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社会关系决定着城市基层权力体系的建构,也决定着社区治理模式的构筑。街居制度建构了城市基层权力体系,解决了国家力量向社会渗透的问题,增强了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与秩序建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问题激增,街居制度无法再解决现代化的社区治理问题。当前社区制虽然对国家-社会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变革,提高了社会自我治理能力,但是国家与社会在社区治理过程相互合作、良性互动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得以解决,强政府-强社会的社区治理体系建构还远未完成。  相似文献   

2.
从宪法的视角,对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进行反思,认为社会管理应当以社会自我管理为主,而不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社区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织之一,并且从法律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社区的属性.在厘清社区的法律属性之后,探讨了社区在宪法意义上所具有的社会管理创新功能.最后提出社区建设应具备宪政价值,即首先应当明确社区的自主性,其次才是国家权力对社区施加适度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单位制社会"的解体,社区建设开始逐步展开.现行的社区建设体制,是政府改革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结果,但它仅是政府内部行政权力与职能的重新分配,只有行政性没有社会性,并未改变"政社不分"这一传统社会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该体制已难以承担社区的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制度角色,必须通过社区建设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构建现代性的、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4.
村落社区的权力结构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落社区的权力结构透析唐忠新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80%,农村社区的基本形式是村落的国家.探讨村落社区尤其是行政村的权力结构间题,对于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村落社区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相当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在漫长的...  相似文献   

5.
社区行政化的反思:现实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行政化使政府效能改善和公民社会发育陷入双重困境,社区行政化源于路径依赖,解决这一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引入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念,推进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综合改革,构设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系.要缩减政府在社区的权力,回归社区自治性质,需要进行社区事务分类治理,推进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综合改革.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小而强"的政府,培育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城市基层社会在这一变动中产生激烈的动荡,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社区建设运动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社区绝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中性地域社会.国家权力的介入使"社区"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0年之后,社区概念逐渐被政治化.社区成为国家构建出来的政治-社会空间,是国家为了解决单位制解体后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治理单元.可见,"社区"概念在中国所经历的辉煌本土化历程是国家权力介入的结果,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更是在国家权力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宏大的社会运动.对社区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嬗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进行反思,为社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使社会产生了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多元利益主体,也因管理与功能承载的缺位而突出了稳定与秩序的重要.这是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初动因.尽管理论上存在"行政化"与"社区化"的分野,社区建设的实践却出现了两者的贯通,并创造了整合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的新方式.由此,改造传统国家权力结构并重组中国社会的近代命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社区整合的新模式使人看到了政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造是检视社区发展的指针和向标,是社区发育的真正内涵,是社区总体营造成功之要素.社区的营造在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创造,是否推动以建造社会资本为主要战略是考察现代社区是否可能的核心构件;同时,社区可以说是社会资本的孕育生成处所,社区是社会资本的"子宫",没有社区就没有社会资本,社区和社会资本两者密切关联.我国社区的发展困境在于,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不稳定性、社会空间的极化和隔离所带来的社会网络的封闭性和同质性,社区社会资本出现不断弱化的趋势.社会资本的弱化,带来了我国社区的贫穷加剧现象.  相似文献   

