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农村劳动力"家庭分散化"和"性别差异化"的流动影响了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平等共享尊严、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其问题的穴点在于内含社会性别歧视的家庭政策,制度性与结构性失衡则是问题的根源。只有对关怀的根源——家庭——给予充分重视,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公共政策才能获得可续的动力。基于此,治理进城务工女性市民化问题要放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来图谋与规划,需建立和完善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通过发展战略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创新、治理系列制度和结构失衡、治理行动设计,编制一个"家庭本位"的社会制度体系,为进城务工女性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性的外在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制度下,家庭是女性日常生活的核心。但是,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农村女性大量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的现象。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更多从户籍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个体理性选择等方面去解释原因。在这个解释路径中,相对缺失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理论——从社区、家庭和个体三个层面具体探问:社会性别机制如何制约和影响女性农民工流动,反之,女性农民工的流动对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又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另外一个解释女性农民流动原因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对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家庭互构背景下农村非常规核心家庭内部夫妻权力关系的变化进行了探讨。随着“外出打工”家庭策略的制定,夫妻双方的权力分配适应了外出打工的策略安排,适应了双方的性别分工模式,体现了家庭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代际关系正经历着一系列变化,父母与子女的代际关系状况将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代际交换的视角通过对一个农村多子女家庭个案研究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从父母与子女间延期交换、即期交换中子女性别的差异,代际交换关系背后父母养老资源的匮乏导致的养老困境以及女儿参与养老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纽带,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历了从低级形态向更高级形态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作为影响家庭形态的家庭结构,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农村家庭占全国家庭多数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逐步迈入转型期,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一不对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江西省安义古村为样本,通过实地调查,以翔实数据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结构在人数、类型、规模等方面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思想曾经历过不断转变的时期,而他在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农家的教养和对传统的认同,构成了他的整个早期思想发展链条中重要的一环。这其中积极的一面,对于他早期思想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与他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以后的革命实践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本文仅就接触到的一些新材料,并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农家的教养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生长在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湘乡四都唐家(土乇)外婆家度过的,直至8岁时才回韶山入私塾,从1903年至1911年这8年的时间里,除去辍学两年下地劳动外,整整读过6年“孔夫子”的书。毛泽东的家庭属于湖南乡村中一个中等偏上阶层的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7.
实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场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家庭作为集体经济的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不仅经济职能得到了扩大和增强,其他职能和家庭的内部关系,以及家庭与外部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我国农村实现了合作化之后还要不要扩大和增强家庭的经济职能,发挥家庭在发展社会主义农业中的作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的几个基本观点: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家庭这一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关注女性就业及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认为女性在"市场"中的受损主要来自其在生育养育和家庭细胞建设方面的"社会"贡献.市场与社会的分离让女性的就业陷入了一个悖论.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由社会和市场共同向女性提供补偿.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近年西方社会有关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研究.以工作社会学为基础分析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取向.反恩工作至上的工作伦理、时间分配的类型和性别与阶级结构下的行动策略.从公共政策方面探讨个人、家庭和国家的行动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农民工从"进城"直至"出城"视为一个时间过程,探寻他们在底线生存逻辑——"保证生存,努力赚钱"——指导下,面对工资收入、权益维权、消费及未来归属等问题时理性如何运作。同时,城市社会是一个空间权力场,在建立社会空间的过程中,农民工需要处理与市民、老乡、家庭等的关系,农民工通过有选择地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建构了一个生存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书屋是一个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创新体制,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湖南省农家书屋建设自2006年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该文在全面概述湖南省农家书屋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树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四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回顾和展望施超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有十多年了,现在冷静地来看待这场改革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影响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承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较早地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  相似文献   

13.
在田野工作所获得的材料和体验基础上,认为南村婚姻支付实践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变迁过程,婚姻支付流向由婚姻偿付时期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婚姻资助时期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呈现出子辈权利意识兴起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农村社会经历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4.
安徽南村的婚姻实例表明,其支付实践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变迁过程,婚姻支付流向由婚姻偿付时期从婆家流向娘家变更为婚姻资助时期从婆家娘家共同流向新婚夫妇家庭,呈现出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农村社会经历从家庭本位到个体本位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农村婚姻支付实践三种"理想类型"的考察,认为农村婚姻支付正经历从婚姻偿付向婚姻资助和姻亲互惠变迁的过程.婚姻支付实践背后蕴涵的是农村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变迁,从儿子单面养老到儿女双面养老的家庭保障、重家族关系到重姻亲关系、子辈权利意识兴起与父权衰落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这一深刻的农村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6.
留守妇女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突出而又棘手的社会问题,留守妇女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权益易受侵害.本研究以陕南S村151位留守妇女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层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当地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抉择的诸种因素,以及当前农村留守妇女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改革。四年多的实践证明:这场改革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不但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而且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所焕发出的冲天干劲,开创了我国农业自建国以来最令人鼓舞的新局面,这说明中国农村的变迁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本文拟从动态上对它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承包经济的发展前途作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刘旭 《殷都学刊》2010,31(1):92-98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的小说。他所描写的是一批生活在"人生边上"的非主流社会的上层知识分子。小说以方鸿渐的爱情、事业、婚姻、家庭等人生经历演绎了"围城"这一意象,表现了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撞击后的畸形社会特征,着重剖析了这些知识分子个性与道德方面的弱点,并从中反映出一个行将崩溃的病态社会的真相,透视了在社会人生重压下主人公的精神受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表达了作者对整个旧时代生活的讽刺和感伤,寓示出人生处处是围城的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城市和谐发展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农村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农村家庭的裂变,"一家两地"、"一家两制"成为进城农民工家庭的主要形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转变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观念,为进城农民工安家立业创造环境和条件,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失独家庭是政策风险、社会风险的产物。对失独家庭的社会救助需要融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将现有的注重经济支援的“生存型救助”策略转向关注失独家庭成长的“发展型救助”策略。针对失独家庭个体情绪、家庭发展以及社会再适应等生存困境,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系统进行介入,帮助失独家庭挖掘自身潜能,恢复家庭功能,最终走出多重困境,实现社会再适应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