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寺河煤矿二号井IX4306"两硬"围岩(坚硬顶板和坚硬底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IX4306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寺河煤矿二号井IX4306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5 m处,来压强度较低,为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矿13306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用超前单体支柱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等技术,分析了该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特征,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对13306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306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8 m处,来压强度较低,为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10):13-15
针对黄玉川煤矿6_上煤层首采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0~45 m,周期来压平均步距22.4 m;来压整体属于"较强烈";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距离应达到煤壁前方40 m范围;影响顶煤采出率的主要区域是距煤层顶板3 m范围内的顶煤。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义煤矿13306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用用超前支柱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等技术手段,研究分析了该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特征,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对13306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306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8 m处,来压强度较低,对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复杂条件下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并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开展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以黄陵煤矿8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实测统计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矿压显现情况,确定出803工作面老顶的初次垮落步距为13~15 m,基本顶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8.2 m,在来压剧烈期间,多处煤壁片帮严重,提出超前"棕绳+注浆"柔性加固方案,并设计了注浆工艺和参数,通过注浆加固,提高了煤体整体强度,增强了煤壁对顶板的支撑作用。该技术能够大幅降低803工作面煤壁片帮的程度与次数,有效地控制煤壁大面积片帮冒顶的现象,保障安全开采,为类似矿井控制煤壁片帮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煤》2015,(9)
针对寺河煤矿二号井IX4311"两硬"围岩(坚硬顶板和坚硬底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用超前支柱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等技术,研究分析了该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特征,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对IX4311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寺河煤矿二号井IX4311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8 m处,来压强度较低,对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王坡煤矿3210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对采场S型覆岩结构矿压规律进行分析,并建立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力学模型计算得到3210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初次来压步距为32.4 m,周期来压步距为20 m。进一步使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该孤岛工作面的回采作业分析其矿压规律,确定3210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35 m、20 m,工作面煤壁前方约9~12 m范围内将出现24 MPa的峰值超前支承压力,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50 m左右。研究结果可以为煤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孤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7,(2):188-191
在超长工作面综放开采过程中,由于工作面长度增加使采场倾向各部的矿压显现规律存在差异,以平朔井工一矿191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弹塑性理论和数值模拟对超长工作面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为18.7 MPa,峰值距煤壁距离为16 m;模拟结果工作面倾向上部、中部、下部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强度分别为18.32、18.64、17.81 MPa,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其影响范围分别为70~95 m、75~100 m、67~93 m;同时根据采场基本顶塑性区破坏范围及形式和现场实测数据,确定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范围及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  相似文献   

9.
以屯兰煤矿125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实测分析了中厚煤层软弱顶底板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510工作面支架来压期间出现轻微偏载现象,工作面工作阻力一般为30~40 MPa,能够满足现场支护需求;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45~50 m,周期来压步距9.6~13.6 m,动载系数1.3~1.6,来压期间顶板管理难度中等;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煤壁前方20 m,剧烈影响在煤壁前方3~6 m处,超前支护距离应不低于20 m。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青岗坪煤矿42104综放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64~66m,周期来压平均步距27m;初次来压动载系数1.27,周期来压增载系数为1.36,总体来压显现程度为中等;初次来压前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增幅较明显的区域为煤壁前方16.75m范围内,周期来压时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增幅剧烈的区域为煤壁前方45.01m范围内,确定工作面超前支护的距离应达到煤壁前方45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对寺河二号井"两硬"围岩(即坚硬顶板和坚硬底板)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工作进行掌握和指导,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寺河矿二号井IX4302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两硬"围岩和孤岛形态的双重影响,工作面周期来压明显,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5.7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6.4m,但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1m处,回采巷道变形较小,对类似条件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旺煤业8210孤岛工作面开采过程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对工作面顶板压力进行了连续监测,监测结果与邻近工作面顸板压力进行了对比,得出了8210孤岛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老顶来压步距为55 m,周期来压步距为15~20 m;与相邻工作面相比8210孤岛工作面具有顶板压力高,来压步距短的特点。介绍了超前支护及人工放顶相结合的矿压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姜家湾煤矿8213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并结合8213薄煤层工作面现场连续观测矿压数据,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姜家湾矿8213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步距62 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30 m,来压期间矿压显现强度平均在20 MPa左右,来压期间支承压力峰值区为工作面煤壁前方1~4 m,表明薄煤层工作面来压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杜儿坪矿721001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回采时覆岩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40.5 m,周期来压平均步距为16.0 m,数值模拟与矿压监测数据基本一致,来压期间应加强顶板及煤壁的管理,并加强支架初撑力的管控。  相似文献   

15.
张广山  房平  张闯 《煤》2014,(11):61-63
为了确保大倾角煤层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以及预防回采过程中顶板事故的发生,通过数值计算软件UDEC对长沟峪煤矿4槽煤层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及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4 m,周期来压步距为14 m。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工作面煤壁前方4~11 m,支承压力的应力峰值区为工作面前方5~8 m。  相似文献   

16.
陈崇  姚恩广  张哲 《中州煤炭》2013,(1):4-6,89
通过对薄煤层10902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进行实测研究,分析了其矿压显现特征和煤壁前方支撑压力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9.0 m,周期来压步距为6.87 m,来压期间动载系数为1.42,来压较为明显,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为18 m左右,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总体较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晋城矿区15#煤坚硬顶板,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不清楚的难题,运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研究分析坚硬顶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22.323.1 m,平均22.7 m,周期垮落步距不明显;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52.323.1 m,平均22.7 m,周期垮落步距不明显;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52.355.1 m,平均54.2 m,周期垮落步距17.155.1 m,平均54.2 m,周期垮落步距17.119.4 m,平均18.2 m;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剧烈影响范围为3019.4 m,平均18.2 m;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剧烈影响范围为3035 m。  相似文献   

18.
针对13306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用超前支柱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工作面现场矿压数据进行监测并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3061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26.8 m、17.8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8m处,来压强度较低,对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阳湾沟矿6204不规则工作面综放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巷道变形及超前应力分布规律,通过采用多种监测、探测手段对不规则综放工作面展开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工作面来压步距与开切眼长度有关,开切眼越长则来压步距越小,来压强度也越低,反之亦然;在工作面推进期间,回采巷道的变形较小,即使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巷道变形也无明显增加。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给出该工作面支承压力超前影响范围为5 m,超过5 m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较小,地震波波速CT探测也表明距工作面0~20 m存在应力集中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作面走向长度不断加大、顶板岩性变化剧烈的情况,有必要研究其对工作面矿压分布规律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支架工作阻力和宏观矿压显现监测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不同阶段周期来压步距、支架来压判据限和煤壁片帮、冒顶等参数的差异,进而获得了不同顶板岩性对工作面矿压分布规律的影响:顶板岩层中存在坚硬基本顶时支架来压判据限和周期来压步距要大于存在软弱基本顶的工作面,且周期来压步距不仅和强度有关,而且也和顶板岩层厚度有关;另外,工作面直接顶厚度增大会减缓支架的工作阻力强度变化;基本顶的强度较高且厚度较大时,宏观矿压显现也较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