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数据传输网络与陆地网络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征:网络边界和路径以及通信资源的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通信介质的异构性和节点性能的非对称性、海洋通信网络资源构成的复杂性和能力局限性以及海洋空间网络用户构成的复杂性和大流动性及低密度分布等。针对上述特点,从业务特征、网络构成、网络特点、体系架构方面探讨海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重点指出体系架构面临的 5 个方面挑战,包括自适应性、智能组网、透明传输、漫游支持、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2.
姜胜明 《通信技术》2023,(8):944-949
针对现有通信网络体系所存在的脆弱性问题,在海洋互联网所提出的“尽最大努力组网”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竭力组网体系,以形成能覆盖由海洋、陆地和空天所构成的整个空间的网络体系。它不仅是对现有通信网络体系的有效补充,而且通过综合利用一切可使用的通信网络资源,能极大地提高通信网络的抗毁性和生存能力,是实现空天地海通信系统一体化、应急与常规通信系统及平时与战时通信系统相互协同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受到极大关注的一个行业,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常常也会优先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伴随着视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与影像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出发,对我国发展海洋激光雷达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海洋激光雷达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激光雷达建设规划与已发射星载激光雷达的情况,提出未来星载海洋激光雷达的发展方向,以及在轨预期数据应用产品,讨论了星载海洋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给出了“十四五”期间海洋激光雷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海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海洋观测网孤立、碎片化的传感数据已经难以满足我国海洋观测领域的需求,低成本投入、低功耗运作、互联互通的海洋物联网是海洋信息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介绍了海洋观测网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并在浙江大学摘箬山岛海底观测网络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海洋物联系统架构以及一系列海洋物联网关键设备与平台,包括小型化海洋中控机、水声通信机、窄带物联网浮球、坐底式试验平台、便携式声学释放平台。未来,海洋物联网将向着轻量级、通信方式多样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接入陆地互联网,实现“空天地海”万物互联。  相似文献   

7.
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言,仅仅依靠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是不足以把握未来发展机会的,还有更多关键的因素需要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这其中,又有哪些因素是最为关键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结合他们的看法,对于掌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脉搏有着巨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初乃良  陈伟人 《电子技术》1990,17(7):17-18,36
海洋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大多采用电缆馈送信号再由打印机打印的记录方法,七十年代引进海洋仪器大多采用磁带记录,这在技术上是进了一大步,但该方法的可靠性有待提高,因为在水下记录时,磁带常会卡住,丢失了许多宝贵的观测数据。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是引入了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使海洋仪器由逻辑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通过DVCC-51 Ⅲ单片机开发系统,研制了单片机控制自动采水器和表面温度测量仪,在海洋研究中发挥了作用。前者曾在1988年胜利油田海域采到了8级大风时的水样,对研究海洋中泥沙运动、沉积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后者曾随去日本的海洋考察船出访东京,并首次高精度地测到西太平洋航道表层的温度变化资料,受到黑潮调查课题的中日两国专家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Internet开始用于军事,后迅速扩大到全球各行各业,乃至人类的日常工作与学习,Internet与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身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由电走向光,再由光走向更高层次的量子Internet。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海洋浮游生物的观测,设计了大相对孔径、水下浮游生物观测专用变焦显微光学系统。该系统利用Zemax软件实现,物距模拟海水介质,采用平面水密隔窗,设计像面尺寸为8.8 mm×6.6 mm CCD感光板,显微成像系统倍率变化范围为1.0~4.0。变倍过程中数值孔径为0.15,物方线视场范围为8 mm×6 mm^2 mm×1.5 mm。最大视场下,奈奎斯特频率50 lp/mm处近轴视场和1视场的光学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成像系统的畸变控制在3%以内。该显微成像系统结构简单,可以满足较小尺寸的浮游生物成像,为浮游生物的分析及浮游生物种群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开始用于军事,后迅速扩大到全球各行各业,乃至人类的日常工作与学习,Internet与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身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由电走向光,再由光走向更高层次的量子Internet.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行业企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升级概念蕴含了深层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互联网+"理念的解析,从其本质分析入手,深入研究了"互联网+"的多维模式,以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的角度剖析了"互联网+"发展的支持条件,并预见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言论     
《世界宽带网络》2013,(9):18-18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革自己的命!此前以PC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很快就被移动互联网革了命.移动互联网还没有站稳脚跟,互联网电视又来了!我的预测是,消费者的眼球会在移动屏幕和电视屏幕之间游弋。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如果不革自己的命,就会被别人革命。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3G和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一种新类型的消费电子设备已经出现,它配备全功能的互联网浏览器,并能在4~6.5英寸的屏幕上全屏显示网页.目前业界称这种设备为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从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定义出发,探究了移动互联网设备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国内外移动互联网设备发展情况,分析移动互联网设备对产业链产生的影响,并对MID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新业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由窄带向有线宽带、无线宽带、电视宽带升级,网络终端由PC向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推进以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加速融合,网络应用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加深,尤其是在商务、娱乐等领域,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层出不穷。基于现有的技术和业务发展,本文讨论了目前在固定互联网领域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内正在或即将兴起的一些典型业务。  相似文献   

