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省沿海是对虾天然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我省秋汛捕捞对虾的作业渔场。这就为以对虾卵和幼体数量作为指标,预报我省沿海秋虾资源趋势和初估可捕数量提供可能性。因此,我所自1965年以来(有的年份曾中断),每年5月20日前后(即对虾在我省  相似文献   

2.
胡国松  张忠文 《海洋渔业》1985,7(4):164-166
我省沿海是对虾天然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我省秋汛捕捞对虾的作业渔场。这就为以对虾卵和幼体数量作为指标,预报我省沿海秋虾资源趋势和初估可捕数量提供可能性。因此,我所自1965年以来(有的年份曾中断),每年5月20日前后(即对虾在我省沿海产卵盛期以后),使用135马力机帆船,  相似文献   

3.
对虾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大型虾类,排卵量在59万粒以上,卵子在海水中孵化、变态和发育成长。对虾产卵场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虾卵及幼体的成活、生长,是决定对虾世代数量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我们从1969年开始就对渤海河口对虾主要产卵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对虾产卵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1981年每年5—6月在渤海对虾的主要产卵场渤海湾连续进行了大面积调查。用9XX 周弟网垂直拖取对虾卵子、幼体定量标本,同时观测水温、盐度和饵料生物(微型浮游植物)等,研究对虾卵子、幼体数量分布和变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渤海湾对虾产卵期一般从5月初到6月初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产卵时间的年间变化较大,与对虾性腺发育状况和5月份产卵场水温的高低有关。产卵期的底层水温为13—23℃。对虾产卵场卵子、幼体数量分布的年间变化较大,中心产卵场位于渤海湾水深3—10米,幼体的饵料生物密集在低盐度的海区,适盐范围为23—29‰。卵子、幼体悬浮在整个水体中,定点取样观察表明,卵子、幼体的数量随潮汐的周期性涨落而变动。卵子、幼体数量变动与产卵场产卵亲虾和饵料生物的数量以及平均盐度显著相关。渤海湾对虾世代补充量即幼对虾的相对数量与卵子、幼体数量变动无关。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我省二十多年的捕虾生产历史,并对今后提高捕虾产量,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因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请批评指正。一、河北省对虾捕捞生产历年的变化及其现状我省东临渤海,沿海是对虾的天然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春、秋两汛捕虾生产的良好渔场。我省沿海渔民捕捞对虾生产历史悠久,现仅根据二十多年作业形式、捕捞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虾真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津  王军 《河北渔业》2002,(2):29-30,43
<正> 我国养殖对虾主要有4种真菌性疾病。1 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1.1 病原 链壶菌属(Lagenidium)离壶菌属(Sirolpidium)二者的菌丝都很长,有不规则分枝,不分隔,许多弯曲,直径7.540um1.2 传播途径 游动孢子附着虾卵或幼体,成为  相似文献   

7.
对虾幼体霉菌病是对虾育苗过程中的常发性真菌病,主要由链壶菌和离壶菌引起。霉菌分布很广,其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25℃,此病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从卵到仔虾均可感染,但对虾卵和溞状幼体前期最为严重,糠虾幼体和仔虾极少见。  相似文献   

8.
温、盐度与长毛对虾卵的孵化及无节幼体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流章 《水产学报》1981,5(1):57-63
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是南海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为了更好地掌握其人工繁殖技木,作者进行了16组不同温、盐度与卵孵化及无节幼体发育关系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供实验的四组水温中,以28±0.5℃为最好,幼体健壮,成活率高;其次为32±0.5℃,再次为24±0.5℃;35.5±0.5℃对孵化发育有害。海水盐度以28.59‰为最佳,其次为35.45‰,再次为23.15‰。20.81‰卵不能孵化;40.38‰对卵和无节幼体发育不利。在相同的温、盐度条件下,卵及无节幼体发育早的体质较好,发育迟的体质较差。温、盐度与长毛对虾卵的孵化及无节幼体发育的关系基本与墨吉对虾的相同。  相似文献   

9.
周氏新对虾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周氏新对虾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采用的组织材料为:卵、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精巢等,以空气干燥法制片,吉姆萨 Giemsa 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摄影。观察结果表明,周氏新对虾染色体数为:2n=78,n=39。本试验采用的组织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形态以卵及幼体为佳。并对周氏新对虾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且与其它对虾类染色体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渤海湾对虾卵子、幼体和幼虾调查资料,引用相对成活倍数的概念,并选择与对虾早期生命有因果关系的水文气象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讨论了水文气象因子变化对对虾早期生命的影响。结果表明,6 ̄7月盐差、5月中旬产卵场现场水温和黄河径流对对虾早期生命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作为人工感染实验的毒种来源,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进行了人工感染研究,结果表明HHNBV通过水体浸浴不能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卵,幼体及仔虾;但可通过投喂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仔虾,使其发病死亡,死亡的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梭子蟹放流区本底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骅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放流区的本底调查,摸清了该海域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亲体数量,生态环境、基础饵料条件及敌害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共捕到2只三疣梭子蟹亲体,体重范围155~220g,均为雌性,性腺4期;未采到中国对虾亲体、卵或幼体;浮游植物17种,平均密度为29.54×104cells/m3;浮游动物8类,总平均生物密度为77.91个/m3,总平均生物量为0.103g/m3;小型底栖生物11种;大型底栖生物25种,敌害生物主要是虎鱼类,仅占底栖生物数量的0.06%。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为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理想的放流场所。  相似文献   

