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维度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地球村”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也催生并加剧了许多大众健康问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抑或对大众健康的其他威胁,正成为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大众健康问题的跨国化也推动了公共卫生干预方面的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中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无论是中国现实还是域外的经验教训,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9,(6):52-65
健康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仅是一切的根本,发展的目的,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不仅是个体追求与奋斗的目标,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不同层次民众健康发展需要,尽早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主要指标与具体目标,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状况与健康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如健康管理服务政策不完善;健康素养偏低,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不足;信息沟通不畅,高效管理难等,提出需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推行基层民众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大众健康素养,发展健康产业等相关措施,并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3.
各类媒体"造星"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争论.这些所谓的"明星"们的产生都离不开媒体的"炒作",而这些"炒作"的成功也正反映了其背后所依托的大众的文化心理,是媒体与大众的合谋让这些人变得星光灿烂.把这种现象作为一种文化征候进行分析,能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我们大众的文化心理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出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4.
胡风提出了"人民群众身上普遍存在精神创伤"的问题.在抗日救亡的潮流中,他认为,不能因为"大众"成为现实革命战争的"主体"而盲目地迎合和赞美"大众",封建文化对"大众"具有"麻醉"作用.对封建主义和封建意识及其所造成的"精神奴役创伤"的揭露批判,是其文艺思想的一个主题,这一思想在当代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建立60多年来,医疗服务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已经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但也面临着新的困扰,如NHS的成本效率问题、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疾病、科学发展与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困扰,健康的全球化等问题.这都促使英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从"治病救人"为主,向"预防优先"的机制转型.文章从背景、机制、内容和效率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英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预防优先"制度,以期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民摄影"是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具有摄影主体的全民化、摄影条件的现代化、影像传播的自主化、审美趣味的潮流化等基本特征。"全民摄影"体现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如何提高大众摄影的艺术素养?如何恪守摄影活动的伦理道德?怎样引导大众摄影的审美趣味?怎样培养大众摄影的社会责任?怎样提高摄影教育的水平与效果?引领"全民摄影"走上健康轨道,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摄影创作与影像传播;提高艺术教育的社会化比例,增强大众摄影者的专业修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引导"全民摄影"活动良性发展;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褒奖优秀摄影作品,开展健康的摄影活动,培养更多的优秀摄影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日本向中国就侵略战争的道歉水平仅停留在1972年<联合声明>中的"反省"水平上,其中既无对"侵略"的认定,也没有正式"道歉"的表述,只是在90年代后期,在正式双边文件中有了对"侵略"的认定,其政要口头上也有了"道歉"一说,但在双边正式文件中,仍然拒不作正式的道歉.正因为此,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民间(主要是学界)对日本道歉的水准深感不满.要求日本进行正式的书面道歉无论是就中国政府的立场还是就学界的诉求而言,其实都是区别于我们过去的"感情用事"而发出的理性的呼声,可以视作理性的回归,并不是所谓中国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膨胀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代性"在中国仍是未完成设计的议程,因此用"公共空间"表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似乎更切题旨.自晚清以来,中国的文化"公共空间"以现代大众媒体、物质性的公共构造以及具体的公共文化事件,共同见证了中国"现代性"进程.而1990年以来对"现代性"的反思,则直接引发了当代文化公共空间的裂变.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电子文化语境催生了文学的类型化.大众传媒其实就是类型化文化.电影、电视制作的发展,也在走着逐渐类型化的道路.在文学范围内,也呈现出与之同步的发展趋势.类型化文学的大量出现,确证了通俗文学的开始盛行.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学中早已出现,古代章回小说、民间演义、才子佳人的故事等多为"类型化文学".而当前"文学类型化"的出现,与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大众文化盛行及文化产业化、商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之初,吴敬琏即在致力于探求中国证券市场强本固元的"大智慧",精辟论述了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尽管市场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若干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吴敬琏的基本观点并未因时间而掩没其价值.当然,吴敬琏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但他始终保持其理性、严肃和负责任的学者本色,不去迎合投机大众和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之所需,这是难能可贵、令人钦佩的.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早期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分析,还是后期关于超真实世界的探讨,媒介一直构成了鲍德里亚关注的一个焦点。早期的鲍德里亚以媒介分析为基础形成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后期的鲍德里亚则从现代电子媒介的分析中形成了"大众"理论,认为大众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模式,沉默的大众与无质性的交流狂喜构成了现代政治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绝对物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休闲是对生命的积极追求,休闲的意义在于"从工作处获得自由",将人的发展和创造成分作为主要成分,是一个"成为人"的过程.但是在目前在有闲社会背景下日益突显出休闲的异化现象排斥休闲、沉溺于不健康休闲方式、休闲符号化,使得人的自我创造性发展和需求沦为次级需求.休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究竟是解放还是异化?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休闲观的重廓和传承.而休闲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将选择权回归大众,这是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大众休闲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提到"主义"与"问题",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这场争论触及了当时诸如对各种外国政治思想及学术思潮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以及究竟应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等时代焦点,并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本文无意对这一历史事件作过多评价,而是希望透过"主义"与"问题"的关系这一视角来探析二者的融通环节,以期为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进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张玉婷 《理论界》2013,(11):33-3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化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拓宽了大众的现代化生活空间,推动了社会大众统一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发展模仿化、价值取向紊乱、过度商品化、标准化等问题.我们既不能一味否认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其在迅猛发展中产生的的消极作用,而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位,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大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大踏步地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青年大学生们最焦心、最焦虑的人生难题.从职业生涯管理角度,大学生如何面对和解决这样的难题,确实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80年代的西方、传统、现代和大众交织的文化格局中,"先锋"的命名指向的是一种生活范式的变化.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现实主义叙事与现代主义叙事之间的复杂矛盾,构造,了"先锋"这个概念及其特殊的历史性内涵.在中国,先锋艺术也绝不会仅仅是"艺术实验"、"叙事游戏"或者"文体探索",先锋总是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7.
广大群众以空前规模和空前速度流动到可以发展又可以到达的地方,从事新的职业、扮演新的角色.这对于他们,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新起点开始,他们创造了整个改革年代的城市生活,也改变了农村状况,同时他们也经历了自身的反省和改变,种种社会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在他们身上暴虐.因此.可以这么来说,二十多年里,人们的角色位置与身份意识被席卷到全国经济一社会一政治的巨大变化之中而震颤;大众心理正是发生在人口向"市场"移动的颠沛流离之中.对大众社会心理变化的认知,正需要我们从这个走向"市场"的颠沛流离之中去体证和确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政策逐渐成为-个热门词汇,无论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但迄今学术界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持一种"问题取向".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演变,社会政策基本上是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展开的,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转型期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具体的社会问题."问题取向"虽然使社会政策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迅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政策体系,都存在着明显的缺憾:(1)"问题取向"虽然可以循着解决问题的进路,迅速地进入"问题",但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变动不居的,如果社会政策长期随"问题"而动,就会成为"问题"的附庸,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等貌似相同的命题区分开来,明确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并由此弄清和把握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和中国传统的大同天下文化基础。全球协作共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积累对抗重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合作经验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合作基础,而中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大国担当将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目前由于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不完善、去全球化和霸权主义等问题已引发了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求关系的不对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于实现公共卫生产品的供求均衡和全球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事业,守护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亟待建立全球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健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并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家之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科学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