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PI(深度分组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多种流量和业务分析系统,是完成流量识别和处理的第一步,并已经被广泛部署在现网中.随着DPI技术的不断深入,大量的DPI设备嵌入带来的管理和资本成本上升也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传统DPI设备部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SDN/NFV技术给出了更先进的嵌入DPI软件的新型智能化网络体系和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2.
DPI测试方案     
1 需求分析 DPI(深度报文检测)技术是业务检测、识别和控制的技术.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DPI,已被各大运营商和主流产品供应商采纳,且已在广泛的测试和在线应用或者试应用.对现网应用进行业务识别、流量和客户行为分析,进而根据要求进行业务控制是运营商必然的选择.通过DPI技术可以给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即通过DPI技术区...  相似文献   

3.
运营商统一DPI (Deep Packet Inspection)系统通过最少的采集点获取全网最全量的数据,实现部署位置合理化、设备功能规范化、数据格式标准化.运营商通过建设统一DPI系统解决了链路重复采、重复存、重复分析以及数据格式不标准等问题,符合未来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需要.但在以往的系统建设过程中,采用传统采购模式,导致在同一部署位置出现异厂商设备,而现阶段技术方案又不能很好解决异厂家同源同宿的问题,且较长的采购周期造成采购结果和省内实际需求不匹配.为解决以上现网统一DPI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采购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现网系统同源同宿以及采购周期长的问题,推进统一DPI系统在全网的建设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华为设备实现的TD网络DPI业务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实现基于业务类别的实时监控,增强客户感知的保障能力,运营商迫切需要对业务类型进行识别.本文对DPI业务识别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基于华为设备实现的TD-SCDMA网络DPI业务识别方案.  相似文献   

5.
HTTPs加密流量识别主要采用HTTPs域名回填方案,对不能解析出HTTPs业务的域名的记录,通过DNS消息中返回的IP地址和HTTPs消息请求的目标IP进行关联,从而回填HTTPs消息的域名。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机器学习对HTTPs加密的用户面流量的识别研究,进一步识别出业务类型以及关键字段,提供页面浏览及视频业务的性能指标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所需字段信息。将机器学习在HTTPS识别中应用,突破识别技术难题,增强了DPI业务识别能力,提升了业务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基于ELK搭建的CDN日志分析系统的架构,以及日志采集、日志解析、日志存储、分析呈现等模块现网部署配置方法,实现CDN多厂家日志的汇聚展现,并可按照服务分组、业务域名以及物理设备等多维度,可视化呈现和监控预警,突破运营商在现网运维中的困境,极大提高运营能力与排障效率。  相似文献   

