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虚拟交往     
虚拟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活动方式,具有交往主体的虚拟性、交往客体的虚拟性、交往载体的虚拟性和交往时空的虚拟性等特点。虚拟交往给人们的交往活动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丰富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迈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人类的交往方式正面临革命性变迁,虚拟交往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交往方式。虚拟交往具有数字化、虚拟性、匿名性、平等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往理论,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和范围,导致人类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并引领了一个普遍交往时代的来临。当然,虚拟交往也可能导致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负面效应,必须坚持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弘扬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以实际行动充满智慧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催生了虚拟交往这种交往方式.虚拟交往作为与现实交往相区别的一种新型交往方式,本质特征在于交往主体的隐匿化和虚拟化,从而为人们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限制,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活动,毫无矫饰地展现自我、获取多样的生命体验和经验提供了可能,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辉 《社会科学》2004,(6):84-88
网络虚拟交往是网络交往的一种形式 ,也是对现代人际交往的发展。本文侧重于分析网络虚拟交往的负面影响之一———人的自我认同的危机。网络虚拟交往导致的自我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自我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离、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分离、自我与人的本质的分离等 3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 ,由于身体—身份的缺场而产生的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是导致自我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改变由此引发的自我认同危机还需要加强网下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居住社区虚拟交往探析:江苏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许多居住社区中建立了自己的虚拟网络社区。虚拟社区一方面反映并加剧不同档次的居住社区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日益影响着社区居民的交往方式。从社会学实证研究视角切入,结合对江苏省南京市东山新区的实证研究.论述了这类与现实社区相对应的虚拟社区呈现出的诸多新的内容以及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人的生存发展看网络虚拟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实在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存境域.借助网络技术,虚拟实在不仅拓展了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自由时间,而且为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知识的民主化和交往的自由化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但是,知识的民主化和交往的自由化不可能从网络技术那里自动发生出来,它受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互动因素的决定与制约.审慎思考当前中国网络现实和人的发展状况,积极探索人与网络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性所为.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学视角解析虚拟社会交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动方式 :虚拟社会交往。与实质社会互动相比 ,它具有间接性、超时空性、符号性、语言性、扩张性、模糊性和工具性七个特征。虚拟社会交往通过网络聊天、BBS、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实现交往的动机和目的。目前 ,互联网综合成瘾症、扭曲的网恋和交往中的不诚实行为是虚拟社会交往带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迅猛发展,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及延续,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不良情绪排解有着积极影响,但也同时存在网上不良信息误导大学生思想等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引导,使大学生正确确立网络交往目的、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虚拟交往的关系、确立健康的网络交往心理,加强网络交往监护,以创新思维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为我所用",成为当代大学生正确社会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媒体的应用既创造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赛伯世界,而且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担者,也是新型艺术的创造者。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艺术以围绕身体、身份和自我的在线嬉戏为特征。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地位的上升而变得日趋重要,对虚拟主体间性哲学的需要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的狂欢式的交往模式和马克思的理想交往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是马克思的未来理想的交往模式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模式没有现实的存在根基,只是一种虚拟的乌托邦。然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在当代社会也有其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