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缝道岔各部位的位移是无缝道岔技术状态的表现,其关键部位的位移还影响无缝道岔的安全使用,通过对使用一年的无缝道岔进行关键点位移现场测试和分析,其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说明所铺设的无缝道岔技术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
用有限元法分析无缝道岔的受力与变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建立能客观反映无缝道岔实际受力情况的计算分析模型,在吸收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无缝道岔钢轨纵向力及位移计算力学模型,并对我国12号固定型辙叉无缝道岔、大秦线12号可动心轨辙叉无缝道岔及秦沈客运专线38号无缝道岔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与无缝道岔两轨相互作用理论计算值和现场测试数据基本吻合。以两组合无缝道岔为例,据此模型对不同组合型式无缝道岔的组合效应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和用户界面设计语言UIDL,以铁路无缝道岔群为例,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了无缝道岔参数输入,完成无缝道岔群钢轨温度力和位移的有限元计算分析,便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缝道岔风轨纵向力与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无缝道岔是发展超长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而道岔区导轨、基本轨纵向力分布和位移的计算则是无缝道岔设计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固定辙叉单开道岔和可动心轨单开道岔钢轨纵向力及位移计算的力学模型,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度,并对60kg/m轨12号单开道岔进行分析,给出了钢轨纵向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固定式道岔钢轨纵向力及位移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固定式无缝道岔导轨、基本轨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道岔区钢轨纵向力和位移量的计算模型,并在京广线超长无缝线路试验段内测定固定式道岔的纵向力。理论分析及寮测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保证道岔安全运营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铁路无缝道岔计算理论的优化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针对铁路无缝道岔当量阻力法计算理论的不足,通过对无缝道岔理论的深入探讨,优化和完善了无缝道岔的计算理论,并通过理论与实验测试的对比,验证了优化后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为我国高速铁路进一步发展跨区间无缝线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与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俊杰 《铁道学报》1993,15(4):80-86
文章在理论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及线路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高速轨道结构特点,无缝道岔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轨道参数等方面提出了笔者的观点,为我国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和设计参数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缝道岔结构体系分析广义变分原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无缝道岔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无缝道岔设计理论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和方法得到公认。本文在继承现有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能量变分原理,提出了“铁路无缝道岔结构体系分析广义变分法”,将轨枕视为连续弹性基础上的有限长梁,对轨枕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钢轨轴向力和轨枕变形曲线的关系,在假设钢轨纵向位移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了无缝道岔结构体系各部分的能量,通过广州变分法建立了结构体系的平衡方程,最后用Monte Carlo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得出无缝道岔附加纵向力导轨位移等计算值。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38号无缝道岔纵向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道岔和无缝线路长轨条焊联,当轨温变化时,长钢轨的纵向温度力将直接作用于道岔,引起导轨,心轨的伸缩,因尖轨跟端与基本轨通过限位器或间隔铁连接,导轨,心轨与基本轨间又通过扣件,岔枕等联结零件相连,导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岔区钢轨给力的变化,采用建立在导轨,心轨与基本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纵向力计算方法,对38号无缝道岔纵向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在京秦线38号无缝道岔试验段,测定了不同温差情况下无缝道岔纵向力,现场试验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可动心轨无缝道岔的非线性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考虑扣件阻力、扣件阻矩、道床阻力及间隔铁阻力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可动心轨无缝道岔钢轨温度力及位移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分析软件。以秦沈客运专线18号无缝道岔为例,分析了不同阻力参数的影响,所得结论对无缝道岔的设计和养护维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