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养猪》2020,(3)
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已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加快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文章主要从提高全员生物安全意识、非洲猪瘟防范措施的升级、日常关键点防范要求及如何确保执行到位这四大方面,探讨了笔者所在企业的新式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主要措施,为我国规模化新式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尚无针对非洲猪瘟的疫苗和对症药物。切断感染病毒途径,做好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措施。从食物及饲料管控、猪场分区管理、人员及车辆管控、清洗消毒措施等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及后"非洲猪瘟"时代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之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关系着猪群疫病防控、养殖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以某规模猪场防范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为例,阐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分区管理和落实关键点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实践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期非洲猪瘟疫情有抬头的迹象,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非洲猪瘟的复发?非洲猪瘟疫情的短期平静和毛猪价格低迷,让不少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出现懈怠,也让猪场产生一些错觉,认为非洲猪瘟威胁消失了、毒力减弱了、发病了也没事。  相似文献   

5.
猪场生物安全系统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防控疾病的前提,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深刻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病都将是我国猪场的常态化疾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国养猪业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生物安全防控技术,建立了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常态威胁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两年多来的防控实践证明了这些生物安全防控手段的有效性。文章总结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病例在辽宁省被发现。随后,全国各地区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如何控制、净化非洲猪瘟,已成为国内整个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掌握辽宁省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状况,分析生物安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开展了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辽宁省部分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的规模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没有出猪台、饲料进场不消毒、人员与车辆进出管理不严、防疫管理混乱等,是疫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对辽宁省56个未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的规模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普遍低下,主要表现为:缺乏最基本有效的防护隔离硬件设施,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缺少验证消毒灭源等生物安全手段实施效果的经验和方法,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饲养场风险点进行评估和分析;饲养场从业人员的"知信行"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分析认为,辽宁省生猪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与疫病防控需要有很大差距,而规模场生物安全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和知识,是当前疫病防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今后需要通过政府扶持、业务部门指导和培训,对饲养场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通过改进硬件、完善制度、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全面提高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2018年8月3日,全国首次确诊非洲猪瘟,随后全国各地均出现疫情。非洲猪瘟严重影响了中国生猪养殖业的持续性发展,给中国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暂时无法推广使用。猪场拥有一套相对科学、合理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尤为重要。通过识别生猪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防止或阻断病原菌或病毒在生猪间的侵袭和传播,维持生猪养殖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综合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非洲猪瘟背景下的养猪现状,并从动物、人员、饲料、水环境和环境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对的重要性,以期为养猪产业在生物安全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3日在我国沈阳被确诊以来,在我国很多省市有蔓延趋势。由于非洲猪瘟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生物安全措施成了防控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在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场中,不乏有规模化的养殖场出现,这一现状促使我们对生物安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生物安全是一门科学管理和实践学科,文章着重就非洲猪瘟疫情肆虐下猪场人员生物安全管理进行阐述,希望为行业同仁在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部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距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暴发至今已一年多。非洲猪瘟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得生猪养殖主体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大量实践表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为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文章立足于规模猪场,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风险动物控制和污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论述,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母猪种源急剧减少,很多猪场将三元母猪作为种用,生猪产能得到恢复,但三元母猪留作种用的生产效率与二元母猪相比低20%左右。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猪场加强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升生产效率成为猪场的主要目标。二元回交母猪数量正在逐步上升,二元母猪取代生产性能差的三元母猪也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综述了二元回交母猪的特点和营养、管理方案,以期为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实施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场疫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爆发重大疫病或外来疫病的风险,这已经是国内外规模化猪场广泛认可的经济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手段。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疫情频发,个别规模化猪场也未能幸免,这是对我国养猪业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严峻考验,同时暴露了我国规模化猪场在生物安全管理上的欠缺和漏洞。笔者就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一般性措施及健全针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疫管理进行阐述,希望能为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2.
路鹏云  关翔  李结 《中国猪业》2021,16(4):87-88
自2018年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各规模化猪场纷纷进行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策略的探索,总结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本地区本场实际情况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愈加严峻复杂,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呈现出基因缺失株、自然变异株、自然弱毒株和强毒株并存的局面,且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延长、临床症状不明显、检出率降低,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人员和物资进出猪场、人与猪群直接接触是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生产区,并将其传播给猪的“最后一公里”。严格控制人员和物资入场是守好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防线。建立科学、可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生物安全流程依然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唯一途径。针对目前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形势,建议根据各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人员和物资入场流程,以达到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在非洲猪瘟的疫情背景下,成本最低、隐患最小的防控方式还是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大企业靠生物安全防控成功抵御非洲猪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即使今后有非洲猪瘟疫苗,强调生物安全和走净化路线也会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猪价处于历史高位的当下,复养也成为热点,其中如何做好清洗和消毒,完善生物安全仍然是猪场复养成功的关键。在非洲猪瘟的疫情背景下,成本最低、隐患最小的防控方式还是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大企业靠生物  相似文献   

14.
刘亚彬 《养猪》2020,(1):73-78
在非洲猪瘟疫情压力下,生物安全得到空前的重视,消毒措施得到全面执行,但是针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消毒剂,猪场该如何选择对非洲猪瘟最有效的消毒剂,仍然困扰着很多猪场。效果不确切的消毒剂就是最大的生物安全漏洞之一。因此,猪场要做好生物安全,首先要选择对非洲猪瘟病毒最有效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15.
<正>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应作为猪场的重点工作对待。猪场要始终坚持生物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不断查找漏洞,不给非洲猪瘟传播带来一丝的机会。非洲猪瘟自从2018年8月份在沈阳出现首例之后,受感染猪场不少,其中不乏大规模猪场也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大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措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疫情隐患依然较大。非洲猪瘟病毒在饲料原料中存活时间较长,并可通过饲料或原料组分进行传播。作为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树立抓生产和防疫情并重的生物安全意识,规范饲料生产企业非洲猪瘟防控操作流程,做到科学有效防控。本文总结了饲料生产企业非洲猪瘟防控风险关键点和传播途径,并初步探索出一套比较科学实用的饲料生产企业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关键词]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安全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猪场搞好生产的基本保障。猪场生物安全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员、物资、猪只、饲料、粪污等流转运输等。近两年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很多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不健全的养殖场遭受灭顶之灾。为协助众多在疫情中遭受打击的规模养殖企业恢复生产,文章从更严格的生物安全角度出发,在传统猪场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对猪场功能区设置、人员物料流线规划、进出场洗消设施配置等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艺技术方案,供养猪从业者在新建和改造猪场复养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为保证饲料生物安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议饲料加工采用高温制粒。饲料高温制粒是目前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积极措施之一,但是相对于传统饲料生产方式,高温制粒破坏饲料热敏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本文综述饲料安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意义以及制粒工艺对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饲料安全和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和现代化密闭式猪场相比,传统猪场普遍存在设计落后、基础设施陈旧落伍、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规模化传统猪场应以“分清等级、划清界限、量化风险”为指导思想,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做好人、物、车、苍蝇蚊虫及猪场环境等方面的管控,才有可能打赢非洲猪瘟防控这场持久战。文章就规模化传统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提出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议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背景下,只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已不足以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因疫苗毒株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不知道通过引种是否会将疫苗毒株带到猪场。因此,未来猪场生物安全不能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以猪为本"的"1237" 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在做好"控五流"等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饮水安全、注重猪的自身健康度、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实现"与非共存,与蓝共舞"。所谓"立体防控"是指全方位的防控,而不是仅仅针对猪场大门的传统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