9.
社区文化治理体系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议题,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涵养体制机制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抓手.基于文化转型理论视角,以N市L社区文化营造创新示范项目为例,考察文化强国战略下农村社区文化治理体系重建的实践逻辑."送文化"与"种文化"导致的基层社区文化供需结构失衡是文化治理转型的内生动因,L社区通过积极开展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新型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大力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创新文化营造的社会协同机制,通过有序引导多维主体共治实现社区文化营造的共建共享机制.因此,从基层社区文化治理体系的主体、规则、效能三重逻辑,以及L社区文化营造创新示范项目实践经验来看,基层文化治理体系重建必须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送种并举",又必须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强化政府统筹和行政规划.另外,基层文化治理体系重建亟待整合多元化社会资源,强化基层社区文化治理合力效应,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社区保障: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的趋势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结构快速分化 ,社会问题骤然增多 ,社会保障需求急剧增加 ,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迫切要求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强化、单位保障不断瓦解、国家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由“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的社会保障行为与观念还很保守的情况下 ,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将是完善社会保障功能的最明智选择。一、发展社区保障的主客观依据  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社区作为基层社会实体 ,或者说是国家与社会分离后…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社区保障的作用,就要科学把握社区保障的涵义,特征和功能.同时,明确目前社区保障发展中的重点,采取切实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杭州市NW镇若干社区(或村庄)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访谈,分别从两个层面描述了社区内部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之间的分隔,进而探讨了导致这种社区内部分隔的相关原因,指出与族群特性、城乡差别、生活方式、职业类型、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并无多大联系,主要是各种涉及现实利益、权利或资源分配的制度性障碍,营造了当地社区原居民社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进而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导致了社区内部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之间的分隔.在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外来流动人口大部分只是作为抽象意义上的市场要素即劳动力在流动,而不是作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在流动;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内部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只有消除社会内部空间结构上的"龟裂"、封闭状态,才能真正建成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民健身是终身教育的题中之义。国家确立终身教育体系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终身教育包含终身体育。除学校体育外 ,社区体育成为现实终身体育的重要载体。借助学校体育资源是发展社区体育有效便捷的途径 ,发展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通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 ,形成学校与社区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是一条发展社区体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办法和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社区中,代表国家权力的社区党支部、半国家半社会的社区居委会以及非国家(社会)的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中的共同在场,是社区权力矛盾的主要根源,其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力量在社区中利益之争的外在结果。个案社区中党支部书记的边缘化及社区居委会主任与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经理双重角色的重合,将社区中共同在场的三大力量整合在了一起,在相互强化了对方权威的同时,为我们下一步在城市基层的社区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基层社区的隐性权力网络与社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考察了一个小城镇中在正式权力体系与正式权力体系之外的个体之间形成的隐性权力网络的特点及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这种隐性权力网络主要有四种类型 :为营造社会资本而形成的隐性权力网络 ;由于正式权力进行寻租而形成的隐性权力网络 ;由于正式权力角色形象扩散而形成的隐性权力网络 ;由于正式权力垄断知识和话语权力而形成的隐性权力网络。各种类型的隐性权力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有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是当前促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应加强政府引导,准确把握社区社会组织的概念、行动逻辑和政策要义;理顺培育管理机制,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社区治理整体布局;强化街道服务管理职责,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调动街道社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善公益创投等项目化运作方式,利用项目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营造良好环境,增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要注重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主动自觉参与社区治理,使社区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 ,使社会产生了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多元利益主体 ,也因管理与功能承载的缺位而突出了稳定与秩序的重要。这是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初动因。尽管理论上存在“行政化”与“社区化”的分野 ,社区建设的实践却出现了两者的贯通 ,并创造了整合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的新方式。由此 ,改造传统国家权力结构并重组中国社会的近代命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社区整合的新模式使人看到了政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以降,社会学家对城市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和社区权力的研究,战后对城市社区权力的研究一度成为 热点。1929年林德夫妇在《中镇》一书中就曾对某家族控制社区商业的现象进行 过描述;沃纳在“扬基城”系列研究中,也对上层社会控制社区有所论述,真正以社 区权力结构为中心的研究是从1953年开始的。这种研究力图了解和描述社会中政治权力的 分布和运用。社区权力的研究者们都认为,从事研究的社会实验室,首先应是地方一级的政 府单元即社区。研究的直接目的是真正经验性地描述并且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城市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救助,有助于充分调动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加强社区的道德建设;有利于社区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加强城市社区弱势群体社区救助,要从物质与生活上进行关怀;要在精神与文化上进行关怀;要针对社区弱势群体,开展社区心理救助;要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社区营造源于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社区发展困局,兴于各地实践当中的经验总结,散布于学者的推广和典型示范,指向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社区能力的提升,最终落脚于地方基层社区的自决与自治。它既迎合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倡导,也契合了当前城乡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国家与市场之外寻求一种社会内部的自我驱动发展。社区营造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生发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