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2000—2017年东北三省35个城市和地区为研究主体,分别对产业转型中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进行时空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回归等方法探讨环境规制、资源禀赋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门槛特征及数量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资源禀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或高级化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低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有利;随着资源禀赋水平逐渐提高,环境规制的作用趋于不利,资源依赖则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结合东北地区产业转型的时序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性特征以及各因素作用关系,今后应依据东北地区资源路径问题加强环境规制的分类实施,并积极发挥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的引导革新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着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兼顾环境规制、绿色创新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获取环境保护、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三重红利”,已成为当今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在3种权重矩阵下比较环境规制、绿色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测算出主要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和绿色创新是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在3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均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其中环境规制强度在地理距离矩阵下每增加1%,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将提高0 065%;绿色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在地理距离矩阵下表现最为显著,影响系数达到0 066。2)从溢出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在地理距离矩阵下能够直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绿色创新则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倒逼推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3)在区域异质性方面,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在西部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在东部、中部地区作用并不明显;绿色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驱动作用则呈现出西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东部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区应努力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积极推动高污染企业的产业转型,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制定和实施地区差异化政策,以避免“污染避难所效应”式的产业转移,这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芳琴 《资源与产业》2022,24(4):113-123
利用泰尔指数和第三产业相对比重刻画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和高级化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揭示异质性人力资本、资源集聚及二者交叉耦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分析其地区差异的原因,以期为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高级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影响因素,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为15.31%;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分别为46.93%和28.99%;初级、中级人力资本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变量,高级人力资本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力为72.99%),中级人力资本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力为75.77%);制造业资源集聚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动作用分别为90.73%和80.59%,生产性服务业资源集聚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贡献分别为89%和82.68%。因此,在东部区域,应借助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吸引集聚,同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通过二者的循环因果互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在中西部区域,中高级人力资本和制造业集聚的“双翼驱动”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核心动力,在制造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应侧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并引导二者协同发展,重视制造业集聚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互动和匹配。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发展,引入外资的重点正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文章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就FDI质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FDI质量与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长江经济带下、中、上游的FDI质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其中长江下游地区更易吸引高质量FDI,长江中游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更为宽松,长江上游地区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3)环境规制与FDI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当环境规制低于门槛值时,会吸引污染产业转移到长江经济带,造成“污染避难所”效应;当FDI质量低于门槛值时,FDI流入的增加会造成长江经济带产业“低端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发展,引入外资的重点正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文章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就FDI质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FDI质量与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长江经济带下、中、上游的FDI质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其中长江下游地区更易吸引高质量FDI,长江中游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更为宽松,长江上游地区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3)环境规制与FDI质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当环境规制低于门槛值时,会吸引污染产业转移到长江经济带,造成“污染避难所”效应;当FDI质量低于门槛值时,FDI流入的增加会造成长江经济带产业“低端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6.
张露  宋媛 《资源与产业》2020,22(6):18-28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其低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各产业的碳减排成效对地区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模型分析2000—2017年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构建VAR模型具体分析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回归分析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逻辑因果关系以及短期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会降低碳排放;2)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分别对本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对各地区的碳减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4—2016年全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及不同邻近关系分析财政压力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财政压力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财政压力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提升作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其有显著抑制作用;资源型城市财政压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对绿色经济效率均有促进作用,非资源型城市财政压力、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露  宋媛 《资源与产业》2021,22(6):18-28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其低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各产业的碳减排成效对地区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模型分析2000—2017年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构建VAR模型具体分析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回归分析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逻辑因果关系以及短期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会降低碳排放;2)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分别对本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对各地区的碳减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志强  刘金平 《煤炭工程》2021,53(1):189-192
为了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强度有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强度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产业高级化和能源强度之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通过着重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低于拐点值省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可以降低能源强度。最后提出了减少能源强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聚焦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理,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646,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2)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520,应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使其跨过拐点以促进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3)环境规制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无法通过改善消费和投资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建议要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督促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厘清西南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新时期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构建环境规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计算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的环境规制强度,然后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和环境规制对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路径,用门槛模型测度西南地区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最后采用替代变量的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大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对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呈正“U”型曲线关系,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3个路径对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很小;西南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的适度范围为0.67~1.56。因此,建议继续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合理确定地区环境规制的力度,建立环境规制实施效果的评估机构,掌握环境规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此阶段,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我国200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环境规制、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三者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促进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并且存在微弱“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改善了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此外,在三者之间的关系中,产业转移承担着中介变量的角色,环境规制倒逼地区间的产业进行转移,并间接通过产业转移改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强度来引导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以降低地区间资源错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如何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清洁技术的引入是中国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的关键。文章首先考察了中国EKC的形状,找到EKC拐点,并分为东、中、西3区域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已经达到这个拐点所需要的经济水平,成功越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路径,正朝着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前进。其次,设定4个模型,利用2004—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逐步验证废气排放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清洁技术的引入,而非治污技术的引入,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显著降低了废气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作为清洁技术的替代变量统计上显著,将排污费替换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后显著性提高。最后,提出中国仍需加强环境规制力度,有效引导企业进行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以税收杠杆撬动水资源节约、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重要政策,自试点以来,水资源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提高了用水效率,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重要结论。但另一个重要且尚未得到证实的问题是,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同时,也是水资源需求的主要部门,水资源税改革是否也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为此,假设我国没有进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采用GM(1,1)模型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后的工业用水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测算值和统计值,分析水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考虑到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故选取水资源禀赋、科技进步、环境规制、用水结构、社会因素、工业发展规模作为影响因素,并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水资源税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工业用水效率,降低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企业在政策冲击下的“阵痛”期的过去,水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会愈发明显。其中,影响工业用水效率最显著的因素是科技进步,这属于政府干预下的企业支出和财政支出。说明水资源税改革可以倒逼微观经济主体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工业用水效率,降低工业用水总量,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压力。建议坚持节水优先,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节水设施和节水装置的普及程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善水资源税改革机制体制,为水资源税改革全国推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评了2010—2014年东北三省19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以期解决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该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并不均衡,但地区差距在缩小。阜新市、辽源市、大庆市、七台河市、吉林市的产业转型效率一直处于相对有效水平,而双鸭山市和本溪市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辽宁省产业转型水平相对落后,转型效率低于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人口外流及科技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最后,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备受学术界和政府关注,并引发社会研究热潮。而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差异致使研究成果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单一城市单独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式。以湖北省黄石市、鄂州市、潜江市、大冶市、宜都市、钟祥市、松滋市7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为背景,重点研究分析7个城市当前工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工业转型方向和路径。建议政府和企业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融资、人才培养、环境保护、产业融合、政府职能等视角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聚焦环境规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机理,以云南省16个地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646,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2)云南省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小于拐点值520,应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使其跨过拐点以促进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3)环境规制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利用外资水平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即环境规制无法通过改善消费和投资结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建议要不断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对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督促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