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更新改造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城市旅游产业值得人们认真思考.20世纪欧美国家在城市更新与重建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值得借鉴和汲取,我国城市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反思.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改造中,只有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环境整治、旅游资源发掘、景观群落整合、旅游产业集群构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才能实现城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飞 《理论界》2009,(9):152-153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相对的保护概念,其保护的意义在于总结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让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脉络,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导建筑与城市遗产的保护,需要建立起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它们分别关联为若干因子,用以科学有效的编制城市规划,合理指导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新诗与城市文化形态之间表现出一种"对话"的特征。诗人从城市中汲取创作素材和情感经验,受其影响形成构建诗歌文本的价值尺度,特别是在诗学主题、抒情策略、情感旨向上体现尤甚。同时,城市文化形态对新诗的审美建构也产生强劲的作用力,并通过与城市物质文明相关的意象谱系、与城市生活节奏同步的诗歌语感、空间化的诗行结构布局等要素,为新诗发展提供了簇新的审美经验与艺术启迪。通过城市抒写的承续与变异,城与诗之间达成互相塑造、互相影响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规模无间断的城市形态改造运动与城市文化遗产之间展开了愈演愈烈的地上、地下空间争夺战.在后冷战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远不止物质实体的保持与空间形态的延续.以近30年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多舛的命运为切入点,在新型城镇化的指引下,探讨文化遗产对于城市文化基因的保存、城市文化生态的调节以及城市文化力量的提升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已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加强城市生态经济的综合管理,对实现这种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探讨城市生态经济管理与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间的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城市发展史上,希腊与罗马既是两种相对成熟的形态,也代表了大城市发展与演化的两种基本模式,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重要的现代价值.对其发展机制与历史命运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当代阐释,可以为当下正陷入超常规与无法控制局面的全球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知识与智慧.在西方城市史上,"罗马化"的本质在于精神实质的消失.从城市发展、生活习惯到精神生活,在当代大都市中已随处可见罗马城的幽灵与魅影.对已出现或将出现"罗马化"迹象的城市,关键是如何保持城市的各种功能、各种势力与各种需要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赵书山 《南方论刊》2011,(5):20-22,7
克服国内诸多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发生激烈的矛盾纠纷和冲突,从指导思想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旧城拆建与功能转换的、建筑文化保护与旧城改造等关系,及实现城市功能更新,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马华当代散文中城市话语不同形态的建构,正是城市与创作主体、想像力、文学纠结的体现.大破坏者、乡野补遗、人性橱窗与生命源地是马华当代散文城市的基本形态.深陷于乡野与城市的冲突与纠葛,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城市话语建构者面临的尴尬处境.与此同时,七十年代以来,从城市人的身份与角度出发观察、省思与书写城市,不绝如缕.但到八十年代后期,城市才真正进入主体的生命体验,成为他们钟情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公共性的迷失,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张力持续增加,历史文化遗产状况堪忧。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更新进程的交织生成了中国式城市更新模式,这一更新模式受到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回归城市管理公共性,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是城市管理的内容,都是公共管理行为。要在城市管理公共性这一根本属性下,探究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是依托共生型组织.共生型组织是一种共生单元之间互为主体、价值趋同、资源共享以高效合作、高度协同为特征的组织化形态.组织共生强调在不同组织之间或同一组织内部构建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共生关系,关注不同组织之间和同一组织内部的有效互动.不同于以往"权益—冲突"的视角,基于"组织—共生"的角度,探讨多重组织与基层政府、本地居民三者互动的现实样态,揭示农民工组织化的"共同体"意识,推动农民工"本土化".对于城市治理而言,农民工组织化为单一个体(共生单元)的城市融入降低了交易成本,它既构建了农民工共生型组织与基层政府、NGO及本地居民的"共生关系",又形成了城市社区"以外治外"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定位的中国本土化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在与世界同步,这是世界经济与文化趋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但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城市的"本土化形态"正在失去,越来越缺个性.城市越缺少"本土化形态"特点,城市就越缺乏竞争力.重提城市定位,创造中国自己的城市本土化城市形态,[1]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城市、区域的核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世界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如何看待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怎样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是旅游业发展的命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合理营利与有损公益、大包大揽与保护利用、违法利用与过度开发、遗产产业化与不利于保护、合理营利与有损公益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澄清认识,推进遗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宗族无论其组织形式,还是价值标准,更与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现代法制格格不入.因此.宗族制度受到了抑制.在现代农村改革时期,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出和家庭承包制改革的推行,家庭成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和经营单位.而在家庭与农村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宗族关系在一些地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文化形态.在城市,由于人口层次、政治环境、经济改革以及思想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城市也可能出现宗族组织.  相似文献   

14.
张萍 《理论界》2010,(1):144-14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在加快,近年来新区规划、旧城改造不断推进。城市拆迁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景象,但同时也可能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市政拆迁中历史文物保护遇到的障碍,为更好地实现保护历史文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兴衰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兴衰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可怕,同时又是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文化始终是影响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而永恒的关键要素.与乡村等小型聚落形态在起源偏重于各种实用目的与功能不同,城市这一巨型聚落形态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文化生产与精神活动的结晶与成果.发现与建构"文化影响城市兴衰"的普适性的规律或原理.可为当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与启示.人是城市的目的,文化决定着人的发展.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亡则城市亡.深刻领会文化与城市兴衰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修复受到严重损害的城市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创造出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有意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方式,才有可能预防、减缓或阻止当代城市的衰落进程或程度,实现它们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聂鑫  王鑫 《理论界》2008,23(3):86-87
现代民主政治的生成主要得益于中世纪的城市运动与市民阶级的形成以及市民阶级对王权的限制,这个过程不仅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氛围,培养了人们的公民品格与自主管理城市的能力,同时也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市场经济直接催生了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即平等与自由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首先是要将它“保”下来,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让它“活”下去,也就是在对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在理念与实践上有创新,形成了整体性、多元化的特色.以可持续发展视角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应做到: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整体长远规划;强化创意,促进文化遗产多元化开发;遵循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动员公众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9.
骑楼曾是广州街景的主格局,然而,在广州迈向现代化特大城市的今天,多次大规模城市改造已经破坏了骑楼的原生风貌,对骑楼文化甚至城市文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骑楼街逐渐产生形态断裂、功能单一、文化脆弱的问题。如何挽救危在旦夕的广州骑楼、加快推进骑楼街的修复建设和文化保育?本文从广州骑楼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广州骑楼的特点,阐述保护骑楼的重要性,结合广州骑楼街现存问题,从城市文化视角出发对广州市骑楼街的文化保育工作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于城市的产能建设、城市发展和市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由于我市坚持开发与节流并重,保护与管理并举,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随着油田的开发和城市的发展,我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