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本科生教育管理制度,它对于深化本科生教育管理改革和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实现形式、建立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对于本科生导师制顺利、有效地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保障学生学习自由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本科生导师制则是保障学生学习自由的基础性制度设计.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中还存在投入不足、形式多于内容、导师选择不当、导师角色定位不清晰、导师工作机制不平衡、导师工作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分析,有助于提出构建良性互动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高等院校,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一般实行导师制,而本科生的培养采用导师制的比较鲜见。在本科生导师制试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导师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制能有效促进当前习惯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导师制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制度。高等学校在本科生培养中有条件广泛实行导师制,应重视推广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本科生个性化培养和能力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等院校的特点,在对本科生导师制系统界定的基础上,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组元、环境、结构和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本科生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应明确本科生导师在本科生培养中的地位,强化本科生导师的责任意识,运用灵活的导学方式,建立长效的师生交流机制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载体,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关键在于有效落实。目前,我国高校中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面临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不清晰、师生比失衡、师生间互选和交流机制不完善和资源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困境,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多呈现名存实亡的现象。高校若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推进教育改革,提升育人效果,应该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权责明细,建立合理的双选机制和常规化交流机制,构建创新型培养模式,完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标准,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和负向监督机制以及系统培训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强优化。  相似文献   

6.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趋势,也是让人才培养回归本位的一项新尝试。但在全员育人的新要求下,此举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学生实践动手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较高的理工科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运行模式不够健全、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根据理工科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特点,构建新型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的构架格局与运行模式,提出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机制管理为保障、多元评价为手段,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要求,促进理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本科生导师制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师生双方的合作交流以及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为教育特点,是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项探索性的教育管理制度。观乎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精神及其作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所体现出来的理念,更多地是让我们寻求到了以人为本、集智慧与理性于一体的自由教育气息。本文意图从导师制的溯源、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理念以及本科生导师制中蕴涵的自由教育理念出发,探求本科生导师制与自由教育的契合点,从而完善大学教育管理制度,成就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期待。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班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开拓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导师制度是聘任学术造诣高、品德优秀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在高校营造一种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教育氛围.实践证明,班导师制的实施,能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能在师生之间确立一种“导学”关系;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同时,本科生班导师制拓宽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工作统一,是贯彻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M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推行“以宿舍为单元的本科生导师制”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教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术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通过严把本科生导师选聘入口关,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规范本科生导师工作方式,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良性运行,促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益于完善学分制的发展,但是随着大学教师逐年累计指导学生数量的增加,该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采用网络交互式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可以解决此问题,如果学校将学生满意度作为此项制度的约束条件,在进行学习指导活动时,教师与学生都能达到最优状态。学校对网络交互式本科生导师制进行管理时可以采用柔性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制度创新.文章从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起源背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导师的职责定位、导师制的运行模式、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管理类本科生培养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管理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总结了本科生导师制的遴选、培训、激励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指出目前实施管理类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推行双向选择和完善导师评价机制等建议。研究结果对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古典大学素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大学的核心目标。其本科教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不仅保持着一流的教学质量,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两校奉行博雅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的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学术权威,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在制度上以学院寄宿制和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通过学院寄宿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在中国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任务的改革过程中,深入挖掘英国古典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树立追求卓越的本科教育观,创新“以本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园林专业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对园林专业学生学分制的完善、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园林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存在起步较晚,存在还未落到实处以及存在与其他现有学生管理机构不能很好的结合等问题,提出园林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应注重选择有责任心的导师、明确导师职责;注重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园林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紧密挂钩;注重将本科生导师制融入园林专业学生四年学习生活过程等实施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可构建"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依靠经典著作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学知识体系;加强学生的经验调查训练,使其消化社会学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此,创新社会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本文在介绍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务指导制的现状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提出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并对其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能有效的补充学分制和辅导员管理制,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以及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是现代本科生培养的一种新兴模式。本文从问卷调查出发,调查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导师制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并对学生对导师的需求做进一步的了解,希望能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新阵地,其人才培养应实施"学校+基地"相结合的多样化模式,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对于试点班级的本科生,增加实践学分,在培养期内实行完全的弹性学分制管理;对于试点学科的研究生,实行"四双制"培养机制,即"双导师制、双导向制、双向考核制、双边监控制"。与此相适应,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创新育人机制,统筹研究院基地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创建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现在各大高校普遍尝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是与学分制共生共栖的。以苏州大学药学院为例,通过对本科生导师制发源的研究,阐述我国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必然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说明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方法就是在教学同时,能够让教师参与管理,提供一对一的学生帮扶,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高校导师制的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高校异地办学也开始尝试实施导师制.而在高校异地办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导师不足、职责不明确、制度建立不完善、教师的角色期望与学生的角色扮演偏差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只有实行"本土化",立足本土,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整合资源,做好导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构建起符合实际的高校异地办学导师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