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柴油中水分和杂质含量较高,而在我国北方温度发生骤降时,柴油牌号与温度不相符容易造成机器启动困难、行车中突然熄火等故障,因此,本文结合研究开发的经验,阐述解决这一故障的新装置——柴油滤清器加热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和试验应用.实验证明,该装置可以提高柴油的燃烧纯净度,减少尾气污染的排放指标,同时降低消耗和损耗,更好地节约燃油.  相似文献   

2.
在E150单缸柴油机上,采用燃油加热强化方式进行了燃用催化裂化柴油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燃油加热温度对柴油机性能有重要影响,柴油机燃用180℃的催化裂化柴油与燃用常温轻柴油的经济性及排放性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3.
燃油预热改善直喷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传统柴油机上实现同时降低NOx和碳烟排放的准均质预混合燃烧,采用在高压油泵后加热流经高压油管柴油的方法,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就高温柴油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开展了台架试验研究.通过在进气中添加低比例的二氧化碳气体,对采用燃油加热实现柴油准均质混合气压燃燃烧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应用KIVA3V对高温燃油喷射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燃油能够促进喷雾雾化和预混合气的形成,且对应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通过适当增大供油提前角到上止点前32°,采用大流量的多孔喷嘴缩短喷射持续期,以及进气中添加少量二氧化碳等措施,可以实现直喷式柴油机准均质预混合燃烧,达到同时降低NOx和碳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喷雾可视化试验的结果,利用AVL Fire软件建立了正丁醇柴油喷雾的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再利用该模型研究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模拟了油束的发展过程,计算了环境和燃油温度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背压一定时,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油束初始速度增加,喷雾贯穿距增加,锥角减小;索特平均直径(SMD)先减小,在达到一定温度后随温度升高,喷雾初期又有所增大,后期趋于一致;随着燃油温度升高,N25喷雾贯穿距逐渐减小,SMD在喷雾初期随油温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喷雾的进行逐渐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5.
根据喷雾可视化试验的结果,利用 AVL Fire软件建立了正丁醇柴油喷雾的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再利用该模型研究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模拟了油束的发展过程,计算了环境和燃油温度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背压一定时,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油束初始速度增加,喷雾贯穿距增加,锥角减小;索特平均直径(SMD)先减小,在达到一定温度后随温度升高,喷雾初期又有所增大,后期趋于一致;随着燃油温度升高,N25喷雾贯穿距逐渐减小,SMD在喷雾初期随油温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喷雾的进行逐渐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
柴油流动改进剂对柴油中蜡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自行研制的AVM系列柴油流动改进剂对蜡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加入,使柴油中的蜡晶变短变小,阻碍蜡晶相互连接搭桥成网.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加入量根据柴油组成不同,都应有一个最佳点.对于不同柴油,柴油流动性改进剂中各组成存在一个最佳配比,这一配比下的产物降滤效果最好,微观表现对蜡晶的改善也最明显.大量的数据表明,柴油的蜡晶变化图像与实测的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就温度对柴油喷雾射流表面扰动波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燃油的表面张力和粘性下降,引起韦伯数We的减少和雷诺数Re的增大,结果导致喷雾射流扰动波的增长。环境介质温度愈高,喷雾射流表面温度就愈高,扰动波的增长率就越大,喷雾就越容易破碎和雾化,这与实验观察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含蜡原油成品油在顺序输送中管壁上会产生蜡沉积物的问题 ,利用管流实验环道模拟了 0号柴油对管壁处蜡沉积物的冲刷实验。结果表明 ,柴油对靠近油流 1/ 3厚度的蜡沉积物的冲刷速率远大于对其余 2 / 3厚度的蜡沉积物的冲刷速率 ,说明这两层沉积物的性质和强度明显不同。但在一定油温和油流剪切应力下 ,每层中柴油对蜡沉积物的冲刷速率变化不大。对两层蜡沉积物分别建立了冲刷速率与油流温度及剪切应力关系的经验模型。利用该模型和壁面蜡沉积模型 ,以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为例 ,计算了 0号柴油与原油顺序输送时管道末端受污染超标的柴油的量 ,说明原油批次输送时 ,在管道末段必须采取清管措施 ;否则 ,蜡沉积物对后输柴油的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9.
