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预测的相似性原理是指一种在事物的个性之中寻求共性即相似性,并用之于类推社会事物未来前景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存在,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预测活动基础。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在特定的层次上总会存在着某种相似性,而依据这些相似性,就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测。但是我们在确认这一原理之前,必须考察和论证两个前提:一是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之间是否具有普遍的相似性?二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能否用于社会预测?此外还要考证,相似类推的内在机理以及相似预测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逻辑史上曾经建立了事物类推、模型类推两种基本的类比推理类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赛博空间"生成了,虚拟实在得到应用,由此,逻辑学则可建立新型的虚拟类推.这种新型类推具有全面性、动态性、精确性、前瞻性、条件性和或然性的基本性质,建立虚拟类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和认识意义.虚拟类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行为的类型化,绝非只应局限于对单一法律行为的分门别类.分门别类本身不是目的,法律行为的分类只是其类型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法律行为的模型化——即归纳、抽象和提炼出特定类型的法律行为的行为模式,而法律行为的模型化之内在之理源自于法律行为的法定性,法律规范的内在结构尤其是行为模式决定着一般社会之行为人的行为何以成为法律行为;第三步是法律行为模式的类推化——类型化的终点就是类推,类型化的思维就是类推思维.司法过程中必须以规定的条件严格衡量那些被抽象概念所规范的对象.凡是诞生于类型化思维的法律规定,必须强调适用过程中反复将法律与个案对应,权衡和区别个案中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征和没有被法律所描述的特征,进而找到适合个案裁判的细则或理据.  相似文献   

4.
形体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物质世界的构形虽则千差万别,但我们可以大体上将它们归结为“方”与“圆”两种基本形。一般言之,“方”是一切具有明显边角体事物构形的统称,而“圆”则是一切以圆或类圆体事物构形的概括。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方圆的态度因文化模式的不同而差别迥异。就思维方式而言,中国人是以形象思维(或称象征性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特别是以信号化推理为手段的思维方式一直处于不发达的境况。顾名思义,所谓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借助于“形象”的思维方式;即是说,思维者首先得将各种不同的思维符号转化为相应的“形象”,再借助于这些“形象”的助动来完成思维过程。不管这些思维符号所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隐喻观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甲事物认知和体验乙事物,是基于相似性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隐喻的认知不完全受制于语境,还应考虑其形象性、贴切性和对隐喻的熟悉度等因素.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认知活动,隐喻翻译必须熟悉两国文化,了解源语的隐喻化过程,并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共同的启蒙运动背景使意识形态与现代性具有天然的亲缘性,意识形态与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千丝万缕的深层勾联.意识形态因分享了现代性的核心理念而具有现代思维与知识的特征与形态,现代影响最大的几家意识形态理论都是因信奉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而逐次建立起来的.作为现代性的启蒙话语,意识形态既分享了现代性的所有光荣与梦想,也分担了现代性的所有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正> 语言的逻辑解析是现代形式逻辑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也是逻辑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现代形式逻辑的体系,实际上是一个逻辑的符号体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在形式逻辑符号体系中,存在一种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涉及的是符号学中的句法学(Syntax);二是在形式逻辑符号体系中,存在一符号与符号所指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又是符号学中的语义学(Semantics);三是在形式逻辑符号体系中,还存在一种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关涉的就是符号学中的语用学(Pragmatics).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符号学(Semiotis,又译记号学或指号学)的基本体系.所以,现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类推适用与扩大解释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推在刑法领域是被作为法律规范续造的手段加以禁止的,而不是被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方式加以禁止,因此,不能以此否定在刑法领域采取类推(或日类比)的思维方式以完成类型化的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判断.汉语词典及"可能的口语词义"都不能成为解释刑法用语的根据,也不能以之作为区分类推适用与扩大解释的标准.区分类推适用与扩大解释应同时考察三点:处罚必要性的强弱;普通国民的可接受程度;刑法用语的可能含义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进  杨明 《天府新论》2013,(3):30-34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境域涵摄有静态把握、动态把握与价值把握三个面向,类推思维则包含着形态类比、属性类比、以类度类、以己度物形态.道德境域是理论学习向行为实践转化的重要界面,类推思维则是建构及呈现道德境域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论:道德境域是导向实践的充要条件,而类推思维则是构成道德境域的必要条件;在形构道德境域时必须利用类推思维来把握静态事物、动态事物与价值原则;道德境域的形构理路可用类推思维拓展至其它范围;冲突或两难的道德境域则有赖类推思维的运作以对其做出选择并导向实践.  相似文献   

10.
胡君 《云梦学刊》2009,30(3):94-96
在现有法律不能为法官提供一个现成的裁判依据时,类推是法官常用的裁判方法。但是类推并不能确保裁判结论的准确性,关键在于拟判事实与拟类推适用的规则之间的相似性判断——比较点的选择。考夫曼提出用“事物本质”作为该比较点,但是该观点不可取,应该以法律原则作为该比较点。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校事故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规范学校事故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不是一种监护关系,也不是一种准行政关系,更不是一种可以大而化之的合同关系,而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这种关系不应因学校性质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且不排除学校和学生或其监护人的合法约定。  相似文献   

19.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