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75-179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西方国家为克服代议制民主的弱点,主张以"对话为中心"的协商民主替代"以投票为中心"的选举民主,发展出一种强调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理论。考察协商民主的理论发展逻辑,可知协商民主的功能兼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双重性。为此,要健全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先进经验,推进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克服西方"选举—竞争"式程序民主的内在弊端,不断完善主要以"选举—合作"为实质内容的人民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协商民主在中国民主建设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期以来,协商民主理论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要看到,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协商民主之间是存在差别的。一是西方的协商民主与中国原有的政治协商制度有异;二是政治环境的差别。协商民主与中国民主并不相悖,虽然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很不相同,但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对于中国民主是有益的,应该借鉴和吸取。协商民主能够成为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当善于领导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占主导的自由民主理论中公民参与的地位异常低微,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所具有的内在危险被西方主流的自由民主理论反复强调。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充分强调“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以大众自发的、直接的参与为核心,强调民主应当通过自我管理过程中大众积极的直接参与才能实现,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我们认为,相对于自由民主政治哲学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与中国民主发展有着更强的契合性和说服力,对参与式民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本文在介绍协商民主理论的基本内涵的同时,通过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分析,指出,虽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西方民主政治面临的问题存在阶段性的差异,但协商民主同样适用于中国.在现阶段的中国,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将可避免动员型被动式政治参与的弊端.浙江省地方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听证会、民主评议会、村民民主恳谈会和互联网公共论坛等形式及其实践,集中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主要在于: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健康保障;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中国的协商民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具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机制的程序性,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健全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命题。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理论本身源自西方,是西方学者在反思代议民主不足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强调的是普通公民及其代表对于公共政策形成过程的普遍而平等的参与。尽管协商民主在西方还只是一种民主理想,但以公民普遍参与决策过程的充分讨论、努力寻求最大限度的共识、以促进决策的合法性为主旨的协商民主在中国则不仅早已制度化,而且还有了多种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7.
源于对民主实质再思考的协商民主,强调了实质性的民主控制,更多地涵盖了直接民主元素.协商民主重在协商而轻于讨论,其程序性内涵弥补了代议民主的不足,成为了独立于共和民主与自由民主的新型民主方式.协商民主兼有公共与多元的二维属性,“理性对话”是协商民主的先决程序,其特点是公共理性和多元化.协商民主以话语竞争为核心,有效防范了“禀赋效应”.同时,协商民主依赖于公共领域对政治系统的理性批判,对公民参与的要求远高于其它民主形式.虽然协商民主理论在沟通理性的概念层面与公民参与的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不足,但无论如何,协商民主理论都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8.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来源于自由主义哲学对个体平等权利、理性自主精神的强调,以及从维护个体性出发而对国家政府形式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来源于社群主义哲学对个体美德和真实交往过程中包含的公共善的重视,以及重构小规模共同体的理想。这种综合性的哲学思想来源使协商民主从理论上超越了个体性与共同性的对立,并发展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新路径。本文以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深层理论困境——个体性与共同性价值立场之间的二元对立——为切入点,对西方协商民主进行了哲学学理方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聂鑫 《理论界》2010,(11):41-42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晚期西方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它的提出表明了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新的发展与转向。随着协商民主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公共决策越来越成为了协商民主理论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探讨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决策问题关注的缘由与内容,不仅有利于推动协商民主理论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并对中国政府解决公共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多元社会的挑战,西方学术界逐渐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作为西方民主理论的新探索新发展,体现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协商民主能够促进决策合法化、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培养公民美德和平衡自由主义的不足.在公民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协商民主激发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但在协商民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不能把中国的协商民主与西方的相混同,无论是在意境话语上,还是在形式路径上,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特质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刘范一 《齐鲁学刊》2007,1(4):150-15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当前农民的政治参与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种种的问题。我们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众民主一直遭到精英民主派的种种诘难,大众民主则从民意合法性、大众利益的社会性和社会权利的普遍性为其正当性进行辩护。诚然,精英民主理性超越了强权即真理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而有其可取之处,而大众民主尽管存在理性公共政治生活缺失、民主规则共识孱弱和民主能力不足等弱点,但离开大众的民主也是不得要领的。当下中国,应回归正常社会中精英与大众的制衡关系,既肯定大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边界,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构建公共领域、强调自由平等对话来消除分歧并修正代议民主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政治参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般认为政治参与是民主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文章从民主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入手,主要探讨现代民主制度下政治参与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之处,特别以最近一二十年世界范围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背景,说明有关民主与政治参与方面比较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卡罗尔.佩特曼提出了旨在复兴古典民主理想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她主张扩大参与,强调参与式民主由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扩展,以实现一个完全民主化的参与性社会。然而,这些主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面临着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5.
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主并不是政治生活的独特现象,而是人类公共生活的内在特征。参与型民主是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一种自我实践,是公民角色得以形成的基本场所。民主的实质是实现人对自我的真正控制,而这需要在政治生活以外的广阔社会领域中实现全面的参与。人们直接参与公共生活的最重要领域是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事务;通过对这些事务的参与和决策,才能最终实现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民主并未充分实践民主的实质,相反却使得政治生活远离了个人而走向了精英垄断。参与型民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对于维系一个公共性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新兴的协商民主,便利参与型民主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6.
保护少数权利既是民主的基本特征,亦是民主过程本身的必要条件。保护少数权利与民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无论作为价值而创设的民主,还是作为手段而创设的民主,都符合民主创设的基本目标。民主意味着人民享有主权以及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也意味着具有程序性的选举,保护少数权利契合民主的这些本质。保护少数权利体现民主的社会公正原则、竞争性原则、商议性原则、个人自由平等原则和包容性原则。保护少数权利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民主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学生议事会是一种架构于现代大学民主管理框架下的议事组织和协商平台,具有较为深层的民主意蕴,如议事范围的普遍性、话语的平等性、过程的论辩性等。同时,还具有较为积极的现代价值,如扩大了学生的公共参与、提升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推进了高校的决策科学、保障了校园的和谐稳定等。在高校推行学生议事会制度更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如保障公民权利是政治民主的核心原则、注重民主协商是代议民主的必要补充、凸显公共理性是现代民主的基本要求、主张多元诉求是政治民主的价值追求、参与公共治理是民主政治的终极目标等。  相似文献   

19.
黄信瑜  胡建 《学术界》2012,(7):200-208,290,291
台湾地区公众在参与立法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是扮演着辅助立法者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有助于促进立法通过和立法完善的作用。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立法的实践发展至今,已积累了有近五十多年的从摸索、"试错"到迈向"有待"成熟完善的丰富经验。虽然台湾地区公众参与立法的实践历程有其特殊的时空性,但必须承认,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后,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信息公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信息公开的架构为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和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公开。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已基本确立,中国应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