针对含蜡原油-成品油在顺序输送中管壁上会产生蜡沉积物的问题,利用管流实验环道模拟了0号柴油对管壁处蜡沉积物的冲刷实验。结果表明,柴油对靠近油流1/3厚度的蜡沉积物的冲刷速率远大于对其余2/3厚度的蜡沉积物的冲刷速率,说明这两层沉积物的性质和强度明显不同。但在一定油温和温流剪切应力下,每层中柴油对蜡沉积物的冲刷速率变化不大。对两层蜡沉积分别建立了冲刷速率与油流温度及剪切应力关系的经验模型。利用该模型和壁面蜡沉积模型,以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为例,计算了0号柴油与原油顺序输送时管道末端受污染超标的柴油的量,说明原油批次输送时,在管道末段必须采取清管措施;否则,蜡沉积物对后输柴油的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的双电磁阀燃油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常规电控单体泵和电控共轨喷油器构建了一种双电磁阀燃油系统,以实现供油和喷油的独立控制.分析了双阀燃油系统的原理,进行了不同供油电磁阀控制参数及喷油电磁阀控制参数的实验,完成了相同目标油量下不同供油特性的调节实验以及低速下高压供油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双电磁阀方案通过不同的供油和喷油控制组合,能够在低转速下实现高压喷射,实现灵活可调的喷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影响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作用的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数减少,冷滤点越低。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改进剂的效果最好。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对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滞燃期略有增长,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的曲线均右移,且最大值有所下降.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使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有所降低,但发动机的HC,CO,NOx和碳烟的排放却有所改善.发动机燃用混合燃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及燃料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严格限制汽车排放污染,促使世界各国广泛发展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该课题研究通过自行建立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供应系统,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分析了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双燃料的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电子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初步试验结果令人满意。但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其控制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新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对高含蜡柴油的感受性较好,对降低柴油冷滤点效果较显著。此类柴油流动改进剂的酯基侧链碳数分布和柴油的正构烷烃分布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均质充量压燃着火(HCCI)条件下,对构建的柴油替代燃料化学动力学模型,应用CHEMKIN软件闭式均相反应器模块研究了柴油替代燃料中甲苯的存在以及在不同初始温度下甲苯的含量对柴油替代燃料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替代燃料的着火特性主要由正庚烷来控制,而柴油替代燃料中甲苯缓慢的氧化对着火特性影响不大。在较低的初始温度下,甲苯的含量对着火时间的影响是明显的。随着甲苯含量的增加,更多的着火延迟过程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Generally, fuel films exist in many typ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mainly resulting from spray-wallinteraction or from the contact of air-fuel mixture with in-cylinder walls. In port-fuel-injected (PFI) gasoline engines, the fuel sprays impinge ont…  相似文献   

17.
对于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柴油机燃烧组织困难的特点,利用AVL FIRE软件对该型样机不同的喷油策略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喷油方案下的缸内湍动能、缸内平均温度分布、缸内压力分布以及燃烧累积放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喷油方向是改善燃烧的有效手段,其中优化喷油角度可以有利于湍动能的形成,更好地促进组织燃烧,从而提高柴油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MMVA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四元共聚物类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合成,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1∶0.5,引发剂用量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h.在实验室考察了它的降凝助滤效果及与其他降凝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果.实验表明,在长庆石化分公司混合柴油中加入0.05%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点下降10℃,冷滤点下降2℃.与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和表面活性剂甲基单乙醇胺盐复配使用时,可使其冷滤点下降4℃.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采用改进的机械式喷油系统以较低的成本使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法规的可能性,在一台6PC2-6/2L型柴油机上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了自行研发的新型喷油系统,即交叉喷孔油嘴和调压孔式喷油泵,对于降低船用柴油机NOx排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交叉喷孔油嘴所产生的扇形喷雾在柴油机气缸的空间分布范围广,混合气更为稀薄,有利于抑制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排放;将新型喷油系统应用于该柴油机使NOx排放率降低14.3%,同时制动油耗率降低1.5%.新型供油系统进一步优化有望使该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