可延长服务年限12.5年。为了给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对浓密处置法全过程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尾矿浆的浓密、固体质量分数高的尾矿浆的管道输送及其排放堆积)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扩大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为在我国铀水冶厂尽快推广应用铀尾矿浓密处置法这一新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国外铀尾矿库的退役治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潘英杰 《铀矿冶》1998,17(2):102-110
根据铀矿冶工业发展的状况,深入分析了国外铀尾矿库退役治理的经验教训,介绍了当前国外铀尾矿库的退役方针、治理原则、治理模式和治理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铀矿冶》2017,(4)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于地处城乡近郊区铀尾矿库的退役治理,更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效益的提升,以进一步提高退役整治效果。以辽西地区某退役治理铀尾矿库为例,提出采用复合覆盖隔离技术与景观园林工程相结合,将其改建成为铀尾矿库绿色生态公园的保护性开放利用方案,并对改建方案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退役铀尾矿库保护性开放利用为绿色生态公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以某退役铀矿冶设施区域辐射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依次对评价区域、评价指标作集对分析。结果表明:主尾矿库和居民区辐射环境属优秀,副尾矿库辐射环境属优秀偏良好,水冶厂辐射环境属良好偏优秀,废石堆辐射环境属较好偏良好。上述评价结果表明:熵权集对分析法不仅能够对铀矿冶设施区域辐射环境质量进行有效评价,而且对于铀矿冶设施区域辐射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85年11月22日至29日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和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矿山水冶组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联合召开了《全国铀矿山地质经济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核工业部、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