7.
WAP网关HTTP流量分流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启良 《电信快报》2013,(10):13-15
移动互联网日益增长的流量对WAP(无线应用协议)网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其中大部分流量并不是必须通过WAP网关代理。采用DPI(深度包检测)解析分流+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代理缓存的分流方案,利用DPI技术将流入WAP网关的流量进行解析,对其中的HTTP业务访问流量进行分流,通过HTTP代理方式和缓存技术提供业务服务。方案能有效减轻运营商在WAP网关扩容建设中面临的软件License(许可证)费用过高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与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8.
IP网流量经营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而DPI系统部署是实现IP网流量经营的基础。本文介绍了DPI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分析能力,并对DPI应用场景及系统部署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热点应用层出不穷,业务的码流识别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趁之机,通过利用网络漏洞和设备处理机制缺陷的流量欺诈现象时有发生,这给流量经营、内容网络的发展带来影响。湖北公司高度重视流量欺诈问题,通过对现网的统一DPI系统进行改造,开发了一套流量欺诈识别系统。通过开展流量欺诈识别分析工作,进行计费损失预防、追回,抑制用户的欺诈行为的不良传播,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用户质量。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DPI(深度报文检测)系统部署的现状,描述PS(分组交换)域侧上网日志和互联网侧上网日志各自解析的内容及关联的原理,针对互联网侧存在的非对称路由问题,结合现网各DPI厂家的系统架构和话单合成方式,提出不同场景下的非对称路由XDR(信令及业务的详细记录)合成的解决方案,对移动用户上网日志全程关联的实现方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领域,需要对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采集获取,其中就包括网络实时流量的采集获取,传统DPI技术对采集流量的识别能力有限,使用新型DPI技术,可以实现流量精准识别,使安全要素数据的采集更加准确、有序,采集目标范围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2.
张劼  呼斯楞 《电信快报》2014,(11):36-39
随着各类网络业务的普及,运营商均采用了DPI(深度包检测)技术进行业务识别,但由于网络协议众多且更新速度快,各厂家实现DPI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使得兼容性差、分析效率低、开放性差。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对DPI系统规范化进行简要介绍,并分别针对DPI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设备、后端综合分析系统及其通信接口所满足的规范化要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运营商企业内部深度包检测技术(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系统为烟囱式部署,存在重复采、存、开发和数据格式不一致等现象,无法形成全量数据的全视景,没有充分体现数据价值,导致在其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建设投资和数据有效复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宽带用户和手机用户的急剧增长,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发现和识别种类繁多的网络业务,并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网络业务,急需对全网DPI设备部署位置进行整合,减少DPI采集点和设备数量,实现多个应用系统使用同一采集点的DPI设备复用机制,通过最少的采集点获取最全的数据。文中对运营商互联网DPI系统部署场景、链路接入方式、部署方案、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力求为互联网DPI系统部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DPI技术助力运营商精细化运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细化运营是运营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DPI技术是实现精细化运营的基础之一。新型的DPI设备在功能、性能、实现和部署方面都有别于传统设备,这样的DPI设备才真正能够帮助运营商实现精细化运营。本文分析了DPI对运营商的现实意义,介绍了传统DPI设备及部署方式并分析了其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DPI设备及部署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独的深度数据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技术无法识别加密报文,以及基于流量特征识别方法对流量检测的模糊性等问题,采用DPI和基于流量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对Ares协议进行精确的识别,以提高对Ares协议的识别效果,实验表明准确率可以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第4代移动通信网络(4G)商用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运营商对业务流量的监测也显得格外重要。首先通过对移动分组网络数据进行解码预处理,合成基于传输流的xDR,然后结合DPI技术和DFI技术的互补优势,实现移动分组网络的业务识别和统计。经过现网数据测试,本方案能够很好地对移动分组网进行业务xDR合成和流量识别统计,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识别准确性,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对4G时代移动分组网络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PHS网络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现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支撑小灵通的服务品牌,PHS系统无线设备入网前的验证测试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详细阐述了无线设备入网前验证测试的各种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实验室模型机测试、外场试验田测试、话务指标分析以及用户投诉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管道运营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前移动运营商的关注重点,而DPI技术是提升网络对用户及业务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文中详细分析了DPI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对网络能力的影响方式,进一步讨论了移动运营商部署DPI设备时需考虑的网络演进、业务需求、经济性等影响因素,给出了部署策略与组网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运营商全业务网IP化的发展,承载传送网IP化已是大势所趋。PTN(分组传送网)技术自提出后便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地城域传输网IP化演进的主流技术之一,在现网中获得了大量应用。文章介绍PTN网络的产生背景和主要技术优点,详细阐述PTN网络测试技术,包括PTN网络的以太网性能测试、网络保护能力测试、设备性能测试及QoS(服务质量)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技术》2012,(9):103
近日,中兴通讯ZXCTN 6500设备在南京移动顺利完成LTE业务L3 VPN承载功能测试,成功承载现网LTE业务,测试指标优异,性能突出,能够有效支撑大规模LTE网络的商业部署。本次LTE现网测试中,汇聚接入设备为ZXCTN 6000核心环由4套ZXCTN 6500设备组成,严格按照中国移动集团PTNL3 VPN测试规范进行,除验证L3 VPN基本功能: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