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顾国安 《中国激光》1980,7(12):36-39
实验研究了二维激光扫描显示记录汉字的方法.采用声光扫描器作文字垂直方向扫描,振镜作水平方向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记录的文字质量好,速度高,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2.
新型四通道计算全息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王丁  贺云龙 《激光杂志》2007,28(2):55-56
提出了一种新的制作四通道计算全息的方法,它在双通道计算全息的基础上通过在一个抽样单元中放置两个宽度和高度均可变化的矩形,实现在u方向和v方向各记录两个物体的信息,从而可以一次性记录四个物体.该方法已经在实验中得到了印证,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原理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平面合成彩虹全息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记录平面合成彩虹全息图的空间分割记录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彩虹全息图不仅可以在白光下再现一动态图象,而且可以用常规方法进行模压复制.文中描述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装置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脉冲MOS结构的I-C瞬态曲线确定产生寿命的深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淼 《半导体学报》1986,7(4):427-432
本文分析了MOS结构的电流和电容对阶跃电压的瞬态响应过程.应用较精确的产生区模型,提出了由脉冲MOS结构的I-C瞬态曲线确定产生寿命τ_g的深度分布的正确方法. 在实验上,本文提出了直接记录I-C瞬态曲线的实验方法.本文指出,依据这样一条直接记录的I-C瞬态曲线,就可以确定产生寿命τ_g的深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平子良 《中国激光》1997,24(5):439-441
提出一种用非线性晶体的相位共轭特性记录扫描全息图的方法。给出了记录方法的基本原理、记录光路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光源实现全息照片的场景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较大场景的伞息照片,采用了多组同类廉价激光器同时照射被摄物和全息干板,单次记录或多重记录全息图的方法.克服了由于受到激光器功率和激光光源相干长度的制约而引起的高的拍摄费用.经过实验,能获得拍摄场景达125°、清晰的全息照片.  相似文献   

7.
汪国磊 《数字通信》2014,41(5):70-73
传统的教学实验系统是采用有线串口与PC之间通信,无法移动设备,针对这种缺点,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便携式的数据采集处理实验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在实验中的需求,提出设计思想以及实现方法.介绍Android平台的采集数据、记录数据、绘制曲线和现实拟合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验证和发现规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符合实验所需功能.  相似文献   

8.
用空间域相减法提高电子全息图再现像的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数字电子全息记录和再现过程中利用空间域相减法消除自相关项影响的实验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适当改变电子棱镜的电压实现同一样品的离轴电子全息图和像强度分布图的实验记录;在图像相减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同时使零级衍射谱的总能量趋于最小值的迭代算法来消除记录过程中全息图和像强度图之间可能存在的能量和位置偏差。给出了有关的实验和数据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赵鹏  周立民  张勤 《中国激光》1997,24(2):191-192
给出了一种用图像板记录医用X光透视图像,用激光扫描读取由计算机对该图像进行数据处理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医用X光图透视图像的分辨率要求,并明显优于传统的医用X光胶片来记录透视图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比特记录型光记录的记录密度受衍射极限的限制.为突破此极限,则利用近场光学对光记录进行了研究.作者提出一种专门用来读取高记录密度媒体的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无孔径近场显微镜技术.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上和理论上的探讨,并指出可以兆赫兹的速率读取256Gbits/in~2的记录密度.系统是一种采用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反射式无孔径型近场显微镜,用光信号的相位变化读取探头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引力进行距离控制,探头以1~5MHz振动.在实验中,将电子束曝光获得的实验用图案(256Gbits/in~2在10nm距离的位置进行探头扫描,以30dB的S/N读取.此外,根据测定信号的谱图,可以得出能以8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激光噪声特性对激光的许多应用有重要影响。一些激光应用技术如激光通讯、精密测量、信息存储、光传感技术、视频圆盘录相系统等,对激光噪声电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在Ha-Ne激光中存在多种振幅噪声,放电电流噪声是其中最严重的噪声源之一,许多作者已作过抑制这些噪声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抑制激光噪声的一种新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运用此原理抑制激光噪声的效果。二、原理和方法相斥减噪原理主要建立在这样一种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即认为正柱区放电电流中电子流动的“紊流”状态,构成了放电电流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紊流”状态,则放电电流噪声增加;减少“紊流”状态,则放电电流噪声减小。并且认为,如放电毛细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式识别进行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模拟电路进行分析,按照电路结构对其按树枝形逐级划分建立故障集;将模式识别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法以及近邻法推广到可以进行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讨论了该方法的原理以及建立字典进行诊断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13.
浅析计算电磁学中矩量法的重要分支——特征基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计算电磁学中矩量法的提出、原理以及发展应用,并对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征基函数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着重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背景、原理、分类以及加速技术等。研究表明,该方法基于分块技术,降低了矩阵阶数,节省了内存,适用于处理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也非常适合于并行计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方法是一种先进的时频分析方法,非常适合于对非平稳故障微弱信号的分析处理。文中介绍了EEMD方法的原理与算法实现步骤,重点分析了EEMD方法避免模式混淆的机理。利用EEMD方法对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成功提取了小齿轮磨损故障特征,验证了EEMD方法在故障微弱信号特征提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A new off-line method, called the robust iterative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with modified residuals, is presented for robust identification of systems in this paper. It is based on Huber's minimax principle and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principle. Proof of convergence for the proposed method is given along with some results of simulation. Comparison with both nonrobust methods and robust methods proposed earlier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better accuracy of estimate and speed of convergence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混沌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提出一种利用Duffing振子实现PSK信号解调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证明了文中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将该方法和传统的PSK信号解调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复相关技术的频率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声学多普勒测速的复相关技术频率估计方法.通过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及其实现,表明该方法符合声学多普勒测速原理的要求,且运算量小,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受噪声影响小,测量结果的误差小.因而该方法在声学多普勒测速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论述了三电平逆变器SVPWM的原理,利用最近三角形合成规则,推导了三角形定点矢量的作用时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判断中点电容电位而合理选择和分配小矢量的无电流传感器的中点电位控制方法,并作了具体阐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不良信息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不良信息识别方法,其中应用了多层防护、抗原识别、阴性选择、克隆选择、协同刺激及免疫应答等免疫原理,并对检测规则生成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识别率、误判率与漏判率方面都优于传统的不良信息识别方法,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tlab的相位式激光测距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鉴相方法,采用双调制频率的方法解决了测量距离和测距精度之间的矛盾,采用差频鉴相的方法减少电路复杂度。首次基于模块化的思想,运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实现了系统的原理分析,对频域数字测相、数字同步解调测相法和自动数字测相法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证明了实现一个高精度、快速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实际设备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