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政下的公共财政与预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财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财政转型的目标定位。宪政下公共财政问题的实质,是公民财产权与政府财政权的互动。公共财政应当体现以保障人权为宗旨,以充分实现财政民主为核心,以财政法治为保障。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政府预算基础之上的财政制度,预算制度是关于民众赞同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在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我国应坚持财政法定原则,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完善预算法,加强预算监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公共财政应该是一种民主财政、法制财政、绩效财政、有限财政和阳光财政,为此,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必须从财政的公共性出发,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民主财政机制的建立、公共选择机制的形成、政府理财方式的转变、财政分配秩序的合理化来进行,从根本上实现财政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是国家通过依法征收税费,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分配活动,具有公共性、民主性、法治性的基本特征,并与现代财政制度相辅相成。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保障公共财政的实现与中国财政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从公共财政制度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法治化四个方面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为背景,结合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就公共财政的基本内容、公共财政的特点和职能、公共财政的法律特征和立法框架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的统一,只有把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结合与统一起来,而不是将两者矛盾或对立起来,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5.
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相适应,建设健全和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科学定位财政职能和范围,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预算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制改革、财税部门机构改革等各项财税改革.要积极发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建设法治政府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财政模式从国家财政转向公共财政。认识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性,对搞好政府采购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财政以公益为核心,是全体公民利益的集合,最重要是建立公众对财政收支的民主和法律监管制度,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将公平正义的内涵坚定深刻地嵌入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体系之中,作为科学发展经济的核心元素,成为社会主义评价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采购业绩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7.
民主财政建设服务于公共利益,它是公共预算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合力,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转型期的中国尤其具有吸引力。民主财政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公共预算,可以从增强预算的公共性、代表性和民主性三个方向进行。在选择以公共预算改革为民主财政建设的基本路径时,需要注意预算权力行政化和预算支出公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财政从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包办一切的国家财政逐步走向开放、透明、法治的公共财政.这样的公共财政过程实际上也是财税法治的三十年.反思三十年的财税法治,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这条主线出发,以财政的权力制约为切入点,分别从纳税人权利制约权力和财政公权力的内部制约两个方面展开,构成了本文对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的核心理解.最后在此理解基础之上,得出要加强纳税人权利制约权力,同时财政权中纵向分权制度化,横向分权中决策、执行、监督权要互相制约,并构建有效的财政监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从制度入手 ,就是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加强宪政建设 ,努力推行依法治国 ,为地方公共财政的构建提供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董洪运 《理论前沿》2002,(16):42-43
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基本类型和模式,首先,要以"公共性"的根本准则来规范和处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与市场的关系;其次,由于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作为政府直接活动的财政,还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范;再次,由于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财政作为维持市场秩序和保护市场效率的政府活动,必须力求其分配活动的公平、公正和效率.正是基于对公共财政的上述基本理解和认识,我们在近年来的财政工作中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符合的公共财政体制尚不完善,公共服务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等,财政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形式过多,效率不高,地方税体系不完善。因此,必须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提高转移支付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健全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财政是典型的“建设财政”,从政策目标到支出安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来做文章。之后,逐步走向“公共财政”,财政政策目标及其支出安排都是指向市场不能解决的各类公共性问题。随着政府财力的不断提升,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规模和范围已经具备了条件,原来迫于财政压力而导致政府“缺位”的民生领域,最典型的如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13.
财政本质上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活动,应当是由一国的国民,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来保证国家财政活动的有效运行。财政以民主为基础,天然地需要法治的保障,同时,财政法治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剖析我国财政法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讨论了我国财政法治化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十五”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运行模式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旧的财政体制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以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地方财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演绎了“吃饭财政”、“投资财政”、“公共财政”三种不同的地方财政发展模式。回顾分析三种地方财政模式及其发展历程,透析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建设新型地方公共财政模式将起到有效借鉴作用。构建新型地方公共财政模式应该从突出公共性特征、规范公共支出范围与收入保障体系、深化预算改革、推进公共财政管理手段入手,这是构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预算是现代宪政和财政法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手段。公共预算的审计监督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向预算法治国家转型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公共预算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有效的公共预算审计监督,已成为理顺国与民财产分配关系的关键环节。我国在迈向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缺乏法律基础保障的公共预算审计监督已经难以担当约束和监督政府财政行为的职责。因此,探索我国公共预算审计监督的法治路径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梳理1992-2015年高等教育投入数据发现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演进趋势,具有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特征,从中折射出财政筹资责任"越位—缺位—基本到位"的演变轨迹。其演进逻辑可概括为:在公共财政创建期,为改变财政包办高等教育投资现象,财政逐渐退出高等教育私人领域,但由于体制转型未到位,导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财政投入比例降幅过大。此后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比例逐渐回归,财政筹资责任趋向合理。借鉴历史经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应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控制行政管理开支,防止办学规模过快增长,以提升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极为重要和紧迫的。用公共财政理论构筑与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 ,是一个方向性选择。今后一段时期 ,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从界定政府事权范围、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支出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导致地区间财政保障能力的差异,进而导致各地政府在提供诸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交通、城市公用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上存在不平衡,不同区域间的居民享受着不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等要求,为实现事权与财权匹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财政“这一词汇是西方的产物,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制度主要是家计型财政和君主专制型财政。作为现代意义财政类型的公共财政则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密不可分。公共财政理论诞生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随着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及福利经济学的兴起而发展。而当前我国提出的建构和谐社会目标是针对当下我国所处的特定的国内外环境及其所凸现的现实社会问题而言的,其实质是针对我国特定时空对公共财政进行的适度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