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了分析总结浅埋煤层矿区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结合内蒙古乌兰集团满来壕矿11621工作面情况,设计合理的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监测方案,并通过11621工作面实测数据整理及分析,表明:11621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60 m,周期来压平均为20 m,来压期间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工作面压力呈现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工作面前方6~15m范围为应力峰值区.浅埋煤层开采期间,顶板来压步距相对较大,相比深埋煤层,来压期间矿山压力增大幅度较大.矿压显现较剧烈.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薄煤层短壁综采工作面石灰岩老顶破断规律,实现顶板管理安全经济,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等分析了顶板初次破断步距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老顶初次、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40.7 m及15.5 m,动载系数在1.25左右,石灰岩老顶随工作面推进呈现典型的"O-X"型破断及"见方垮落"特征,采用大功率综采设备推进速度快,来压影响时间、范围明显减小,呈现整体来压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薄煤层短壁综采工作面石灰岩老顶破断规律,实现顶板管理安全经济,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等分析了顶板初次破断步距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老顶初次、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40.7 m及15.5 m,动载系数在1.25左右,石灰岩老顶随工作面推进呈现典型的"O-X"型破断及"见方垮落"特征,采用大功率综采设备推进速度快,来压影响时间、范围明显减小,呈现整体来压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浅埋深综放工作面初采期矿压规律,选取山鑫煤矿18041工作面作为实验地点,布设矿压监测站,实时监测矿压显现情况。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支架增阻、安全阀开启等宏观矿压显现特征,分析判断初次来压步距,计算动载系数。得出18041综放开采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平均为20.8 m,初采期间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1m;试采期间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的动载系数平均分别为1.22和1.2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屯宝煤矿近距离煤层综放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得出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小-大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矿压显现规律,压力值一直处于上下波动,每次到达波峰为一次来压,老顶每4天出现一次来压,而工作面每日往前接近3 m左右,老顶周期来压的步距约12 m.  相似文献   

6.
以姜家湾矿78119"两硬"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掌握了该工作面顶板来压步距、来压强度、支架载荷分布特征等矿压显现特点,并通过宏观观测掌握了支架活柱下缩量和煤壁片帮情况,为"两硬"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提供了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工作面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为该面和后续工作面回采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通过工作面矿压监测系统进行了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监测,观测结果表明:老顶初次来压步距33~36 m,基本顶板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3~15 m。  相似文献   

8.
 结合长平煤矿首采工作面的生产实践,针对长平煤矿第二个大采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观测及理论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开采时工作面及其4条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老顶初次来压发生在39.8~43.5m期间,平均来压步距41.8m,来压动载系数1.21,来压影响距离平均6.55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在18.1~28.8m之间,平均23.7m,动载系数平均为1.12;靠近工作面的43051巷和43053巷收缩量较大,而43055巷和43052巷收缩量较小;在超前工作面100m左右时开始出现离层。研究表明,该工作面选用的液压支架较为合理,能够适应顶板来压及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矿13306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用超前单体支柱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等技术,分析了该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特征,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对13306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306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8 m处,来压强度较低,为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义煤矿13306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用用超前支柱监测、煤体应力监测等技术手段,研究分析了该工作面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特征,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对13306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306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8 m处,来压强度较低,对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浅埋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东曲矿12509薄煤层工作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309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普遍较小,未达到额定初撑力要求,因此易造成工作面煤壁片帮等现象。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26.4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5.5 m。工作面各位置发生周期来压的时间有一定差异,但相差较小,中部顶板来压时间比两端更早。当发生来压现象时,支架的工作阻力并没有超过最大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崇  姚恩广  张哲 《中州煤炭》2013,(1):4-6,89
通过对薄煤层10902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进行实测研究,分析了其矿压显现特征和煤壁前方支撑压力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9.0 m,周期来压步距为6.87 m,来压期间动载系数为1.42,来压较为明显,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为18 m左右,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总体较小。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7,(4):51-53
为研究浅埋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情况,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和现场工作面来压情况对石圪台煤矿71301薄煤层工作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71301薄煤层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35 m,周期来压步距约10.05 m,支架动载系数约1.52;工作面整体表现为先中下部来压,然后迅速向顶部延伸,上部来压距离滞后下部3~5 m左右;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平均工作阻力4 548 k N,为额定工作阻力的44.6%,支架具有较大的富裕量,建议在同类型地质条件下可选用额定工作阻力7 500~8 000 k N的支架。  相似文献   

14.
《煤》2019,(1):54-57
结合某矿4210工作面的生产实践,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分析了开采时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中两帮的变形量比顶底板的变形量大;锚杆(索)能够满足工作面前方的支护要求,起到了较好的支护作用;老顶初次来压步距机头最长,机尾最短,初次来压步距36~47 m,平均43. 11 m;周期来压步距为23. 56~26. 00 m,平均24. 89 m。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寺河煤矿二号井IX4306"两硬"围岩(坚硬顶板和坚硬底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结合该工作面矿压现场监测数据,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IX4306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寺河煤矿二号井IX4306薄煤层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6.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7.8 m,动载系数普遍较小;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位于煤壁前方1~5 m处,来压强度较低,为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刘宝珠  马亚杰  章之燕 《中国煤炭》2012,38(4):41-43,67
采用现场矿压观测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唐山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矿压观测表明,工作面来压周期性较明显,呈现高频率、低强度的特征,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8.1m。整个工作面全长范围内,老顶来压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即中部来压强度大,上部和下部来压强度小,上部高于下部。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矿压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煤》2016,(7):27-28
以邓家庄煤矿1405大采高孤岛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得出了这种复杂条件下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405综采工作面的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5.4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4.39 m,动载系数1.4,来压显现较其它工作面强烈;由于受到侧向应力与工作面超前压力叠加的影响两端头压力显现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工作面所选用支架完全能够满足顶板支护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矿压及顶板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神东石圪台煤矿22405大采高超长孤岛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得出了这种复杂条件下工作面的压力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2405综采工作面的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35.4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4.39 m,动载系数1.4,来压显现较其它工作面强烈;由于受到侧向应力与工作面超前压力叠加的影响,两端头压力显现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工作面所选用支架完全能够满足顶板支护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矿井顶板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晋煤集团赵庄二号井13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47.6 m,初次来压期间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1 400 kN;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6 m,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1 200 kN。归纳得出:工作面来压步距和工作面来压强度沿倾斜方向呈不对称分布,倾斜工作面的底板管理重点在工作面的上端头,而顶板管理重点则在工作面下端头。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开采矿压显现特征,针对鄂尔多斯地区某矿222205工作面矿压观测为项目背景,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与煤体内应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3.75m,周期来压步距为在8.5m~17.5m之间。该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动载现象明显;支架日常工作阻力基本呈正态分布,支架受力状态较为理想。煤体内支承压力分布受采动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