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共识的形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意味着能源系统从燃料密集型向材料密集型转变,矿产资源将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新能源产业所需重要矿产资源将呈爆发式增长,这将带动相应矿产资源消费和需求的高增长,矿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矿业也面临着产品成本增高、矿石品位下降、产能提升不确定性增加、环境社会约束大、投资风险高等诸多挑战与困难。因此,矿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高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科学开采、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规范管理和矿区和谐等目标任务,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矿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过产业多元化升级,培育非资源型替代产业,发展低碳技术等转型途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以17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采用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模型测算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来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反映资源型城市在低碳技术转型方面效果显著;(2)不同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存在差异化,东部和中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果比西部好,综合型和煤炭型资源城市转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引导资源型城市逐步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依赖,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努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成长型城市资源开发模式更加科学,城市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成熟型城市多元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内生发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分为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主要形式。前者指由个人(或群体)旅游经营者自愿开展向旅游产业转型活动,这些活动的动机是通过发展依赖自然环境质量的产品发展旅游产业。后者指突出资源型城市特色资源优势,对旅游业实行环保法规政策,实现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探索了循环经济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领域的驱动机制,并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磊  王浩盛  樊园杰 《煤》2022,31(2):17-21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逐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现代能源体系构建涉及的能源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大同市是历史悠久的资源型城市,文章分析了大同市转型发展的现有问题并依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理论,为大同市打造能源革命尖兵提出了具体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在替代产业选择、产业转型模式、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理论已经成熟,但是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之后怎样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研究比较少。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和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指标,建立了替代产业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产业契合度模型,以此来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效果。并对阜新市煤炭产业向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方向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阜新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与利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延长矿业产业链、推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为系统化研究废弃矿山正效应资源化开发利用,从能源结构转型、碳中和视角出发,分析了矿产资源采掘及其环境负效应的碳源和碳排放,剖析了矿山环境正效应的内涵及其资源属性特征,阐述了生态资源、可回收资源、可再生资源、空间资源、旅游文化科普资源以及原位科学实验资源等正效应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削减废弃矿区碳源、增加生态碳汇及推动碳减排的潜在优势。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讨论了开发利用正效应实现碳减排和修复自然碳汇,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助力资源型城市碳减排,助力原位科学试验和绿色低碳科技转化以及普及低碳生活能源消费知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废弃矿山正效应资源化开发利用中的多元约束条件,从市场化运作和有效的竞争导向、正效应产品和产业政策引导、数字化智能化开发利用以及精准化碳核算等角度提出废弃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建设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废弃矿山资源化再利用以及实现能源行业减排增汇、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安全战略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煤矿产业绿色矿山发展状况、双碳目标下的煤矿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系统梳理了蒙东草原露天煤矿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纳出煤矿产业在开发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化、环境生态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揭示了煤炭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煤炭产业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碳强制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9.
董明  梁红娟 《中国矿业》2023,(10):40-46
有色金属行业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也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已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解析有色金属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为碳达峰争取更多的时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温室气体历史排放数据的核算分析,以情景分析法预设三种未来发展情景模式,预测了在基准情景、适度情景和达峰情景三种情景下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情况;按照降碳潜力核算方法探讨了未来10年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工艺节能挖潜、电气化水平提升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降碳路径下的减碳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某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在达峰情景下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在适度情景下将在2028年后碳排放增速逐年下降,在基准情景下将无法实现碳达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和举措,为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了方法和可参照的碳达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诸如结构、资金、体制、人才、环境、区位等障碍,确立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转型的路径选择,即加工型产业多元化路径、外生型主导产业更新路径、资源型主导产业延伸路径和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双碳背景下煤炭安全区间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特别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还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作为"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能源产业的减碳、降碳是我国"双碳"工作的重点方向.