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要程度的认识不断提高,并且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意义理解逐渐加深,使得全民对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呼声很高,并且很多群众已经自发的参与到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来。在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监理对工程的质量以及建设周期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林业工程建设时要深入推进工程建立制度的建设,同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工程监理管理模式也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但是林业工程建设并不同于其他工程建设,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工程监理的工作职责进行制定。  相似文献   

2.
林业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林业生态环境承担着林业产品的供给和平衡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其进行保护将对整个资源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提高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归纳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林业发展过程中,现代生态林业不仅是林业工程建设的重点,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进行了很好的分析,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宇 《科技咨询导报》2014,(28):118-118
通过国家对环境发展的规划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建设可以净化环境污染、美化生态环境,给人和大自然和平相处的机会。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发展生态林业正是展现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科学的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社会环境稳定进步,成为了我们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笔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从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及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等五个方面需要,阐述了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当前开展的“建生态市、创园林城”活动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生态地位重要,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而甘肃林业建设主要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用材林建设重视不足.通过对甘肃用材林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用材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甘肃用材林基地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董春华 《科技资讯》2014,(6):225-225
生态林业是一种新型的林业生产方式,它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保护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向林业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物质能量,从而提高林业系统生产力和能量转换率的一项系统工程。新时期下,大力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林业社会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发展生态林业的意义和原则入手,对提倡科学造林的措施建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地区进步和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且缺乏环境治理的经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而,必须要提高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通过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该文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对当前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汀县油茶种植适宜性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晟 《广东科技》2014,(8):165-166
随着长汀县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粮油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等提出了更高需求。这些需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汀县在发展生态林业工程中,加大发展油茶产业,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油料、绿化市场需求。主要阐述了长汀县油茶种植适宜性分析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仇军岭 《科技资讯》2011,(34):127-127
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担负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创新思维,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兴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要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理念进行重新定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是基于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以及生态性,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在大型水库工程的设计中,为了保证工程与周边环境的相宜发展,更要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生态设计理念为依托.文章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面临的问题与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质困难地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手段。笔者总结了我国石质困难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出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后的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工业发展均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的,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治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的产业的发展在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所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对林业育苗技术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不断恶化,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对生态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措施的不断优化,对我国水平流失的治理效果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做好预防、管理与看护、植树造林、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从而全面强化环保工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航运、水质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分析和评价了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进行生态环境安全规划、管理;兴建崔家营、新集水利枢纽工程;加强水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安全性和高效益性,使南水北凋中线工程调水给襄樊市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促进襄樊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针对甘肃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并结合生态文明内涵及特征进行了阐述,从生态环境破坏原因、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生态林业建设的实际意义出发,提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化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建设已经难以满足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要求,不适应城市居民对绿化建设日益多样的需求,这就要求城市绿化建设必须突破过去局限于建成区和以视觉效果为主的思路。城市林业是一项影响长远、战略性强的事业,要求有长远、全局的眼光。本文首先对城市林业相关概念进行阐述,而后又对我国目前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林业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等3大工程来“圈层”构建。而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林林公园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发展城市林业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分析了长沙市的自然、社会、经济及林业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市城市林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六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林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我国城市林业发展趋势及六安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针对六安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城市林业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