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增量产出资本比等指标对钢铁行业边际投资效率进行了历史回顾与分析,并对近期因投资过热而将引发的投资效率低下问题深入剖析,对相机选择经济政策中的有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央行相机出台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滞后性地抑制了下游行业对钢铁的需求,具有间接调控的作用,并有效降低钢铁投资规模,有利于优化钢铁投资结构;在相机经济政策背景下钢铁边际投资效率大起大落的风险将得以规避.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包含厂商、家庭和银行的AD-AS产品市场均衡模型, 本文推导得到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测算方程.在此基础上, 以金融渠道获利作为经济金融化的度量指标, 基于2007年~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半年期数据, 系统考察了经济金融化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及其偏离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 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越大且调整速度越慢, 尤其在非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更为凸显, 即存在非对称效应.此外, 本文还发现经济金融化显著抑制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偏好改变及抵押担保能力下降有助于理解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负向作用.可见, 基于金融渠道的获利模式促使企业形成对高杠杆率的路径依赖, 加剧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值的偏离度, 从而不利于宏观去杠杆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8,(4):16-17
数据关键词:抑制通胀、稳定市场——2007重要数据年终回顾回首2007年,中国经济在继续保持高于11%的高位增长的同时,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物价、房价等也在一路狂涨。为抑制狂涨的物价,金融、财政、税收、行政手段轮番上阵,与CPI打起了车轮战。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11月的CPI同比增长6.9%,创近11年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5.
银税互动是中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创新。文章在政府刺激投资政策(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下研究银税互动设计与中小微企业投融资问题,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并运用资产定价理论和动态规划理论解析地得到了企业各未定权益价值以及企业决策结果。通过静态比较分析,文章发现与税收减免政策相比较,财政补贴的企业投资加速,破产风险较低,企业价值较高,对应银行紧缩的信贷政策。在债务融资结构方面,企业一般选择银税互动融资。但是,对于财政补贴政策而言,在较稳定的金融环境下,企业会选择银税互动和民间借贷混合的融资方式。此外,文章从企业基本面角度发现,对于波动率较低的企业,银行应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对于波动率较高的企业,银行应采取紧缩的信贷政策。最后,从企业和政府角度均发现,在政府政策中财政补贴可能占优。  相似文献   

6.
时省  张亚 《管理评论》2024,(1):107-118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国务院于2017年6月宣布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的设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检验表明,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高质量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环境规制两个渠道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前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推动效果,而后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质量上。异质性分析方面,试验区设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污染程度行业以及不同类型行业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德园  林宇  侯县平 《管理评论》2021,33(12):71-86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不确定性的凸显,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不确定性的冲击.为此,本文基于拟贝叶斯局部似然估计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QBLL-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三类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及其差异.实证结果表明:(1)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引致中国产出和价格分别在2014-2020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美国金融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6-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居中;而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9-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2)美国宏观经济、金融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通过降低中国消费和中关货物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但美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还分别通过降低中国投资和中国股价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3)时变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金融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在2017-2020年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据此,建议政府建立前瞻性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强化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监测与分析,充分利用多种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对国内经济进行适时、精准干预和引导,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实施多样化的贸易开放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  相似文献   

8.
住房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增长,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终于有所降温。那么,宏观调控如何刺激或抑制地产投资,政府应该怎样把握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手段,即土地调控政策、金融调控政策、房地产产业政策、税收调控政策等四个方面论述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全球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下和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实施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得到了金融业的重要支持。绿色金融就是以金融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最有力方式之一。本文阐释了绿色金融的含义及作用,对我国的绿色金融实践给予概括,总结出绿色金融的发展受到融资管理瓶颈、金融制度瓶颈的阻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创造绿色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设立环保基金、构建绿色信贷体系、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强绿色金融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中央投资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中央投资看作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准财政政策",就其带动地方投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中央投资可以带动地方政府配套投资、提升基础设施质量,从而增加地方投资;但同时,其中的央企投资也会通过价格抑制渠道对地方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央投资对地方投资的带动作用为负;从行业角度看,公共物品属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越强;竞争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就区域差异而言,中央投资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挤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主要体现挤出效果。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危机期间作为反衰退政策的中央投资发挥的带动作用会比一般时期显著增强。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央投资工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金融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时代目标下,科学、严谨地回答这一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将经典理论与最新前沿相结合,提出绿色金融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帮助碳减排的理论假说。构建带有碳排放约束并内生减排技术进步的一般均衡模型,解释了绿色金融通过支持技术进步实现碳减排的内在机制,并提供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证了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影响,指出支持技术创新是绿色金融发挥减排效应的重要机制。因而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注重金融资源的实际用途,有效支持减排技术更新,比单纯限制高排放行业的金融资源获取更加有效。同时,理论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最优规模。