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亚楠  于国庆 《通讯世界》2017,(19):288-289
当前我国的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与如今我国提倡的节能环保和低碳出行的理念相一致,近年来获得了非常好的应用趋势.而低速纯电动汽车其自身所需要投入的技术成本较低,同时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所产生的污染和能量消耗情况也较低,在整个纯电动汽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纯电动汽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的器件就是整车控制器,对于保证车辆行驶中的安全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对于低速纯电动汽车来说,如何保证其车辆的性能是重点问题,这其中就需要整车控制器去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月3日,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针对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动态和电动汽车重点专项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研讨。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面向纯电驱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单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不能同时兼备的不足,设计开发了双轴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针对双轴驱动电动汽车动力构型的特点,开发一款基于MC9S12XEP10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整车控制系统。在分析整车控制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整车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开发了整车控制软件。实车测试结果为0~30 km/h加速时间为3.25 s,0~50 km/h加速时间为6.5 s,最高车速可以大于100 km/h。实车测试表明所开发的整车控制器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三种技术路径:改进现有发动机和整车系统的能效,在现有发动机上使用更清洁的非石油燃料以及汽车电动化。各种绿色汽车技术将长期共存、互为补充,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和节能减排潜力,电动汽车很有可能成为中长期内(2015年~2030年)最重要的技术路径。电  相似文献   

5.
前言 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汽车的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电动汽车以无(低)污染、高燃油经济性、高性能和低排放的优点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解决两大关键问题:即能量存储和动力驱动问题,由于短期内动力电池贮能不足的问题很难解决,于是能量管理技术就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高巧玲 《电子世界》2016,(4):189-191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及日益加重的环保问题,以电能来代替其它能源的运输工具——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而电动汽车的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充电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有线充电需要人工插拔,充电电压高,电流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无线电能传输因能解决电气设备的灵活性、安全及环保问题而备受关注。文章主要介绍基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的要求,设计了基于ICPT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简称BEV)是一个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本文基于深度学习中的遗传算法从理论和实践研究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和设计,将纯电动汽车整车的能源消耗作为遗传算法中的目标函数,纯电动汽车整车的动力性需求将作为遗传算法中约束条件,由此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单位距离的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消耗,从而提高整车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纯电动汽车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青睐,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和电机驱动热管理系统、空调热管理系统三大系统技术成熟度的制约.本文将从结构布置和控制方式方面研究讨论,提供建议,以减少电池能耗,增加续航里程、提升整车可靠性和舒适性,希望能为EV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为某电动汽车设计了一款集成TPMS功能的仪表盘,将TPMS接收器以子板的形式在仪表盘上实现,降低了独立安装的成本和不便,同时可方便安装和拆卸,以满足不同电动汽车配置的要求.根据TPMS、仪表盘的工作原理及其集成方式分析了系统结构、TPMS天线设计和仪表盘软件设计.采用SP37设计TPMS发射器,通过独特的天线设计解决了发射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设计自适应控制算法解决了仪表盘指针平滑运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中德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交流会并致辞。他强调,要深化中德标准化技术合作,用标准引领电动汽车技术持续创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更好发展。田世宏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标准化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国家标准委会同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等有关部门,构建了部门间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共同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已发布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8项,初步建立了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委将不断完善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标准体系,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技术的成长历程和介绍微光子技术及其集成化芯片(集成光路)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尚处于少年阶段的微光子与集成光路技术要面对的难题,进而探讨未来通信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对集成电路与集成光路的要求。不难得出,在集成电路向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简称SOC)发展、强力推动着通信技术与产业进步的同时,微光子与集成光路开始从科学研究步入工程应用与商用,并将首先应用于通信网骨干传输领域,推动通信网向更高、更快的层次发展。尽管集成光路在其它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集成电路技术解决不了的,如速度等问题可望由集成光路解决,从而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电动汽车的组件中,能量管理电控系统的性能与整车的动力输出、电池管理水平、可靠性等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通过研发高性能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电控系统,实现整车可靠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在提高能源效率与减少污染的同时,也为电网带来了不可控性。控制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根据实时电价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V2G控制策略。用对数函数构建电动汽车电池荷电状态与充/放电下垂系数的关系,再用调频电价信息进行修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在完成调频任务的同时,也符合电力市场的需求与用户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各国政府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发展,动力技术成目前市场推广最大障碍,而优秀的电池管理技术可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并提升性价比。  相似文献   

15.
王阳元  康晋锋 《半导体学报》2002,23(11):1121-1134
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互连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互连集成技术在近期和远期发展中将面临一系列技术和物理限制的挑战,其中Cu互连技术的发明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展之一,也是互连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之一.在对互连集成技术中面临的技术与物理挑战的特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评述了低k介质和Cu的互连集成技术及其所面临关键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对三维集成互连技术、RF互连技术和光互连技术等Cu互连集成技术之后的可能的新一代互连集成技术和未来互连技术的发展趋势给予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互连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互连集成技术在近期和远期发展中将面临一系列技术和物理限制的挑战,其中Cu互连技术的发明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展之一,也是互连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之一.在对互连集成技术中面临的技术与物理挑战的特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评述了低k介质和Cu的互连集成技术及其所面临关键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对三维集成互连技术、RF互连技术和光互连技术等Cu互连集成技术之后的可能的新一代互连集成技术和未来互连技术的发展趋势给予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光子集成电路(PIC).可能成为解决建设大容量光网络成本问题的“新希望”。根据独立分析公司HeavyReading一篇谈到光子集成与未来光网络的新报告中指出,在现今PIC技术发展过程中.器件和系统制造商面临严峻的挑战.光子集成技术是网络运营商扩展网络以满足带宽增长.同时降低单位成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做出相应的技术问题阐述,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研究,希望能为后续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当前的研究瓶颈带来一定的突破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环节在于磁耦合结构的技术应用方面、能量传输控制技术方面以及电磁兼容的应用技术方法这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19.
能源的短缺和燃油汽车无法最终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汽车工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近二十年中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蓄电池技术,特别是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汽车工业重新将目光投回到电动汽车上,从动力系统方案上来区分,电动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本文将对电动车用电机发展概况及其驱动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针对DVB图文的终端软件解决方案,介绍了该方案基于UML技术的建模设计过程,分析了解码,存储,导航等关键功能,提出了操作系统抽象和回调处理页面显示的思想,解决了组件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问题,最终完成了一个可被广泛集成的通用图文处理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