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煤矿区低碳型土地复垦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减排已成为矿区复垦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中国多个煤矿区调查的基础上,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剖析当前中国土地复垦政策对矿区低碳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及土地复垦施工工艺、土地复垦管护等不同土地复垦环节中碳源、碳汇的相互关系,进而挖掘煤矿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束下,适用于中国煤炭生产方式的低碳型土地复垦工艺,为促进中国低碳型煤矿区建设提供依据,保障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露天煤矿区低碳土地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遵循"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理念,探寻适合矿区的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露天矿开采产生了大量扰动剧烈的损毁土地,破坏地表原有植被造成碳储量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与实践,从矿区低碳土地利用的原则、目标、途径三方面,寻求矿区"减排增汇"的方法,并在现有"5R"原则上依据矿区特殊性进行优化。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将矿区生态系统内"碳源"型用地逐渐向"碳汇"型用地转变。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式进行重新规划与重组,使结构合理、功能高效、时空安排有序。在煤炭开采、土地复垦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土地复垦率、提升矿区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思清 《矿山测量》2013,(3):21-22,59
文中通过对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开采损毁现状及特殊区域生态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预防控制措施及治理措施相结合的煤矿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和煤炭开采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实施、合理配置复垦区土地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及建设和谐矿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山测量》2016,(3):84-84
为推动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技术发展,交流最新成果,拟于2016年9月下旬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2016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对于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矿区碳源/汇构成、损毁土地生态系统碳排放、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碳固存及矿区减排增汇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碳源包括植被破坏、土壤质地变化产生的碳损失和开采中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碳汇主要来源于已复垦排土场;矿产资源开发由点—线—面—网逐渐向外扩展,碳排放量大小受经济发展水平、采矿强度、开采规模、开采方式、技术水平等影响;矿区碳固存一般经历4个阶段即原地貌未扰动阶段、开采扰动阶段、采矿后复垦阶段和平衡阶段,碳固存大小受植被类型、复垦措施、土壤理化性质、坡度等影响;矿区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及时有效的复垦,实现"低排放、高碳汇、高效益"的发展状态。针对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减排增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中简述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几种危害,并提出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治理措施。着重介绍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措施、矿区绿化措施以及生态矿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煤炭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进行煤矿区土地复垦可以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对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论述后,对现行的土地复垦技术进行了详述与分析,结合煤炭发展需求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煤矿区土地复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探析。分析认为,强化煤矿区土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发挥"3S"技术集成优势、发展与优化煤矿区生态复垦技术、建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相统一的理论体系等,将成为煤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矿区土地复垦下“三下”采煤学术会议 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复垦分会联合召开的“矿区土地复垦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于1998年10月  相似文献   

11.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是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刘砦煤矿生产概况、土地利用和沉陷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判定了各复垦单元的损毁范围、类型、等级,用指数和法评价了各复垦单元的可行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复垦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会议主题: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为推动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技术发展,交流最新成果,拟于2016年9月下旬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2016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学术团体负责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及相关领域的领衔专家、政府相关业务部门领导等出席,广泛交流矿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绿色矿山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特点,指出,煤炭企业建设绿色矿山是践行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与关键。综合评价了“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的发展前景:煤炭生产基地将逐渐北移和西移,将发生跨省区之间的企业重组与融合,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开采是未来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立足“双碳”目标、推动清洁生产工艺升级,推进煤矿区生态治理,强化矿井水、烟气、粉尘、噪声处理,加强矿区复垦,推进生态光伏产业建设,提高煤层气综合利用效率,建设零碳矿区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的研究都是在大尺度区域上的。本文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土地破坏与复垦的程度,将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已破坏已复垦地、已破坏待复垦地、待破坏待复垦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995年、1999年、2004年3期的土地利用面积,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地利用类型的总变化率、年变化率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然后以已破坏已复垦地类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露天矿区已复垦地类上林草用地向耕地转变的驱动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3个层面的驱动力是综合作用的,尤其以宏观政策的影响为主导。弄清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将有利于制定科学的矿区土地利用规划,为矿区的生产及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刘娜  范玉芳  辜李仁  陈桂斌 《现代矿业》2016,32(10):159-165
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挖损、压占和塌陷等都将损毁矿区土地,随着开采的持续发展,损毁土地的数量也将持续增加。为了有效减少因煤矿开采产生的土地损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某投产煤矿土地已损毁情况,依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以概率积分法计算出地表移动变形值,预测了矿区土地拟损毁情况,确定出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开采中的土地复垦措施及工程设计,安排了土地复垦工作计划,为煤矿后期的复垦工作提供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在对某煤矿矿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确定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3个复垦方向,建立了不同方向的评价指标及对应指标的权重大小,上述3个方向的评价结果依次为7757、6711、6204分,复垦方向确定为农业用地。详细介绍了矿区在土地复垦工程层面和生物化学层面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要对土地的理化性质进行优化,选用适宜的植物物种进行种植。工程实践表明,此次土地复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子玮  李斌 《中州煤炭》2022,(11):18-23,28
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减少地质损害方面,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设计,分析了当前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物、土壤等特征;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预防措施,并基于实际地质概况,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最后,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测技术以及技术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起到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的研究都是在大尺度区域上的。本文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土地破坏与复垦的程度,将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已破坏已复垦地、已破坏待复垦地、待破坏待复垦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995年、1999年、2004年3期的土地利用面积,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地利用类型的总变化率、年变化率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然后以已破坏已复垦地类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露天矿区已复垦地类上林草用地向耕地转变的驱动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3个层面的驱动力是综合作用的,尤其以宏观政策的影响为主导。弄清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将有利于制定科学的矿区土地利用规划,为矿区的生产及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捷克煤炭开采及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定性与定量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综合介绍了有着悠久煤炭开采和土地复垦历史的捷克煤炭开采现状,全面分析了捷克煤矿区土地复垦历史、复垦方向、复垦技术及政策法规与资金来源等,并与中国进行了初步比较,揭示了捷克煤矿区土地复垦的4个特点:林地优先且休闲绿地比重增加;土地复垦工作体系相对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公开且统计规范;复垦技术相对成熟但同样面临自燃煤矸石山难于治理等问题。研究结果对增进国际交流及探寻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行风  汪云甲 《金属矿山》2011,40(1):132-135
准确、可靠地模拟和预测煤矿区土地利用演化,是矿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措施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元胞自动机模型(CA)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和预测方面的优越性能,将CA模型引入了矿区土地利用演化的模拟和预测。但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和一般区域不同的方式,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是影响土地利用演变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基于煤炭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从影响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出发,建立了采煤驱动影响下的土地利用演化EMMLCA模型,以实现矿区土地利用演化的模拟和预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EMMLCA模型对潞安矿区土地利用演化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能够为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