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现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如矿竭城衰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资源型城市发展建设问题研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各地开始探索城市的绿色转型。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各个阶段及相关内容作出系统整理,主要从资源型城市概念、发展阶段、国内外相关理论进展和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创立并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体系,引入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已势在必行,煤炭枯竭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章根据抚顺市这一煤炭枯竭城市的特点以及在未来发展中遇到的阻碍,分析了抚顺市发展低碳支撑产业进行城市转型的可行性,并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地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为抚顺市进行低碳支柱产业城市的转型提出了对策及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梳理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研究热点迁移情况。【结果】结合主题词频次,采用可视化及时区分析发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热点从可持续长效机制、低碳转型路径与模式、生态转型效率评价演变到绿色发展。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完善,2017年后“高质量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学者的研究,从绿色、协调、智慧和民生4个方面界定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生态转型、创新发展、智慧手段以及民生改善4个方面理解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从经济高质量角度梳理了学者对城市转型发展能力测度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研究热点,从资源环境、技术创新、区域发展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困境;结合现代智慧技术,从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4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结论】研究认为构建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测度体系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式发展、智慧式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管理和资金支持进行革新;以智慧生态建设为手段,在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创新,有助于资源型城市摆脱现实困境,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先  靳赟昊  夏钰 《中州煤炭》2022,(9):209-215
业链层面的低碳化是实现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以煤炭产业领域典型的煤—电—化产业链为例,探索该产业链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过程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相应评价模型,分别对该产业链的碳排放情形和产业链整个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煤—电—化产业链碳排放主要源自煤炭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费,对产业链低碳发展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产业链能耗;根据研究结果,从企业和政府2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煤—电—化产业链发展低碳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锋  蔡永乐  王凯  秦冬冬  张峰 《煤》2022,31(1):34-38,50
煤炭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中共第一城阳泉市依矿而建、因煤而兴,目前已处于煤炭资源衰退期,城市转型发展任务紧迫。基于阳泉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以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关键技术为重点,分析了阳泉城市转型的必要性,系统性地揭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阳泉城市高质量转型的五项主要对策。研究结果对促进阳泉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探索一条适合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研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特征和必要性,并以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路径重构的掣肘因素作为切入点,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区域结构转型、资源配置转型以及生态转型等多个角度探索了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路径,并提出了能够实现转型升级和路径重构的相应对策,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对于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矿区碳源/汇构成、损毁土地生态系统碳排放、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碳固存及矿区减排增汇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碳源包括植被破坏、土壤质地变化产生的碳损失和开采中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碳汇主要来源于已复垦排土场;矿产资源开发由点—线—面—网逐渐向外扩展,碳排放量大小受经济发展水平、采矿强度、开采规模、开采方式、技术水平等影响;矿区碳固存一般经历4个阶段即原地貌未扰动阶段、开采扰动阶段、采矿后复垦阶段和平衡阶段,碳固存大小受植被类型、复垦措施、土壤理化性质、坡度等影响;矿区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及时有效的复垦,实现"低排放、高碳汇、高效益"的发展状态。针对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减排增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偏煤”的能源结构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双碳战略大背景下,能源转型势在必行。以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指标回路法构建并优化能源转型能力指标体系,运用PFHWD-TOPSIS模型对2006-2020年山东省资源型城市能源转型能力进行测度,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能源转型能力的各要素水平。研究发现:山东省资源型城市能源转型能力整体梯度大致呈正态分布,且均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淄博市、泰安市能源转型能力位居前列且远高于其它地市,枣庄市和莱芜市相对较为落后;龙口市能源转型能力位居前列,淄川区和新泰市相对较为落后;能源供给能力、能源消耗结构、能源消耗强度、技术研发强度、产业社会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的分别为能源供给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人均全社会用电量、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大中型企业R D全时人员数、新能源产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20.
区域视角的长序列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研究对低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意义。针对中国地市级及以下尺度数据难以获取、统计标准存在差异、从时间长序列角度对矿业型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研究较少等问题,基于夜间灯光影像数据模拟估算了1995~2017年华北矿业型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对矿业型城市进行多维研究,分析不同矿业型城市碳排放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较高的矿业型城市为成长型煤炭型、再生型铁矿型、成熟型铁矿型以及成熟型煤炭型中的张家口市、忻州市和赤峰市;强度效应是促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的重要手段,结合人口效应、规模效应的调控,通过科学的低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增加,加快矿业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