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需求和传统生产测井技术的局限性和建立数字化油田所需的单井生产数据不够精细,提出了量子点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技术,对长水平井进行长时间生产动态监测。本文建立了瞬态监测阶段和稳态监测阶段量子点示踪剂产出模型,提出了量子点示踪剂产出剖面采样、检测和解释的流程。通过1口水平井的应用论证了智能示踪剂技术在监测水平井各段油水产量的有效性,说明了量子点示踪剂监测技术具有连续分相态、分段监测井下生产动态的功能。智能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与解释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一口井的生产健康情况,发现产水段,为见水井精细调剖堵水提供帮助,为数字化油井和油田的建立提供精细化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混相驱中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体示踪剂可分为放射性示踪剂和化学示踪剂。化学示踪剂已取代放射性示踪剂在混相驱中的主导地位,其中,全氟环烷烃和六氟化硫是目前现场广泛试验和应用的化学气体示踪剂。对气体示踪剂的性质、选择条件、分析方法、用量计算公式、投放工艺和取样要求等进行了综合论述,介绍了混相驱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这项技术用于水气交替注入混相驱油田示踪剂监测,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然后从周围生产井中监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分析来判断地层参数。这一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从80年代至今,示踪剂技术已在胜利、大港、中原、辽河、大庆等油田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混相驱中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气体示踪剂可分为放射性示踪剂和化学踪剂。化学示踪剂已取代放射性示踪剂在混相驱中的主导地位,其中,全氟环烷烃和六氟化硫是目前现场广泛试验和应用的化学气体示踪剂。对气体示踪剂的性质,等进行了综合论述,介绍了相驱的气体示踪剂监测技术这项技术用于水气交替注入混相驱油田示踪剂监测,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常规示踪剂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描述示踪剂运移规律的数学模型,对影响示踪剂运移规律的因素进行了平面网格加密,纵向网格加密,示踪物质的弥散性,纵向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的矿场规模的灵敏性分析,并用实验室五点井网平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注水油田精细描述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储层注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然后从周围生产井中监测其产出情况,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分析来判断地层参数.这一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从80年代至今,示踪剂技术已在胜利、大港、中原、辽河、大庆等油田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示踪分析技术评价油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常规示踪剂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描述示踪剂运移规律的数学模型,对影响示踪剂运移规律的因素进行了平面网格加密、纵向网格加密、示踪物质的弥散性、纵向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的矿场规模的灵敏性分析,并用实验室五点井网平板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注水油田精细描述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渤海油田化学示踪剂存在检测精度低、用量大,微量物质示踪剂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氟苯甲酸示踪剂的适应性,主要在研究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四个油田的水样对2-氟苯甲酸、2,6-二氟苯甲酸、2,3,4,5-四氟苯甲酸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配伍性、相互干扰性、耐盐性、热稳定性、静态吸附性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3,4,5-四氟苯甲酸的各项性能较好,满足渤海油田现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井间示踪剂测试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两相(油、水)四组分(油、水、分配性及非分配性示踪剂)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成计算机软件.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值分析,得到地层中任意时刻的压力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进而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现场应用实例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的地层参数的精度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油田用新型同位素示踪剂,并与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同位素示踪剂进行了对比研究,应用表明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井间示踪测试是为了跟踪已注入的流体,向注入井中注入能够与注入的流体相溶且溶解了示踪剂的携带流体,然后再用流体躯替这个示踪剂段塞,从而标记已注入流体的运动规律,同时在生产井检测示踪剂的开采动态.通过示踪剂在生产井中的浓度突破曲线、峰值大小、个数、相应注入流体的总量等参数,反映采油井的开采动态、地层流体分布及运动规律和油藏的非均质特性.