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同时,依然需要注重统筹规划,避免金融“过绿”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效率上的差异性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进而抬高宏观杠杆率,增加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抵押约束机制构建了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企业信贷扭曲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形成机制,并探讨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在异质性企业环境下,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减缓信贷市场顺周期行为,抑制信贷规模过度膨胀,起到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并显著改善社会福利损失,为货币政策制定创造更多空间;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仅减缓了抵押约束机制对经济周期的放大效应,未解决异质性企业对经济结构的扭曲问题。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自负盈亏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建立"去杠杆"长效机制、提高金融韧性以形成能够内生消化风险的市场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区分加工出口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的出口、投资角度出发,测算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GDP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逐步加剧的;重点行业影响较为集中;由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准确,刺激经济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企业部门债务风险不断暴露,其是否会引发系统性信用危机正成为焦点。本文着眼于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累积与暴露背后的宏观经济现实,在简约模型中引入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将经济冲击区分为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以此研究各宏观经济因子对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溢价期限结构的影响特征,从而揭示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定价的宏观经济机理。本文发现,正向的总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溢价,但正向的总需求冲击则会推高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溢价,自2011年以来持续处于高位水平的信用风险溢价的主要根源正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所带来的扩张性总需求,因此欲从根本上降低中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水平,应紧缩社会总需求,并通过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改善社会总供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对微观企业融资行为所产生的显著影响。鉴于我国金融机构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存在的信贷歧视,本文剔除了产权性质的影响,把国有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2003-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有企业负债融资行为的影响,证明了财政政策的扩张和货币政策的紧缩都能促进国有企业负债融资的增加。然后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因素和股权结构的内部因素对负债融资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下,负债融资与国有企业绩效正相关;紧缩性货币政策下,负债融资与国有企业绩效负相关;股权结构分散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负债融资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1997年至2013年间颁布的1 052条节能减排政策,利用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的数据,构建了针对不同措施与目标协同的计量模型.论文研究了政策措施与目标协同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状况及我国政府对其使用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各节能减排政策中分别以行政措施和引导措施为基础的措施与目标协同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且不同措施与目标协同方式的使用程度差异明显并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厘清了不同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效果,为我国政府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机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33家上市金融机构为研究样本,利用滚动窗口动态Copula模型对金融机构与金融系统之间相依关系的时变结构与时变系数进行双时变拟合,测度了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和贡献,从宏观、行业和机构层面分析了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证券类机构贡献了最多的系统性风险,而银行类机构对整个金融系统最具有潜在威胁性;金融机构与金融系统的相依结构决定了机构风险的外溢程度,而金融机构与金融系统之间相依程度以及系统自身波动性会显著影响整个系统的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现象,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根本办法是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可能的贡献有两点:第一,建立具有双时变特征的滚动窗口动态Copula模型,使模型设定和估计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形;第二,从宏观、行业、机构三个层面分析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因素,这有助于从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风险防控,供监管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17年3月以来,中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房地产限售政策。本文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的全国城市月度数据,针对限售政策分期出台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具适用性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Multi-Stage Difference-in-Difference),分别从国家和城市层面实证分析了限售政策平抑房价的效果及其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又对限售政策和限购政策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限售政策能显著平抑房价且效果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限售政策对房价的平抑效果二手房强于新房、小户型强于中大户型;在城市层面,其平抑房价的效果一线城市强于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强于东部城市。此外,双限政策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限售政策。以上研究对进一步发掘限售政策的独特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集聚从资本支持、资源效率配置、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贡献日益凸显,而这种影响的空间效应有多强、范围有多大以及时空过程有何规律性,都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空间距离衰减与中间机制两大假说,利用中国2003-2014年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PDM)与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考察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并对导致二者之间产生非线性关系的中间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溢出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衰减特征,在300公里以内为负向空间外溢的密集区域,400-600公里则为正向空间溢出的密集区域。②在金融集聚、城市规模与对外开放水平三种机制调节下,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呈现"梯度式"增强的特征,而在经济发展水平机制的介入过程中,金融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却是一个"先减后增"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这种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20.
In many business-to-business transactions, the buyer is not required to pay immediately after the receipt of an order, but is instead allowed to postpone the payment to its suppliers for a certain period. In such a situation, the buyer can either settle the account at the end of the credit period or authorize the payment later, usually at the expense of interest that is charged by the supplier on the outstanding balance. Some payment terms, which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trade credit contracts, contain progressive interest charges. In such cases, the supplier offers a sequence of credit periods, where the interest rate that is charged on the outstanding balance usually increases from period to period. If a buyer faces a progressive trade credit scheme, various options for settling the unpaid balance exist, where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each option depends on the current credit interest structure and the alternative investment conditio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inancial conditions in terms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credit interest structure on the optimal ordering and payment policies of a buyer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upplier provides a progressive interest scheme. For this purpos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develop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