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要使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除了要加强对网络管理外,还要采取完善的网络安全性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本文分析了网络面临的威胁,着重讨论了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等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在档案信息管理网络中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分层次的系统模型,实现了入侵检测和实时响应的分布化,同时增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灵活性、可伸缩性、鲁棒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何大坚 《电子世界》2012,(11):101-10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入侵检测技术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保护计算机安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和预警技术的含义,并对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和分类,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标准,剖析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性,最后是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王丁  王鑫  运海红 《信息技术》2006,30(6):102-103
在分析国内外入侵检测系统的现状、构件方法、运行特点等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提出开发一个基于公共漏洞列表(CVE)的实时入侵检测专家系统。以国际公开的CVE列表所列漏洞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了实时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5.
入侵检测技术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遗传算法.统计模型、神经网络、人工免疫系统等入侵检测技术趋势,并指出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将防火墙、密罐和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漏洞扫描原理、种类、常用的扫描工具,然后详细分析了通过nmap工具和nessus工具检测系统端口和漏洞的方法,并通过检测出的EternalBlue永恒之蓝漏洞进行了系统安全性分析和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如访问控制、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网络反病毒作了介绍,对PKI技术作了重点分析,以此为网络信息安全性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有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有关协议和传统的监测系统相结合,通过协议的规范性来减少网络监测系统的工作难度,利用模式规范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文 《信息通信》2013,(10):17-18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化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安全和防护方面逐步增加了多种管理手段,如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和网络性能,流量监测等。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管理手段,降低管理复杂度,增强全网系统级的安全运行管理,需要对各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报警记录和处理结果进行多维度审核、多层次关联、跨设备分析,从而达到可量化、可视化、精细化的整体安全管理,加强信息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漏洞攻击分类研究对于系统地分析计算机系统脆弱性和攻击利用的技术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构造高效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对现有漏洞攻击分类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检测的漏洞攻击分类方法-ESTQ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信息安全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信息安全与网络的防护能力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回顾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在阐述入侵检测基本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各种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数据挖掘技术是克服目前入侵检测系统局限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蜜罐系统和蜜网系统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采用无线通信接入的配电网中,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分析通信网中传输数据来判断入侵事件.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IDS,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网无线通信网络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由带有门控循环单元、多层感知器和Softmax的循环神经网络组成.攻击测试基准实验结果表明IDS防御的有效性,在KDD99测试数据集上,其误报率为0.06%,总检出率为96.43%;在NSL-KDD测试数据集上,其误报率低至0.86%,总检出率则为99.33%.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TD-SCDMA的室内覆盖的规划思路、实现技术方案角度出发,给出了目前TD-SCDMA室内覆盖的整体情况,同时针对目前TD室内覆盖测试缺乏统一评估标准的状况,结合一些测试实例经验,提出了一套测试评估体系。文章最后对TD-SCDMA室分系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数据业务下载的重点指标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吕智勇  王燕  张束 《信息技术》2006,30(5):170-172
将生物免疫系统的原理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免疫的多Agent入侵检测系统。组成该系统的Agent在网络的各个节点间流动.实时监测网络状况,同时Agent能够互相识别各自的行为并能根据潜在的策略采取适当的反应。与其它的入侵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增加了层次性、分布性、可适应性、健壮性、自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鉴于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误报率高和智能性低等缺点,本文研究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提取出用户的行为特征,总结入侵行为的规律,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规则库来进行入侵检测,提高了系统报警的准确率和系统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刘雪飞 《电子器件》2020,43(1):180-185
为适应大数据背景,提出一种基于电力调控数据挖掘的混合IDS自动构建方法。该系统利用公共路径挖掘算法,将同步相量测量数据和调控日志相融合,自动学习各类场景,并将系统状态遍历匹配到公共路径做出分类决策。为验证该方法,搭建了一个包含25个场景的试验平台,并对三母线两馈线系统进行训练和评估,其中90.2%的场景被正确分类。结果表明该IDS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可适用于电力调控要求的任务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IDS)与其他多种安全产品的联动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其他功能,并简单展望了入侵检测产品的近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IDS)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IDS的发展趋势.包括:改进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准确率;检测和防范分布式攻击及拒绝服务攻击;实现IDS与其他安全部件的互动;IDS的标准化工作;以及IDS的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基于SNORT的IPv6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实现IPv6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规则构造和解析、IPv6包结构解析、IPv6快速规则匹配、IPv6分段重组、对过渡技术的支持、兼容IPv4等,并以SNORT的最新版本V2.2为基础实现了一个支持IPv4、IPv6和过渡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测试,该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各种常见的IPv6入侵行为,在最小包长情况下能达到百兆比特每秒线速。  相似文献   

20.
The efficacy of a system for long-term intramuscular activ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 as a ventilatory prosthesis was evaluated in seven dogs. Five dogs underwent chronic bilateral intramuscular diaphragm stimulation (IDS) for 61 to 183 days at stimulus parameters selected to evoke at least 120% of the animal's basal ventilation. Two dogs maintained as controls did not undergo chronic stimulation. The ability of IDS to provide long-term ventilation without diaphragm fatigue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ventilatory capacity of IDS, the effects of chronic IDS on diaphragm contractile properties, and the phrenic nerve recruitment properties of chronic IDS electrodes. Hemi-diaphragms with electrodes placed within 2 cm of the phrenic nerve trunk could be completely activated by 25 mA pulses having a 100 μs pulse width. The tidal volume evoked by IDS in this study was 167% (±48 s.d.) of that required for full-time basal ventilation without diaphragm fatigue. Evoked tidal volume increased after 8 to 9 weeks of chronic IDS for stimulus pulse intervals longer than 50 ms. Electrode recruitment properties were stable for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implanted electrodes. It is concluded from these studies that with properly placed electrodes IDS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reliable full-time ventilatory support without fatiguing the diaphra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