从而预先认识油藏在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特征,对提高油田管理水平和调整挖潜措施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井间示踪剂的选择、参数确定及施工工艺的探讨,着重介绍了井间示踪技术在下寺湾油田的应用与实践.结果发现两注水井组油水井间连通性较好,油水井间已出现高渗透条带,需改进注水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井间示踪剂测试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两相四组分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成计算机软件。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值分析,得到地层中任意时刻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进而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现场应用实例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的地层参数和精度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水驱开发评价方法主要是评价油田整体开发效果,很难对具体注水井的注水效率进行评价,以及强边底水油藏中油井产水的主要来源等问题。基于井间油水动态的连通性计算模型,结合油田地质参数和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自动历史拟合。示踪剂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靠性。采用该模型计算注水井注水劈分系数,确定注采优势通道以及注水井驱油效率。该模型同时也可以计算注水井和边底水对油井产油产水贡献百分比。实例油田应用表明,该模型可靠性很好,与示踪剂测试结果吻合,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评价注水井的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藏CO2驱SF6微量气体示踪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驱油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而井间示踪监测是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CO2驱替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天然低渗透岩芯CO2驱SF6气体示踪室内实验研究,独创性地设计了"常压加剂高压注入"的微体积量气体示踪剂的投放方法,建立了基于高灵敏度热导检测器的SF6示踪剂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F6气体示踪剂的投放工艺具有简便、加剂量可控的优点,示踪剂检测方法具有简单、速度快(2 min/样)、灵敏度高(检测极限10–7)和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6%)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井间同位素示踪监测技术是解决井间地层连通、认识注入流体流向、流速等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同位素示踪剂产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评价各方向流体的波及状况,认识油层非均质性,确定井间剩余油分布情况以及高渗层的渗透率、厚度及喉道半径等.文中详细介绍了在胜坨复杂断块油田应用单种或多种同位素示踪剂,采用笼统注入和分层注入方式进行井间示踪监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多孔介质中示踪剂渗流的油藏特征色谱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矿场实践证明,目前油田井间示踪监测解释中存在解释模型部分明显偏离了合理的范畴,存在考虑因素过于单一、片面的问题,不能很好适应多孔介质复杂渗流的定量化描述,为此设计完成了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和天然长岩心驱替实验,定性、定量的分析多孔介质示踪剂渗流特征,并提出了示踪剂渗流具有的油藏特征色谱效应。示踪剂微观可视化实验显示:油藏特征色谱效应的基础是存在的,即小分子示踪剂可以进入束缚水、不连通孔隙及低渗团块。天然长岩心驱替实验显示:小尺寸非均质强的天然长岩心,水的突进和绕流明显,油藏特征色谱效应明显,水的运移速度和示踪剂孔隙运移速度差距大。对井间示踪剂监测的量化解释和定性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井间同位素示踪监测技术是解决井间地层连通、认识注入流体流向、流速等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同位素示踪剂产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评价各方向流体的波及状况,认识油层非均质性,确定井间剩余油分布情况以及高渗层的渗透率、厚度及喉道半径等.文中详细介绍了在胜坨复杂断块油田应用单种或多种同位素示踪剂,采用笼统注入和分层注入方式进行井间示踪监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识别注采连通关系对油田开发方案制定及剩余油分布描述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多层合采油藏注采量的准确劈分严重制约着井间连通性的精准识别。本文首先根据开井及储层改造等影响产量重要因素来确定劈分时间节点;再基于生产、射孔、封层、酸化压裂及产吸剖面等监测资料,采用“节点内线性内插,最后一个时间节点线性外推”的劈分法,进行注采量劈分;随后,基于阻容模型建立多层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定量识别多层井间连通情况;最后根据实际生产资料建立判断系数,验证模型计算结果。应用该方法对实际油田的100余口井进行注采劈分,计算动态连通系数,通过示踪剂监测、判断系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动态连通系数与示踪剂监测结果吻合程度高,与判断系数拟合趋势好。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多层油藏井间连通性识别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为同类油藏调整注采关系、制定剩余油挖潜方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