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践行“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工具,精准的差别化税额标准能够有力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从试点地区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现实观察出发,基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学“地租理论”以及“PSR模型”解析空间差异对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制定的影响机理。并参照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影响水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关键指标,按照地表地下划分类型,选取农业和特种行业作为行业代表构建3个多元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水源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影响因素差异。研究表明,水资源税税额标准是空间差异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农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地下水超采面积影响较大,特种行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以及不同行业用水应实行差异化税额标准。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践行"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工具,精准的差别化税额标准能够有力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从试点地区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现实观察出发,基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学"地租理论"以及"PSR模型"解析空间差异对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制定的影响机理。并参照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影响水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关键指标,按照地表地下划分类型,选取农业和特种行业作为行业代表构建3个多元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水源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影响因素差异。研究表明,水资源税税额标准是空间差异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农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地下水超采面积影响较大,特种行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以及不同行业用水应实行差异化税额标准。  相似文献   

3.
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效应,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态势,探究其脱钩关系,为制定工业用水相关管理政策,缓解水资源消耗,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时序数据,采用LMDI模型分解该地区工业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Tapio弹性指数分析长三角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在此基础上剔除经济产出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脱钩努力模型,考察其他影响因素对工业用水量减少的脱钩努力程度。研究表明:1)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四大效应,其中,节水技术累计效应为-731.01亿m3,主要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随时空演变而变化,经济产出累计效应为644.00亿m3,人口规模累计效应为71.08亿m3,均促进工业用水量上升,前者影响更为显著;2)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态势,各省市脱钩状态存在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节水技术效应脱钩努力指标值总是大于0,该效应脱钩贡献始终最大,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脱钩努力指标值时常小于0,脱钩努力程度偏小,且随省市变化有所不同。节水技术进步是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是促使工业用水量下降的次要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都是导致工业用水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坚持技术改善与政策引导齐头并进,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协同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火力发电是我国第二大用水部门,火电工业的快速扩张加剧水资源压力。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实施用水定额提标是促进火电工业节水的重要政策措施。基于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评价燃煤火电机组单位发电用水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估算落实最新版火电工业用水定额(水节约〔2019〕373号文)的预期节水量。结果表明:新版用水定额中的通用值对推动现有燃煤电厂节水改造作用较弱,假定所有机组均满足通用值标准,2020年可实现节水总量1.22亿m3,假定水资源稀缺的三北区域达到用水定额领跑值、其他区域达到先进值,节水总量提升至8.23亿m3;从各类技术的贡献来看,差异化情景下循环冷却、直流冷却和空气冷却机组的节水量分别占58.6%、18.7%和22.8%;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华北区域节水量均超过2亿m3,占全国总量的1/4左右,西北区域节水量为1.08亿m3,东北区域节水总量最小,为0.53亿m3。  相似文献   

5.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节水战略是指通过节约用水,有力地促进和保障水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它既包括满足人类及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包括促进和推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 (保持水环境的自净能力 )、生态用水 (保持生态平衡 )等等。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节水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 21世纪水资源短缺的关键   从全球来看,世界海水占地球水总量的 97%,…  相似文献   

6.
资源税会产生"扭曲效应",其改革更会给资源企业、资源行业及国民经济带来重大影响。2011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实施了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目前已给以新疆为代表的先行试点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税收效应,但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之实施时间较短,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效应还不甚清晰。为促进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资源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剖析,以新疆为例对国内资源税改革的实际效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资源税改革进行了系统评述,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对照的方式提出启示及完善税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雷 《煤炭工程》2020,52(4):21-27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依托煤基能源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但用水过度依赖黄河水,受用水红线限制,基地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约束。在对宁东基地产业和供用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基地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煤化工产业单位产值耗水量偏高,以及用水结构不合理,非常规水利用少等重大水问题;结合产业发展规划,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提出了系列节水方案,以缓解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基地内16家煤炭企业、14家煤电企业、10家煤化工企业作为样本,计算了各产业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宁东基地用水已接近控制指标;矿井水具有较大开发潜力,通过提高利用率可回用水量为3041万m^3;煤炭开发、煤炭发电和煤化工节水潜力分别为788万m^3、686万m^3和2522万m^3,三者合计节水潜力为3996万m^3。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淮南市水环境现状,提出整治对策.淮南水资源消耗呈逐年上升趋势,地表水消耗主要有农灌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地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工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农村用水所存在的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污水(包括矿井水)资源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灌溉科学性和加强地表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资源危机与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面临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粮食安全为主的水资源挑战和以水资源紧张、浪费、污染严重及管理体制不顺为特征的水资源问题 ,并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考虑到我国节水潜力巨大 ,现实可行 ,所以实施节水战略是近期内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了落实节水战略 ,应主要从农业节水、城市节水两个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运行机制 ,实现污水资源化 ,逐步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重新界定,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内涵进行补充,其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特征,以此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方法。文章在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解法,选择工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蓝水足迹(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变量,将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变量,构建了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9—2019年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区域的蓝水足迹具有波动性,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发现环境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进步。因此建议长江经济带的不同省份可以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提高效益、减少水污染。  相似文献   

