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蔚然  吴迪 《检察风云》2011,(16):65-67
"旅游团"、"购房团"、"炒煤团"、"炒蒜团"、"炒油团"、"波士团"等由富人们组成的各种令人羡慕、有地位的"团队",在媒体已不鲜见。然而,"乞讨团"在媒体上很少见过,有谁愿意把这一"团体"的"行动"诉诸报端呢?  相似文献   

2.
陈阳 《法制与社会》2010,(17):176-176
本文侧重体现"礼"与"刑"在为政之道中的作用及为政者适用"礼"、"刑"的不同在朝代发展中所发生的不同影响。此处的"礼"应理解为"大德","刑"应理解为"法的约束"。统治者无论是"重礼轻刑"还是"重刑轻礼",都必然导致一国因某种特定的原因而衰败,只有将"礼"与"刑"有轻有重、顺时顺势地结合并用,才能使国泰、使民安、使国富、使民强。  相似文献   

3.
张沥丹 《法制与社会》2010,(25):157-158
随着外国媒体对"两会"关注度的提高,"两会"的翻译也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们的官方网站人民网英文版将"两会"译成"twosessions"是值得商榷的,session指的是"议会会期",那么"twosessions"指的是两个议院同时开会吗?"两会"的翻译要以"两会机制"为依据,最关键的是要分清楚"两会机制"与"两院制"的异同,否则会给外国人造成误解。本文运用动态的政府过程方法,以立法决策为切入点,对中美两国立法过程中的"两会机制"和"两院制"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能为合理翻译"两会"做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鉴于提请检察委员会决定的案件汇报材料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检察实践,介绍"事实认定类"、"法律适用类"、"涉检访类"案件以及"批准逮捕"、"撤诉"和"抗诉"案件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汇报材料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1:100——这是我国目前器官移植中"供体"与"患者"的比例。供不应求之下,只有1%的患者能得到供体,保住生命。由此,一些"黑中介"应势而生,架起了"患者"与"活供体"之间的桥梁。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了活体器官买卖的"黑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梁治平先生的《法意与人情》一书出发,秉着其"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理念,从"国"与"家"、"礼"与"法"、"名"与"实"三对概念入手,试从古代的礼法中找到法意与人情的统一,希冀能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7.
金丝峡旅游景区位于陕西商南县西南部新开岭腹地,毗邻三省八县,以峡谷栈道,飞瀑碧潭,峻峰怪石,古树名木,奇花异草,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观而驰名,被誉为"秦岭奇峡"、"生态王国"。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消费者最信赖的旅游品牌"、"中国王牌景区"、"生态中国先进单位"等三十多项桂冠  相似文献   

8.
"知"和"欲"可以被分别用来对应罪过理论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知"和"欲"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知欲构造"可以用来对罪过形式重新进行分类,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将不属于罪过形式的一种。用"知欲构造"对罪过形式所作出的重新分类将有助于在刑法立法上适度紧缩犯罪圈和刑法司法上实现刑法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法下的民事诉讼中,"对物管辖"包括"纯正的对物管辖"和广义的"准对物管辖"。"对物诉讼"则可分为"纯正的对物诉讼"和"准对物诉讼"。原告既可以特定的人为被告提起"对人诉讼",也可以"物"为被告提起"纯正的对物诉讼"。在"对人诉讼"中,如果法院无法对被告行使"对人管辖",还可基于广义的"准对物管辖"获得对案件的管辖权。基于广义的"准对物管辖"的诉讼被称为"准对物诉讼",仅对特定的被告具有拘束力。基于"纯正的对物管辖"的诉讼被称为"纯正的对物诉讼",具有对世效力。"对物管辖"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责任的作用,且在一定情形下可以转化为"对人管辖",但"对人管辖"不能转化为"对物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必要借鉴美国法的相关规定,即要求我国法院以被告在我国境内可供扣押的财产为依据行使管辖权之前,应确保该争议与被告财产之间,或者被告与我国之间具有"最低联系"。  相似文献   

10.
王仆现任华阴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从警14年来,他忠诚践行了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数十个荣誉集于一身,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爱民优秀警察"、"破案能手"等等,并荣立三等功3次,而他领导的派出所则连年荣获"二级派出所"荣誉。他有一句我言:"当...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相似文献   

12.
黄丽娜 《政府法制》2011,(28):46-47
又到开学时,广东的中小学校长们的办公桌上"例牌"又会出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减负"的红头文件。校长坦言,之所以年年发,皆因年年做不到。与之相对的,就是近期频频涌现的"短命"政令:只执行了9天的江门"禁狗令"、8天即被叫停的"征收房产加名税";还有近期屡屡出台又"落不了地"的行政令:"挂号不超10分钟"、"关舱门半小时内必须起飞"……  相似文献   

13.
把"作家"、"博士"、"海归"和"贪官"放在一起,怎么都让人觉得古怪、别扭,无法接受。毕竟,作家、博士、海归是清高的象征;贪官贪污受贿,是遭人唾弃的对象。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而且"作家"、"博士"、"海归"和"巨贪"这多重身份偏偏组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汪风雄。汪风雄,原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北师大博士、美国访问学者,曾出版多本文集,其作品多次名列四川省图书畅销书榜首。  相似文献   

14.
“携带凶器盗窃”的理解与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八)将"携带凶器盗窃"列为与"入户盗窃"、"扒窃"相并列的犯罪类型,不受盗窃数额限制。这一规定对司法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对如何理解与适用"携带凶器盗窃"作一浅谈。一、对"携带"的理解(一)"携带凶器"是否要求向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明示"携带"本身并没有要求行为人将凶器对外明示或者让被害人知悉之义.  相似文献   

15.
王兵  张美香 《法制与社会》2010,(14):184-185
本文结合近期重庆"打黑"的最新实践,推论出:中国目前"涉黑"问题的实质是"反腐",而"反腐"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反掉党、政、司法机关内部的"黑保护伞"。没有了"保护伞"的庇护,黑社会性质组织才能在"烈日"的暴晒下无处遁逃。另外,"反腐"还应包括对那些虽没有"涉黑、涉腐"但"行政不作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舆论上提出直接的挑战,他们是一种"间接保护伞",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行政不作为"正是"保护伞"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和静钧 《检察风云》2010,(21):16-17
虽然刑"法"的价值功能在于"救济性",但刑"罚"则重在"报复性",两相均衡,方能达到威慑犯罪的目的。展望预期的"刑法大修",笔者认为,这场改革的成功点应在于解决"死刑"如何向"生刑"等值过渡。  相似文献   

17.
"瘦肉精"、"苏丹红"、"大头娃娃"、"结石宝宝"、"毒豇豆"……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些不忍回忆的民生之痛。在这样的食品安全形势下,部分消费者甚至把虫子当做“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覃晴 《法制与社会》2010,(36):174-174
传统的法理学或者法学习惯于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视为法律领域最重要的法现象,将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作为分析和解释所有法律问题的两个基本的范畴,可是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内涵,以及"权力"的地位如何,"权利"和"权力"的关系又如何,却是模糊不清,而"权利义务关系"更是停留于表面,而不去深挖"权利"、"义务"、"权力"背后所潜藏的社会性内容,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留有极大缺憾。  相似文献   

19.
莫泽 《法制与社会》2010,(14):224-225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一般讲授法为体验式教学法;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由"灌输式"向"研究型"的转变,以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胡祖文 《法制与社会》2011,(15):242-243
"官本位"思想在成教业余类学生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爸是李刚"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危害,接着指出"官本位"思想背后的根基——国家主义,引导学生高举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批判国家主义的"官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