13.
6月下旬到7月中旬,我们先后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我有沿海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得到各地、市、县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调查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形势大好、丰收在望、但还有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今年我省对虾育苗打了一个漂亮仗。全省共育虾苗41.3亿尾(其中越冬苗1.2亿尾),比去年20亿尾增长1倍余,除完成1.5亿尾的增殖放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对虾育苗过程中,受精卵孵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网箱孵化,受精卵孵化后将无节幼体撇入育苗池培育;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来的受精卵直接放入育苗池孵化,一直培育到仔虾出苗。这两种孵化方法,前者操作繁杂,又要占去一部分水体;后者因坏卵易沉底腐败,育苗池水质和无节幼体密度都不易控制。另外,上述两种方法都易造成虾卵堆集,卵膜和无节幼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亡,将直接影响孵化率。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学》1988,7(1):27-27
在厄瓜多尔南部许多沿海地区海水虾养殖业发生显着变化,已建立了60000多公顷的池塘,沿海的生态和经济状况明显改变。经过2年的对虾减产之后,养虾人员将获得高产和较高的收入。厄瓜多尔观察家估计,由于1986年8月厄瓜多尔政府实施经济改革,1987年对虾出口数量显着增长。产量的骤增需要更多的对虾后期幼体放养到池塘里。  相似文献   

16.
对虾蜕皮激素与人工配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甲壳类动物(包括虾、蟹等)以及许多昆虫在其发育生长过程中都有周期性脱皮,脱皮变态的生物学特性。而对虾和蟹的生长发育,可以说是处于频繁的蜕皮变态过程中。对虾自卵中孵出到发育成成虾一生蜕皮总次数达50多次。蟹类的一生蜕皮次数也达几十次之多。由于虾、蟹幼体和成体体外被一  相似文献   

17.
对虾育苗期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克行 《齐鲁渔业》2000,17(1):43-45
1防病的原理 对虾幼体疾病的来源一是垂直传播,即病原体通过母体的卵子传到子代,如已得到证实的有一种球状病毒、一种短杆状病毒、支原体等;二是母体所带之病原体经排泄物、卵液等排入水中,这些病原体再侵染卵子或幼体,而使幼体发病;三是育苗环境中的病原体,如池壁、育苗工具和育苗用水中的病原体或带病生物所带之病原体,感染卵及幼体,如多种细菌病、真菌病、白斑杆状病毒病等等;四是病原体通过饵料或饵料生物传到幼体,如已查明卤虫就携带立克次小体,多种小甲壳类可携带白斑病病毒,这些生物被幼体或幼虾摄食后会被感染。因此…  相似文献   

18.
近缘新对虾幼体的饥饿、摄食和食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于1987、1988两年近缘新对虾的繁殖季节,研究了早期饥饿对近线新对虾幼体发育、变态的影响,饥饿时间与幼体变态时间的关系;幼体及后期幼体各阶段摄食卤虫无节幼体、褶皱臂尾轮虫数量的变化;幼体各阶段的适宜饵料种类及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幼体的能量代谢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周洪琪  顾功超 《水产学报》1992,16(2):167-170
近年来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进步,已能使海捕亲虾与养殖越冬亲虾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产卵,然而虾卵孵化之后能否健壮地生长以及如何提高变态存活率,幼体的饵料起着关键的作用。生物饵料虽然效果好,但受到培养技术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育苗生产中的饵料仍以豆浆、蛋黄为主,辅以少量的生物饲料与配合饵料,以致幼体的抗病力差,变态存活率低。所以研究适合于中国对虾幼体营养需求的配合饵料很重要。至今有关日本对虾幼体营养的研究屡见报导,而中国对虾幼体的营养研究还未有报导。对虾营养的研究方法有分析虾体成分、梯度或正交法设计饲料试验以及能量代谢试验等。周洪琪(1990)通过能量代谢研究中国对虾亲虾的营养。Harris(1959)、Conover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水体中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不同幼体期生长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为试验生物,设置不同悬浮物质量浓度的试验组,并对死亡幼体进行计数,建立死亡率和悬浮物质量浓度对数的响应关系,求解中国明对虾幼体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值。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4个时期幼体的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悬浮物质量浓度与幼体死亡率呈线性关系,死亡率随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41.31、457.09、912.02mg/L和1023.29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0.9753、0.9859、0.9798。4种幼体中溞状幼体受悬浮物影响最大,仔虾受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