11.
矿井水是宝贵的非常规水资源。为了解决矿区及园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效率,从“节约资源、市场运作、政策引导、社会共享”的总体要求出发,提出面向园区的煤矿矿井水利用产业链的内涵、特征、模式和政策建议,对矿井水资源丰富的矿区、开拓利用渠道、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实现绿色发展。以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引入空间地理因素探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溢出效应,对于认识当前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合理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以推动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首先分析和阐述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溢出效应理论机制,包括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路径,并对产业集聚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其次,研究选取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区位熵测算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运用SE-SBM模型测算绿色水资源效率,在邻接空间权重下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将溢出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部分。结果显示: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绿色水资源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且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水资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的溢出效应;研发投入强度与第二产业占比对绿色水资源效率有负向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对周围区域的绿色水资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水资源效率,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包括:加快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承接下游地区高技术产业转移的准备;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将产业集聚的“虹吸效应”转化为“辐射效应”;重视研发质量,提高研发转化率等。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工业经济因水而兴,但同时存在用水问题,水资源和水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长期存在。在“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水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注重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是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论文聚焦水资源和水环境对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双重约束,探索在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地区工业绿色GDP及其发展效率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以此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以长三角3省1市为例,2006—2019年为样本,利用改进后的资源损失价值调整法核算工业绿色GDP,并以此为产出指标,并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整体工业绿色GDP占比逐年上升,耗减经济损失和降级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逐步改善;2)从时间趋势看,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与无约束下的发展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从地域差异看,上海、江苏工业经济发展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浙江、安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始终低于有效状态,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依赖程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弱,但依旧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基于此,为降低资源耗费和环境成本,进一步减少工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依赖性,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出如下建议:加快资源利用与环保技术创新,实现从源头上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抑制水质下降;优化水资源定价模式,综合供需平衡、利用效率、循环利用率等因素,实施差别定价;建立水资源一体化综合管理机构,以强带弱,不断减少地方差距,全面实现联保共治。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建设,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源地2000-2007年循环经济状况进行评价发现,水源地的循环经济在波动中发展;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地方政府的产业引导对水源地循环经济的影响很大;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科技发展,提高大众环境意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重度缺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1,水资源短缺与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基于VAR模型,利用河北省2000-2015年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GDP总量、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相关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3)经济增长对总用水量及总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累计值均为负,农业增加值对农业用水量的脉冲响应累计值为正,农业用水量对农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累计值为负,工业增加值对工业用水量及工业用水量对工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累计值均为负;4)除农业增加值对农业用水量的贡献度和工业用水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度较高以外,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量的贡献度均比较小。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河北省水资源、水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最优化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受水资源和水环境双重约束的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增长情况。研究表明,在最优情景(综合情景)中,产业结构调整、财政补贴利用再生水和南水北调水及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政策组合,可以有效促进河北省水资源、水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5年比2015年化学需氧量(COD)减排10%,2007-2025年经济增长率平均为7.51%,2025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例优化为12∶32∶54,2025年河北省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景观用水的比例优化为59%、21%、12%和8%,地下水、地表水、再生水和调入水的比例优化为63%、16%、7%和13%。为了保障各项政策的实施,2015-2025年河北省政府水资源供给的最优财政补贴为78.13亿元,其中补贴新建污水处理厂52.25亿元,补贴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25.88亿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刺激了经济繁荣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论文以2003—2017 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基于面板 VAR 模型,首次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双向FDI、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影响,短期虽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双向FDI均有益于经济增长;2)双向FDI和工业废水排放尚未达到协调发展的程度,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在初期减少了工业废水排放量,而对外直接投资短期内却使得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则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经济增长则会使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但增加量是递减的;3)工业废水排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作用微弱,而对对外直接投资初期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经济增长则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效益进行评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研究期间区域人口、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效益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经济效率与水资源贡献率有所提升,水资源压力不断增长;2)城镇化和水资源效益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3)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对水资源压力呈先加剧后缓解的倒“U”型减压特征,人口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表现与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表现刚好相反;4)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对水资源效益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门槛”现象,目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和经济城镇化效应门槛已基本突破,仅部分西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溢出效应门槛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