16.
17.
《IT时代周刊》2007,(3):34-36
中国互联网从初期的燥热到遭遇泡沫,再到东山再起,在互联网浪潮的躁动中,商业模式和互联网特色一直是人们苦苦寻觅的命题。 2006年,对于中国互联网市场而言,似乎没有太多的好消息。搜索引擎市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长后,下半年的增长明显放缓。Google中国、雅虎中国、MSN中国主帅易主引发了业界对盈利模式的又一轮探讨。 在过去的时间中,中国互联网尽管经历了第一次炼狱般的洗礼,但现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仍属于幼稚阶段。因为正在被看好的未来互联网几大热点,其实依然没有可以做支撑的合理的商业模式,这场高潮仍是虚热。 无论是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司,无论它被冠以怎样的“新知识经济”头衔,它都还是一个公司,必须依靠收入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在第二轮互联网经济热情高涨之际,我们更需要理性地去看浮华背后的商业模式。 为此,《IT时代周刊》与易观国际在这万象更新之际,通过对2006年的回顾以及对2007年的预测,盘点整理出互联网的10大创新模式,这些模式的创新不再是形式上的,而是以业务为基础的创新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并非天然属于PC互联网企业,PC互联网企业若不主动变革,将很可能会败下阵来。尽管目前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但我们并未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户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的应用和服务几乎都是由PC互联网企业提供的,而且多数是"手机版PC应用",其界面和功能都与PC雷同。于是,有很多人认为,新浪、腾讯、百度等PC互联网企业将天然地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当然是一种错觉!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特性不同事实上,从平台到应用,在许多方面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19.
海洋激光雷达是探测上层海水并构建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重要遥感设备。文中将激光雷达实验数据与MC (Monte Carlo)仿真、解析模型、原位数据进行综合对比,检验它们的匹配程度。与实验实测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相比,MC仿真和解析模型均有很高的一致性(R^2>0.97),将原位漫射衰减系数(Kd)近似代入普通激光雷达方程也有较好的一致性(R^2>0.92)。反演得到的激光雷达衰减系数(α)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MC仿真和解析模型具有更佳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海洋激光雷达实验结果能与MC和解析模型的仿真结果很好地匹配。  相似文献   

20.
蒲实 《现代传输》2007,(5):15-19
乐观、积极,让她一直游刃于飞速变换的互联网行业;合作、开放,让她成功开拓了全球最大互联网平台中国区的业务;敏锐、追求完美,更让她开始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冒险……这就是钱坤,dotMobi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一位漂亮、睿智的互联网女性领袖。 钱坤女士毕业于外交学院,并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MBA学位。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10年后于2005年重新回到中国。钱坤女士2007年4月被任命为dotMobi公司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在加入dotMobi公司之前,钱女士作为Verisign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全面负责Verisign在大中国地区的业务拓展、政府和运营商关系以及市场营销等管理工作,并成功地使中国市场成为.com/.net以及中文域名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区域。 钱坤女士在亚太地区拥有超过16年销售、商务拓展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丰富经验,除Verisign之外,还曾任职于多家全球领先通讯和互联网公司,其中包括沃达丰(Vodafone),荷兰动力学(国际)有限公司(Kinetics International BV Netherlands)等。2007年8月22日,《现代传输》特别访问了钱坤女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