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回转机构传动齿轮的接触仿真分析模型。阐述了在分析过程中模型建立、网格划分、载荷和边界条件的处理等主要步骤,分析计算了二对直齿轮的轮齿变形和接触应力,找出了其薄弱环节,为回转机构齿轮传动的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9,(12):47-49
为了改善和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综合传动性能和疲劳寿命,以某直齿轮传动为研究对象,运用专业齿轮润滑仿真软件MixedEHL建立啮合齿轮混合润滑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啮合齿轮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分布、接触齿面平均粗糙度、接触刚度等啮合齿轮接触面的润滑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啮合齿轮油膜压力呈现单波峰的形式,油膜厚度呈现双波峰的形式;在不同方向上,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不同;接触齿面平均粗糙度较小,接触刚度呈现先增加再基本保持不变最后减小的趋势;该研究为直齿轮传动混合润滑特性、接触特性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艳 《煤矿机械》2014,35(12):135-136
基于Hertz弹性接触理论,建立齿轮啮合力计算模型,以Creo2.0和ADAMS软件为平台,建立电动冲击扳手行星齿轮机构传动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在工作条件下的角加速度及动态啮合力的变化,为齿轮机构的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械》2019,(11):183-185
针对直齿啮合齿轮动力学特性难以准确体现的问题,以某直齿啮合齿轮为研究对象,建立直齿啮合齿轮三维装配模型,导入Abaqus中建立啮合齿轮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直齿啮合齿轮接触变形位移、动载荷系数、时变综合啮合刚度、输出角速度及振动加速度等多体动力学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啮合齿轮接触部位会产生接触变形位移;动载荷系数、时变综合啮合刚度呈现周期性变化;输出角速度、振动加速度呈现在某一固定值上下波动的趋势。该研究为直齿啮合齿轮动力学特性改善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齿条刀具与被加工直齿轮的共轭啮合理论,推导了齿向修鼓直齿轮的齿廓曲面方程,编写了修形直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程序,可自动生成含齿向修鼓的直齿轮的精确齿面;而后根据工程实例的齿轮参数,建立了含齿向修鼓的直齿轮副实体模型及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维动力接触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修形前后齿轮副的动态啮合性能。分析表明,啮合初期齿轮副接触力波动较大,而后逐渐平稳;修形齿轮副等效应力曲线的波动较修形前明显减小;适当的齿向修鼓可避免边沿效应出现,缓解齿宽两端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6.
基于ANSYS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AutoCAD三维绘图功能建造直齿圆柱齿轮实体模型 ,采用有限元进行应力分析 ,计算出齿轮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结果表明 :通过ANSYS软件分析的结果与真实情况很接近 ,据此可以看出齿轮的失效形式 ,也可方便地进行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以及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有利于对齿轮传动过程中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为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7.
孙拓  王锌 《煤矿机械》2022,(1):83-85
为了分析变桨轴承在极限工况下滚道及内圈齿轮的接触应力,建立了变桨轴承的有限元子模型,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及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对变桨轴承滚道及内圈齿轮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将理论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接触应力的分布理论计算以及实际的工程现象都比较吻合,说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轴承以及齿轮这种高度非线性接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宁 《煤矿机械》2019,(10):62-64
为了获得传动特性优良、疲劳寿命长的齿轮传动系统,以某直齿轮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模型,导入ADAMS GearAT建立直齿轮接触特性有限元仿真模型,对等效应力、等效弹性应变及接触应力等接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等效应力及弹等效性应变主要分布在主、从动齿轮接触部分及其附近,且最大等效应力满足齿轮传动静动态工况需求;动齿轮接触面等效应力及等效弹性应变大小及其分布存在差异;接触面接触应力在齿宽方向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接触线宽度方向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整体接触面接触应力在不同齿宽及接触线宽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波动。该研究为齿轮传动系统综合传动性能的提高、接触及疲劳寿命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弹性接触分析理论,利用MASTA有限元软件对某车床齿轮进行了齿面加载接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齿轮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接触齿轮的齿面中部,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呈现先增大再保持平稳波动后减小的趋势。分析结果显示相互啮合齿轮的齿面接触区域为椭圆形,且受压面的接触应力比受拉面的接触应力要大。  相似文献   

10.
于辉 《煤矿机械》2014,(2):86-87
针对矿用行星轮系的接触疲劳仿真分析问题,首先对矿用行星轮系齿轮接触疲劳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矿用齿轮的行星轮系三维有限元模型,从创建矿用齿轮的渐开线的齿廓和矿用齿轮模型简化与网格划分,探讨了矿用齿轮行星轮系模型的约束,其中包括矿用齿轮接触对的建立和矿用齿轮中间区的确定,得到矿用行星轮系S-N曲线,为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煤机驱、行轮接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驱、行轮齿啮合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结果直观准确并与现实工作中的现象相吻合,为齿轮接触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提供了更加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渐开线变位斜齿轮齿向接触应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席庆祥  李建华 《煤矿机械》2011,(11):232-234
以某大功率行星减速器的一对斜齿轮为例,采用Pro/E和ANSYSY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标准斜齿轮、变位斜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负载条件下,变位斜齿轮齿面接触应力较小、且接触应力沿齿向分布较为均匀。因此,变位斜齿轮对改善齿间接触应力效果良好,同时也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法在齿轮接触分析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ANSYS平台下建立圆柱内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运用此法建立了复杂结构圆柱内齿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运用APDL编制了创建渐开线齿廓的通用命令流,极大地提高了渐开线直齿轮建模的效率。规则网格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为内齿轮的精确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秀华  李光喜  王婉 《煤矿机械》2012,33(2):104-105
通过建立一对齿轮接触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轮齿接触应力有限元仿真计算,与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值相比较。说明有限元仿真法在计算齿面接触应力上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为准确分析齿轮接触应力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闭式齿轮泵齿轮啮合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磊  黄勤  刘正锐  杨立权 《煤矿机械》2011,32(12):88-90
基于ANSYS Workbench 12有限元分析平台,对齿轮泵轮齿啮合作了柔体动力学分析。采用UG NX7.5的齿轮建模模块建立了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并在ANSYS Workbench 12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及进行了柔体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轮齿的速度、加速度曲线,齿面接触应力、应变动态曲线图。为齿轮泵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戚海永 《煤矿机械》2012,33(12):89-90
为提高钻式采煤机传动箱的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基于Pro/Program编制了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程序,并利用Pro/Mechanica有限元软件对钻式采煤机传动箱齿轮接触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有限元法和传统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齿面接触应力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齿轮强度校核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齿轮范成加工原理和UG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精确齿形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NSYS软件。以GB3480-83标准中的齿根应力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在载荷作用齿顶(7级以下齿轮)时通过大量有限元试算,总结出了合理的边界条件,建立了精确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该建模方法无需渐开线及齿根过渡曲线方程的求解,可用于高精度(6级以上)齿轮或变位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准确计算。通过实例进行了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18.
基于UG的圆柱齿轮造型和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UG的各种齿轮造型进行了研究 ,分别给出了圆柱直齿轮和斜齿轮在UG中造型的基本方法 ,并对如何利用齿轮实体 ,在UG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运动学分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运用Pro/E软件建立渐开线斜齿轮参数化精确模型,对液压钻机的斜齿轮箱内的斜齿轮进行装配生成啮合模型,通过利用Pro/E与ANSYS WORKBENCH专用的数据交换接口,把齿轮啮合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通过斜齿轮的接触非线性分析求解计算,求解出斜齿轮的接触应力,得出有限元分析结果比理论计算结果小,有限元计算出的结果更贴合实际,为斜齿轮接触分析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