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山东省农村消费现状作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山东农村消费现状主要表现在 ,农民日常消费节俭克制 ,重点节日消费过度 ,消费求同攀比 ,人情、愚昧消费开支大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 ,作者认为 ,目前山东省农民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应进一步引导农民认清消费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清除文化垃圾 ,引导文明消费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福建省2000~2013年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民消费数据,采用ELES模型对全省农民的医疗保健消费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仅为0.0255,且随着农民其收入的提高而不断降低;收入弹性为0.7028,表明该消费属于生活必需品,两种弹性均位于八类消费品的倒数第二位。医疗保健消费的自价格弹性为-0.4132,表明该消费缺乏弹性,且所有交叉价格弹性都为负值,说明其他消费品对其而言都是替代品,其中食品和居住的价格对其影响较大。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支出为118.46元,比食物低998.49元,在八类消费支出中位列倒数第三。不同收入组别的医疗保健支出分布不均衡,低收入农民的基本医疗刚刚得到满足,高收入农民的医疗保健消费则是基本需求支出的2.49倍,支付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食品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农村人口食品消费的平均水平,缺乏充分的食品保障。农村贫困人口食品消费水平低的直接原因是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少。居住偏远,家庭劳动力少、负担重,家庭有慢性病人,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缺乏生产技术、就业领域狭窄等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共性特征。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丽娜 《南方论刊》2012,(11):38-40
中国是重人情,讲究礼尚往来的民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情消费在农村愈演愈烈,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功利性越来越强,日益变味异化。农村非理性人情消费深受传统文化、攀比心理、盲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为此,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文明的人情消费观念,实现农民的自我约束,抵制不良的人情消费,推动农村人情消费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农村消费的真实周期模型,以价格补贴政策为背景,从我国农村消费激励政策角度出发,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对未来的预期因素、农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对消费补贴政策实施效率的不合理估计等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农村消费激励政策无效率进而长期制约我国农民消费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收入来源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采用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该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工资性收入决定着衣着、医疗卫生、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居住以及其他项消费支出;转移性收入则对家庭用品、文教娱乐、居住和其他项消费支出产生显著性影响;财产性收入主要影响食品、家庭用品和其他项消费支出;而经营性收入仅成为食品消费支出的显著性因素。第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广泛而显著,表明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或就地进乡镇企业工作获得的收入对其消费结构改善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第三,经营性收入对消费结构作用有限,说明当前农村居民自己出资从事三次产业经营活动还较少,是未来政府部门农村工作的一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差距却明显增大。要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劳动群众,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在初次分配中也要体现公平,劳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参与按劳分配而且要参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城乡关系中要保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利益,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再分配领域中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几个阶段 ;从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层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上分析了宁夏农民消费需求的特征 ;对宁夏农民需求变化趋势予以展望 ,并提出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农村公共品投入不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用农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为基础采评价农村公共品投入量的模型,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1990年—2005年山西省农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为了满足其对教育、医疗、交通、邮电等公共品的强烈的消费需求,不得不从自己的收入中支付购买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面对山西省农村公共品投入不足现状,当前应重点解决农村教育、农村交通与邮电设施、农村医疗保健以及农村公共卫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新盛 《学术论坛》2001,(Z1):153-155
一、木板房火灾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 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带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文化相对落后,农民商品意识比较淡薄,农村经济处在自然和半自然经济状态.社会历史几经变迁,农村居住条件至今仍没有多大改变.农民居住的房屋仍然还是沿袭古代的木板房,其中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居住木板房的人口占95%,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木板房.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重庆统计数据,分析收入及收入结构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层面分析,持久性收入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影响最显著,提高持久性收入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正的影响;从收入结构分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的持久性收入水平,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同时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宁夏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运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理论,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农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必须从提高农民收入着手。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刺激农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的战略性举措。在这种背景下,有人认为出路在于提高农民的消费倾向。本文在批判这种观点的基础之上,认为农村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收入不足和购买力低下,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慢,收入预期处于悲观状态,支出预期增加,农民负担较重,收入和消费水平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及农村居民内部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等。因此,启动农村市场的根本出路在于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文章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结构大调整时期,调整结构应是重中之重。在这一阶段中,短期内迅速提高农民收入是不现实的,当前应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投资和消费的对比关系看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华 《兰州学刊》2007,(1):111-113
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农村投资和农村消费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就我国整体而言,农村投资不足、投资失衡导致的投资率偏低和农民即期及远期收入低导致的消费比率偏低的现实,已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阻力,不利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现.深入追究其原因,既在于投资总量不够、投资结构效益低带来的投资比重和效率低的事实,又在于农民的即期收入低、就业具有冲击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宏观政策对其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强、教育等支出费用巨大引起的消费增长缓慢的现象.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投资和消费的对比关系出发,分别分析了投资比重和效率低、消费比率低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农村投资比重、投资效率和消费比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农民的四大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的比重较小,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让农民通过土地财产权利获得财产性收入,进而增加农民的总体收入是当务之急。我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包括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在农民利用各种财产权利增加财产性收入时会面临一些挑战: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分化,分化为城中村、城市郊区村、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虚化与委托代理问题;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是一种保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了贫民窟的出现,但不利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要探索出一种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农民转为市民的合理的土地制度。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扩大消费需求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但是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的分析,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系数及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显示,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仍有待挖掘,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农民群体的科学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还未养成.探索增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能力,满足农村市场消费多层需要,引导农民理性消费的有效路径,成为深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国内需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农村普遍实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经济模式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积累融为一体,使农民家庭变为从事农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生产和消费单位。随着农村经济的这种转变和突破,农民开始注重生产效益和经济利益的结合和统一,这就对农户生产、消费、积累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在农村中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中心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情况下,实行多种分配制度,农村的收入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一方面收入普遍增加,另一方面差距也逐渐拉大。了解这些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民收入进行分层研究,对于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无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四川农村地区文化消费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文化消费实证分析的视角来看,以文化消费为引导力量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包括:地方政府加大组织领导和投入,加强阵地建设,提高村民素质;普及推广现代文化消费观念,引导农民创制文化,提高文化消费品位;抓产业促收入提升,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基础;完善农村文化内生机制,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和文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整顿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确保新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显得尤为重要。受诸种深层次原因影响,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在低位徘徊。扩大西部农村消费需求的措施主要是:提高农民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与技能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消费信贷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