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理性主要是指以情感、意志为主,包括欲望和动机、情感和情绪、兴趣和爱好、信念和信仰等意识形式。它们相对于理性因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动特点。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动力作用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动力作用,是指情感、意志等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对主体认识具有的指向性、积极性所产生的影响。情感和情绪都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内心体验。一般说,凡把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为情感(激情、心情、热情是情感的三种形态),凡把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  相似文献   

2.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主体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包括需要、情感、意志、信仰等方面。它对人的认识和实践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为了减少和避免其消极作用,发挥积极作用,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需要、情感、意志和信仰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情感意志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某种体验,对主体的认识活动起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意志则在一定的理性支配下,使主体自觉地确定活动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控制、调节其行为的心理过程。主体结构中的情感意志要素是认识发展的催化剂,又是思想物化的推动力。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价值内容、情感意志结构中理性因素的渗透、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动态特征都决定了主体的认识活动必然要有情感意志参加并受其影响。科学地阐述情感意志因素的作用,对于全面揭示认识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认识发展多元化趋势的内在根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向因素是指与感知、表象、思维等认知因素相对而言的注意、情感、意志、兴趣、目的、期望等因素。本文整合当代脑科学、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论等实证科学的成果 ,指出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 ,意向因素对认识的发生具有驱动作用 ,对认识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 ,对信息的储存具有催化作用 ,对感知的形成具有过滤作用 ,对思维的运作具有监视作用 ,从而为完整把握人的认识过程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主体认识图式功能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一词自康德引进哲学以来已被人们广为使用。这里,借用这一概念来统括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的整体主观意识状态。换言之,所谓主体认识图式,是指认识过程中主体既有的各种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是包括知识、情感、意志、兴趣、道德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等一切在认识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主体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正由于主体认识图式的作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才不是机械的反映,镜式的映照,而是能动的反映、创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非理性因素,一是指人的一种不自觉的认识能力,对于科学创造,文艺创作等有重要作用;二是指渗透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的一种精神力量,如意志、情感、习惯等。在实践活动中,非理性因素可以影响甚至支配理性因素,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实践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作“成因探”之前,需要对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基本特色作一勾勒。笔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演进轨迹探》一文中认为:在人物心理构成方面,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的认识、情感、意志三种活动过程均有所描写,并能较好地表现人物个性特征。人物的认识、意志活动过程一般以单向性发展为主,由此构成的心理冲突则较为平缓。认识活动多处于感性阶段,但以认识、意志为主构成的谋略心理则具有较强的认识性、逻辑性,有助人物性格的表现。心理构成的另一方面——情感过程随着情节的展开,相对来说,有较多的起伏变化。在人物心理的表现方法方面,直接与间接,静态与动态的描写手法交相辉映,但仍以可构成情节的因素(如神态、动作及细节、情境等)进行间接表现为主;直接的心理描写多系描述型,并常使静态心理动态化,较少理性的剖析。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心理刻  相似文献   

8.
浅析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申俊龙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知主体非逻辑的精神活动能力,是主体人的心理感受和主观体验,表现为情感、意志、愿望、想象、信念以及直觉、灵感等形式。在管理活动中,它是管理主体以及管理客体中人最富有感情色彩、最生动活跃、最具个性...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是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1950年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学习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这里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为非智力因素是促使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格是人们从事各种认识活动的推动力量。所以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动力、走向、引导、…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非智力因素是由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组成的。非智力因素具有定向作用,如果学生对某科功课有了兴趣,他就会把这门功课作为主攻方向,孜孜以求,甚至终生不渝。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中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唯一的条件;非智力性活动对于人才的成长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何发挥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途径固然很多,但我…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学习成了我们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一代,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学习是否成功就成了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笔者就“影响学习的因素”这一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将人的心里活动划分为认识和意向两大部分。前者包括感知(观察)、表象、想象、思维、记忆等。后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认识和意向这种划分,正好与人生于世所承担的两大任务相匹配,即认识客观世界的任务要求人有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在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历史上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认识论中,人的需要、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都是没有地位的,即使被提及,也往往是在否定的意义上谈论其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是把它们视作干扰认识过程的消极因素。不过,比起哲学家们对待情感的态度来,意志的命运似乎要稍好一些,这大概同意志代表人的意识与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方面,与理性有相关之处有关。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已经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了意志在人的一切心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承认了意志同需要、情感一样,是理性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它通过“对行为的抑制、监督、调节作用”(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第437页),“保证有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对领导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而制约领导者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信心、情绪和情感、兴趣、意志、想像力和灵感、需要和动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比较强调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等智力因素。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也往往单看其教学能力,对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志向、兴趣、情感、意志等,这里仅就情感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谈点租浅的看法。何谓情感?情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所持的一种主观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客观事物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的好恶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念和外部表现。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求的事物,就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反…  相似文献   

15.
简论创造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高形式是创造活动.创造,就是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并在认识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创造活动是人的智慧、才能、情感、意志.道德等各种心理品质综合作用,并达到最佳水准的表现,是个心理过程.学会创造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智能水平,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事业心和责任感等心理特征。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共同构成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的内在条件。一个人智力因素好些,固然能促使其成才,但若非智力因素不佳,也难以成才。相反,如果智力因素不佳,而非智力因素好些,也能成才。  相似文献   

17.
非理性因素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理想、信念、意志、毅力、兴趣、情感、心理素质等非理性因素在青少年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认识论研究中,人们苦于和乐于对认识主体进行反思,这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能力已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对认识主体的生理机制,心理结构、情感意志、文化素养以及这些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影响探幽发微、刻意求索,旨在从完善认识主体入手,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对人们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是一种强大动力。《“问题解决”研究》认为,思维是在观察所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它包括了学生人格品质、情感等因素。学习数学如果缺乏兴趣,必定会抑制学习过程的思维活动。孔子说:“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动牲是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认识的客观过程来看,在主体的认识结构中既有理性的逻辑思维活动,也有非理性的情绪和情感活动。主体认识结构中的逻辑思维活动与情绪、情感活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在人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情绪和情感在认识活动中主要有驱动性、选择性和调控性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